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百年沧桑话李庄

 晨A 2015-09-25

 

 百年沧桑话李庄

——万里长江第一古镇李庄的前世今生

 

廖时权

 

大江东去,大浪淘沙。滔滔江水哺育了万里长江上游李庄这座千年古镇,也哺育了中国古老的文化。

李庄,一个在中国版图上,用针尖都无法确指的弹丸之地,1460年的历史长河却让她从一个小渔村变成万里长江第一古镇,还给这片黄土地留下了丰厚的文化积淀和历史遗存。

古镇牌坊

当年,李庄以自己博大的胸怀,以仅3000人的微薄之力,冒着被日本飞机轰炸的危险,接纳了涌入中国后方的12000文化精英,成为中国抗战时期四大文化中心之一,扛起了中华民族复兴的一段脊梁。

 

李庄“四绝”,为何让“中国建筑科学之父”赞不绝口?

 

金沙江、岷江从雪域高原奔腾而下,在宜宾水东门与长江三江会合形成万里长江。李庄古镇就坐落在宜宾市郊的长江南岸。

李庄镇古为渔村,汉代曾在这里设驿站,由于濒临长江,故为明、清水运商贸之地。舟楫往还,多在此停留。镇上酒肆茶楼,商店林立,繁华热闹


  
 
李庄古镇

走进古镇李庄,有不少明清时代的古街道、古戏楼、古祠堂、古民居等散落分布,展现出这个小镇的古风古韵,还有“九宫十八庙”等庙宇群落有着很高的建筑艺术价值和文化欣赏价值。李庄的旋螺殿、魁星阁、慧光寺的九龙石碑、张家祠白鹤窗被“中国建筑科学之父”梁思成先生称为“李庄四绝”。

  旋螺殿高25米的八角形建筑共有3层重檐,顶部采用抬梁支柱法建成,整个建筑没有一颗铁钉,殿内的藻井精美绝伦,顶部为八面构成,网络状的花纹从左至右盘旋而上,构思非常精妙。世界建筑大师梁思成先生称“其梁柱结构之优,颇足傲于当世之作”。这座411年前建造的旋螺殿,为什么会修建于距李庄镇2.5公里外的石牛山上,且建造如此精美,这是留给后人的未解之谜。梁思成先生在1945年为联合国大厦做设计时,就曾在大厦的顶部采用了旋螺殿的受力原理。

 
 魁星阁

魁星阁是从上海到宜宾,沿长江2000多公里江岸边上建造得最好的亭阁,魁星阁位于李庄上游长江边上突出部位,上下航行的船只,10里开外也能看到,具有导航的作用,从这时可以俯视长江和李庄全景。九龙石碑雕刻有九条穿梭遨游于云海中的神龙。白鹤窗是用整块楠木所雕刻而成,百鹤祥云,姿态各异,栩栩如生。据说当年每一扇精工雕刻价值相当于清朝正一品官的一月俸禄

 

人文李庄,为何跻身中国抗战时期四大文化中心?

 

李庄古镇,为何能跻身抗日战争时期大后方的文化中心之一。

据说,当年战火纷飞,山河破碎,民生凋敝,华北之大,已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一大批科研院校和学术机构为躲避战乱、继续为国家培养人才,辗转奔波,寻求容身之处。李庄以其爱国的热忱,浩荡的胸襟,1939年发出电文,同大迁川,李庄欢迎,一切需要,地方供应。同济大学、金陵大学和中国营造社等途经香港广西,入越南缅甸昆明,最后落脚李庄。梁思成、傅斯年、童第周、陶孟和、吴定良、林徽因、梁思永等一大批著名学者一同前来,继续潜心研究,著书立说,教书育人。一时间,少长云集,群贤毕至,李庄成为抗战时期与昆明、重庆和成都比肩的中国四大文化中心之一。

 
 古戏台
 古寺庙
 慧光寺

李庄的古老建筑很多,而且李庄的人文就依附其上。几乎每栋建筑都有其自身的一段故事,他们的思想、观念都遗留在了这些建筑里,使这些老房子真正成为一部部凝固的史书。 “中国建筑科学之父”梁思成的《中国建筑史》这部扛鼎之作就诞生在李庄。稍稍熟悉近代中国历史的人都不会对梁启超、梁思成父子感到陌生。梁思成在政治上虽不像父亲那样锋芒毕露,但在学术上的造诣、建筑上的勋绩却罕有对手,他和一代才女林徽茵的完美结合也令同代学者羡叹万分,让后辈文人久久传诵。

的确,这位后来设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与徐悲鸿先生一道力劝傅作义将军使古都免于战火,以及直谏毛主席不宜在北京发展重工业而为中华民族做出特殊贡献的学者,在没有电话,没有咖啡,缺乏纸张的李庄,艰难地从事着宏伟的工作。作为中国的建筑学家、教育家、建筑史学家,梁思成在李庄完成了一部里程碑式的著作《中国建筑史》。这部论述具有两千余年历史的中国古代建筑工程技术,建筑文化和建筑艺术的建筑史学著作,体现了梁思成深刻的建筑史学思想,科学的治学态度和敏锐的才思。严密的结构,翔实的史料,科学的论证,畅达的文笔,详尽的注疏以及丰富的图片,使这部著作在半个多世纪后出版时,仍放出了熠熠的光彩。

 
 李庄同济大学纪念碑
 席子巷的一线天

李庄东岳庙曾是国立同济大学的旧址,据统计,从中走出了十一位中国科学院院士,走出了一大批现代学术史上泰山北斗似的一流人物。张家祠曾是中央博物馆旧址。当年3000箱故宫国宝级文物就是在这里躲过战火浩劫。抗战之后,以营造学社为主要班底,创办了清华大学建筑系。直到抗战胜利后的1947年才先后迁回原处。这段历史不仅让李庄成为中国建筑科学的摇篮,并对李庄的社会、经济、文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李庄是一个民族精神的涵养地,传统文化的折射点

 

李庄古镇,如何再续“长江第一镇”千古传奇?

  

走进李庄,走进月亮田,被谈论得最多的是梁思成、林徽英浪漫爱情。但事实却不尽然。抗战时期,林徽英在李庄的那段时间,正患肺病,身体羸弱。在月亮田梁林夫妇旧居,看到照片上的林徽英已经失去了我们想象中的才女的光彩,身形憔悴,骨瘦如柴。旧居的墙上有林徽英的诗歌《十一月的小村》,诗歌如秋日里一缕炊烟隐隐消散在夕阳中,有淡淡的忧伤。但是,让人感动和敬仰的是,梁思成和林徽英便是在这昏暗狭小的屋子中完成了《中国建筑式史》和《图像中国建筑史》两部煌煌巨著。

  60多年的时光,星移斗转,很多事件和人物都已成为过去。走进李庄,发现李庄。我们叩访钩沉的远远不止是遗迹与旧址,更有那感人至深的沧桑,因为中国李庄学人在非常年代中创造出了非凡的中外奇迹。中国营造学社,梁思成、林徽因,《中国建筑史》,这些沉淀在李庄月亮田这所简朴房屋里的真实历史,仍然在影响后人、启迪后人。

 
 旋螺殿
   有人说,中国古镇的开发,大部分是那种杏花春雨江南,小桥流水人家的风格情调,但更需要像李庄这种青灯黄卷苦读的精神。目前,宜宾李庄为塑造长江第一古镇打出同济大学牌。因此,有学者提议将中国营造学社的旧址整修复原,使梁、林等建筑先辈继承的朱启钤先生创办的中外有影响力的中国营造学社再放异彩。以雕塑、文博等场景再现梁思成、林徽因1940年至1946年在四川等地考察的建筑足迹与建筑耕耘,同时,李庄应成为中国建筑教育的基地。因为它不仅仅是建筑的纪念碑,更可在浮躁及有文无学的尘嚣中,培养建筑学人披沙见金的意志与精神。
 
 
 
 

百载沧桑,千年古镇,万里长江第一镇——李庄属于历史,李庄不应该在历史深处继续沉睡。长江文化,人文学术,薪火传承,李庄将会焕发新的活力,再续千古传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