![]() 罂粟籽的形状如肾脏,长度通常少于一毫米。除制作鸦片的罂粟外,其他罂粟目植物的种子一般不会作为食物用途。罂粟可用部分包括枝、叶、壳等,其中罂粟籽中的麻醉性生物碱含量最少,而且作为调味料被广泛使用。 在1992年,国际标准ISO676-1982中已将罂粟籽列入调味料名录。中国于1991年颁布的《香辛料和调味品名称和内含物的测定》标准中,“香辛料和调味品名称表”也明确标明:罂粟,可使用部分,如种子。另外,《美国联邦政府条列手册》、《大英百科全书》等,均记载罂粟籽为安全可食用物质。 隋唐时期,罂粟传入中国之后,在甘肃、云南等地种植,罂粟籽主要用来煮粥和饭食,后从中榨油以充当食用油。久而久之,种植地的农民发现罂粟籽油对身体健康有许多神奇的功效,当地的官吏视其为名贵珍品,作为宫廷贡品供皇帝御用,许多宫中御医更将其作为灵丹妙药,“御米油”因此而得名。 罂粟籽富含甘氨酸、丙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天门冬氨酸等提升鲜味的氨基酸,可为食品增添鲜美的味道,增强食品原味;肉类食品、速食调味汤包、酱包或酱油在添加罂粟籽调味粉相关产品后,口味更加醇厚,能达到强化食物原味的功效。 罂粟籽油始载于《开元本草》,列于《本草纲目》二十三卷罂粟类,释名“米囊子”、“御米”、“象谷”。其实状如罂子,其米如粟,可以供御,故有“御米”之说。李时珍写道:罂粟秋种冬生,叶如白苣,三、四月苔结青苞、花开则脱苞,花凡四瓣,罂在花中,花开三日即谢。罂粟之米,其味甘平无毒,性寒、多食利二便,动膀胱之气。主治:丹石发动,不下饮食,行风气,逐邪热,治反胃、胸闷痰滞,治泻痢、解燥、反胃吐食、益阳补遗。另:研其米水煮,加蜜作汤饭甚宜;嫩苗作蔬食极佳,榨其米做菜肴,久食解胸闷、益血畅。 在民间,罂粟又称“药中之王”治百病,再名“百号子”。御米油又名罂粟籽油,再名“百号子”油。《中药大辞典》记述:罂粟籽可称御米……性甘平无毒,治反胃、腹痛、泻痢、脱肛。《辞海》中记述:罂粟种籽含油50%,可榨油……功能敛肺,涩肠、止痛。主治久咳、久泻、久痢,胸腹诸痛等症。《美国联邦政府条列手册》中确定:罂粟籽归为一般认可的安全物质。《大英百科全书》中记载:成熟罂粟籽不含麻醉剂成份。 ![]() 罂粟籽与鸦片汁液同处于罂粟果果壳内,虽然罂粟籽本身不含任何致人上瘾的毒素,但罂粟的枝、干、叶、花、壳里都含有吗啡。罂粟花期过后,结出椭圆形的蒴果,在成熟蒴果上切割,可渗出白色浆汁,把浆汁凉干,就成为棕黑色的胶状物——鸦片。鸦片是制造吗啡和海洛因的原料。罂粟果实中有乳汁,它含有10% 的吗啡等生物碱,能解除平滑肌特别是血管平滑肌的痉挛并能抑制心肌梗塞,主要用于心绞痛、动脉栓塞等症。但人如果长期使用容易成瘾,慢性中毒,严重危害身体,成为民间常说的“鸦片鬼”,严重的还会因呼吸困难而送命。它和大麻,古柯并称为三大毒品植物。所以,我国对罂粟种植严加控制,除药用科研外,一律禁植。 调味品![]() 在大多数国家,罂粟籽作为传统调味品可以很方便从当地超市买到。欧美主要用于各种糕点,在印度,罂粟籽制成粉加入饮料中。 营养成分 中国粮油学会油脂分会一位专家称,罂粟籽油是一种含有极高复合营养成份的天然珍稀绿色植物油(罂粟在种植过程中不用任何农药和化肥),它含有100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维生素、微量元素及丰富的多糖、多肽、醇类、黄酮等天然物质,最宝贵的是它含有10多种人体必需却不能自身合成的不饱和脂肪酸且含量极高,这些营养成份的有机搭配组合不仅生物吸收率高,而且功效相互协同,叠加倍增,是罂粟籽油营养价值的神奇所在。 合法使用的健康食品 虽然,中国早已成为可以合法种植药用罂粟的国家之一。但由于历史等原因,中国对罂粟的感情,从民间到政府一直都很复杂。包括罂粟籽在内,政府对罂粟的管制极其严格。因此,此次虽已允许北京百号广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独家销售和开发罂粟籽油系列产品,但政府管制依旧没有放松。 不得加工使用调味品在我国,也面临同样的问题。政府部门也担心有人趁机浑水摸鱼,这也是这一调味品原料长期受到限制的重要原因。市场管理稍有疏漏,就会被不法分子钻空子,使安全问题得不到有效保障。所以国家才会在作出允许生产的承诺后又禁止生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