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无情对佳作100副赏析(九)

 三槐世家馆 2015-09-25

无情对佳作100副赏析

丑时

 

 

081

  陈桥兵变 [陈远清]

  危地马拉 [陈远清]

赏析:

     一个中国历史有名的典故,一个国家的名字,天衣无缝,赞!四言句,而能恰到好处的实现整词的借对,很是罕见。四言以上的,也应该有这样的巧合,期待慧眼去发现。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本作部分字与字不是很小类的工对,但也深得无情宽对之妙。我们说无情对强调小类工对,为什么又说“宽对”更妙呢?这并不矛盾。在工致度较高的“字群”中,是可以如同普通对联一样敲字的。有时,不选最工的字而选次工的字,反而有利于句子质量,使之更贴切、意境更佳,则大妙。如本作中的“危”虽然不如“旧”“老”工,但品味时更多意趣。

 

 

082

  东西即为物

  里外不是人 [陈远清]

赏析:

    妙!妙!俗出俗对的经典。出句虽然是句大白话,但在生活中也常用。对句则是使用频率很高的口语、俗语。只靠一词之借对和异步,而上下意思大相径庭。

    “里外/东西”的借对,在此处用得最妙。为什么有此一说呢?细心的读者会发现:同一个对仗组合,放到不同的作品中,给整句“无情味”的贡献是有区别的。这是因为,整句的无情味是个综合值。字词的词性、含义、成分,要靠其他字词的支撑才得以在句子中定型,因而,放到不同的句子中,对“不对称”的贡献是有区别的。所以,通常只谈整句的无情味,而不评价说某一组词无情味的淡或浓。

 

 

083

  桃园三结义 [wdb888]

  李谷一报恩 [鹤梳翎]

赏析:

    出句说的是耳熟能详的三国典故。出彩之处在于著名歌星“李谷一”名字的妙用。字字工致,异步手法明显。

    当然,对句虽然表意完整,但来得有点突兀。

 

 

084

  五柳先生 [轴云]

  百花齐放 [笔底波澜]

赏析:

    史上著名的陶渊明,他的号居然与我们的“双百”方针之一天衣无缝地实现无情对仗,别有一番韵味。

    叠加的手法丰富,字字精准,完美之作。

 

 

085

  炒股热 [赤兔马]

  透心凉 [柳絮飘]

赏析:

    一个“股”字,由“股票”转为“臀部”,堪为“无情眼”。妙!

炒股热,是最近几年中国老百姓最熟悉的字眼。下比“透心凉”描述的恰好是一段时间里广大股民的心态。市场无情啊,此无情与彼无情交汇,令人不由百感交集。绝妙的“神不散时事无情”。

    区区六个字,如同一篇超短小小说,描刻世态于笔端,无情对真是神奇。其他文艺形式在这一方面焉能与之比?看来,无情对在介入社会生活,建事功于时代方面,大有可为。

 

 

086

  缩头乌龟 [谈笑鸿儒1]

  转眼花甲 [换位思考]

赏析:

    “花甲/乌龟”的借对,精妙。

    碌碌无为者,忽然老之将至,内心或有这样的心理活动。这类作品,属于在特定情境中的“神不散无情对”。

 

 

087

    竹影轻摇霜色重

  薇姿雅漾露华浓 [翡莲居士]

赏析:

    无情对是机巧联的一种,无情对仗是机关之一。机巧联可以把多重机关安排到同一作品中。“无情对仗”这一机关,自然也可以与其他机关合为一体。以前实践者少。这里提供一例。

    此作是双解句。如果把“薇姿”“雅漾”“露华浓”看成三种化妆品,则是风格与“法国荷兰比利时”一样的无情对。而另一解则与上联璧合,意蕴盎然,优雅无比。

 

 

088

  下海操盘手 [睿韬]

  张山打靶心 [LANLONG888]

赏析:

    出句为股市术语,对句写的是在巴塞罗那奥运会上夺得双向飞碟冠军,不让须眉的张山。巧妙的匹配。大众熟知度高。

    “操盘手”的对仗较有难度。“打靶心”巧妙。张山退役后,肯定下海了,希望她还是打中靶心。这就上下相关了。

 

 

089

  龙腾盛世度佳节 [雾里云](古)
  牛顿微分解怪题 [奇迹之]

赏析:

    “牛顿”“微分”,对仗非常精妙。有了如此“无情眼”,后面部分恰当收尾,就已完美。
  “龙腾”,是中华文化的标志性字眼;“牛顿”是西方现代科学的关键词之一。它们恰好无情对仗,这种微妙的巧合,更凸显东西方文化对接的精彩。
  注意去发现:西方自然科学与东方朦胧文化,当还有几多字面的绝配。


 

090

  白日放歌须纵酒

  黑灯跳舞好揩油

赏析:

    根据梁羽生的记载,此作是写六十年代香港黑灯舞会的,流传甚广。

为什么到了将满100句才选它来点评呢?主要原因是此作技术含量并不高,读者如没有对无情味的正确认识,很可能因过早品读此作,而进入误区。

    什么说它容易导读者入误区呢?首先,字工方面,“灯/日”是大类,还较宽;其次,对仗方面,前5字并未加诸无情手法,只有“揩油/纵酒”是借对;再次,其“诙谐味”远远凌驾于“无情味”之上。一开始就接触它,读者对小类工对的认识就不清楚,对无情对与诙谐联的区别就不明朗。

    综上所述,此作在字、词方面的不对称感并不明显。其成功,主要在意境上的明显区别。当只有一个词采取转、变手法,而其他的词直对时,五言以上的无情对,主要靠“主题不相关”和“意境不相融”方面做文章,而求得明显不对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