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房四宝之墨(下)

 elegraphy 2015-09-25
    墨的命名
中国论文网 http://www./7/view-5239192.htm
  墨名是墨的质量或品种区分的标志。不同的墨名可以透露出不同的信息,了解墨名的来源对于提高收藏鉴赏能力是十分有用的。
  在中国传统制墨业中,墨的命名方法大致有五种:
  第一,从材料来命名,以名字表示材料的精美,如“上品清烟”、“延川石液”、“五百斤油”、“鹿角胶”、“乌玉块”等。
  第二,从墨表面的图案内容来命名,如“龙凤呈祥”、“立鹤步云”、“黄山图”、“西湖十景图”等。
  第三,从制墨手法来命名,以此表示制法古老,如“易水光”、“东坡墨法”、“轻胶十万杵”等。
  第四,以历史典故来命名,如“小道士”、“元香太守”、“客卿”、“东斋注易”、“松滋侯”等。
  第五,为了收藏和纪念而命名,这种命名方式通常用于观赏墨,如“××氏家藏”、“黄海归来”等。
  物以稀为贵,现在存世的古墨越来越少,保存完好的古墨更是少有,因此古墨收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具有较好增值价值的多是出自名家之手的作品,目前存世较多的是明清时期的古墨。
  品质优良的古墨经过千锤百炼,虽历千年而其质不变。通常说来,其质量特点有以下几点:
  质地细腻。优质古墨所选烟炱粗细适中,无白灰夹杂其间,用胶也均匀,所以烟炱和胶完全融合,制出的墨质地精纯、细腻,达到“上砚无声”之境。
  坚硬难化。优质古墨由于选材严格,做工精细,所以质量很好,浸水不易化。据史料记载,南唐李廷?所制之墨质地坚硬,达到“其墨能削木,误坠沟中,数月不坏”的地步。
  胶量适中。优质古墨的含胶量恰到好处。含胶量过多则黏性重而滞笔,过少则有质地而无光彩。所以优质古墨在制作时基本严格遵循“凡煤一斤,古法用胶二斤”的“黄金比”配比方法,因而墨虽浓而不黏稠,又易施笔。
  墨色亮泽。优质古墨的颜色多乌黑而有光泽。
  清香弥久。由于在制作时加入了部分香料、防腐剂,所以优质古墨都能防腐并散发清香,尤其是朱砂墨,“置于柜中,满柜贮香,不生蠹虫”。
  墨的保存
  古墨的保存是收藏的一个重要过程,保存得当才会避免藏品价值的损失。通常来说,古墨的保存分为存放和保养两部分。
  古墨的存放是指收藏意义上的存放,是一种长期的保存。墨无论是松烟墨,还是油烟墨,都是用胶黏合在一起的,因此既怕受潮霉烂,又怕干燥爆裂。所以,防潮、防干燥是长期保存古墨最重要的两点。刚收藏的墨,应用纸包起来封好,平放在盒子中,再将墨盒挂于通风阴凉处,使墨避免与潮湿空气直接接触。
  古墨存放不当,很可能出现受潮、断裂、弯曲等问题,这时就需要对其进行保养。
  保养古墨通常选择在最干燥的季节。以手抚墨,用汗气润泽它,如果常将古墨揣在身上,受些人气,可保持较好的干湿度。
  对于已严重受潮、生霉斑的古墨,不要急于除霉斑,因为这时的墨块已因膨胀而变松软,强行除霉斑,有可能破坏古墨的棱角线条、图画款识,所以应当先去湿。具体方法是先用绵纸将墨锭包封好,放置在生石灰中,过十余天取出,墨中的潮气便会去掉。再用软毛刷子或软性纸擦去霉斑。
  古墨断裂后可以用磨的浓墨做粘合剂,将断块粘合起来。
  墨锭变弯曲可能是因为墨的放置方法不正确造成的,如果又受潮,墨锭就会弯曲得更快。墨锭变弯后不能用力扳、压、敲。正确的补救方法是用纸把墨包封好,将弯突的一方向上,平放好,在上面压上一本不太重的书,过些日子再加重,时日一久,墨锭就会矫正过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