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无情对佳作100副赏析(十)

 三槐世家馆 2015-09-25

无情对佳作100副赏析

丑时

 

 

091

  寒侵平野梅犹艳 [员外]
  热捧方家李太白 [水区瓦工]

赏析:
    对仗工整、流畅、自然,仿佛天成之句,被瓦工拾得。难得一见的无瑕疵的七言无情。
  很多无情对,看似上下联主题不关联,意境上风马牛,实际上可能有暗线连着呢,其神不散。关键看读者的理解和领悟。这就是了。上比可理解为一种起兴,暗喻某种环境下的坚手。有了这个对句,我们可以理解为“文化滑坡、萧条,而诗歌坚挺”。
  可见,牛头不对马嘴的无情对,比例不是想象的那么大。

 

 

092

  读书上下何千年

  混帐东西王八蛋 [未详]

赏析:

    这个无情对,特色与缺陷并存。本来是不想选进来的,但名气很大,特选进分析优劣,也很有意义。

    对仗方面,整体还是很出色,尤其是“混帐/读书”,“东西/上下”精彩。缺陷在于“蛋/年”宽度较大。把“年”理解为一种动物,还比较偏、冷。

出句雅,对句俗,这方面的“不对称”指数,此作可推第一。但对句把市井粗话入联,俗到极致,终究难登大雅之堂。提倡无情对大俗但不涉及低级趣味。

 

 

093

  寒门梅不弃 [云樵]

  冷落李时珍 [丁香花]

赏析:

    出句很高雅,透漏着一种人性的温情,佳句。无情对出对句的雅俗选择很自由,但我本人还是倡导多出高雅、有特色的句子。

    对句很漂亮,手法丰富,字字精妙。“冷落/寒门”反差很大,“李时珍”对“梅/不/弃”可谓天成之配,尤其是“珍/弃”深得对联炼字之三味,工整而值玩味。整作“明显的对称”与“明显的不对称”融为一体,清晰地展示了“无情味”的本质。

 

 

094:

  有两把刷子 [丑时]

  没钱别泡妞 [翡莲居士]

赏析:

    字面上,“钱/两”“泡妞/刷子”非常精彩。

    “有两把刷子”是俗语,被相声演员大兵作为广告词一整,在民间更加耳熟能详;“没钱别泡妞”是这个时代一种流行的说法,也是对无奈的现实的一种写实。俗出俗对,折射生活,堪称经典!

 

 

095:

  晚来常读易 [唐.王昌龄]

  晓得著书难 [雾里云]

赏析:

    手法上“晓/晚”“著/常”“难/易”变得精妙,词性跨度大。

    出句是王昌龄的,对来却如同一人,不难读出人生的况味来。此时,除了“词、句明显的不对称”,此作其他方面的风格,与传统诗词对联,已无异矣。

 

 

096

  君子不器 [论语]

  人生几何 [曹操]

赏析:

    最后5副作品,赏析部分“无情集句”。这是笔者找到的一副四言的。“人生/君子”的借对很工整;“几/不”都是虚词,“何”古通“呵”,“斥责”意。既然是春秋和三国的句子,可从古汉语的范畴来考量,“何/器”当属工对。

    在研究无情对生成规律后,笔者曾预感到:在浩如烟海的古诗词中,有部分句子摆到一起,天生构成无情对。于是,发动了寻找工作,果然找到了一批。这一预感得到印证,可以说明很多以前被人忽略的道理,如:1、无情对的确可以雅出雅对;2、无情对不是异类,而是普通对仗的有机组成部分;3、对联、律诗中的对仗句,也可以以无情对仗方式存在,只不过以前没有人去实践而已;4、一些对联、诗词的规则和理论当进行修改或完善。

 

 

097

  偶来伊水曲 [唐韦嗣立]

  所得是风骚 [宋王安石]

赏析:

    这是香雾空濛联友的集句。唐宋两位诗人的句子,字字工对。“是/伊”下变,都理解为代词,“风骚”对“水/曲”的借对精妙。

    上下两句连读,有流水无情神不散之特色。原来每位诗人都可能是无情对作者。知悉此情,恐怕诗仙诗圣、诗鬼诗雄们在地下不得安心了:)

 

 

098

  花开疑乍富 [唐韦庄]

  白露下长安 [唐刘驾]

赏析:

    “白露”对“花/开”;“长安”对“乍/富”借对叠加异步,精妙无比。“下/疑”略宽。香雾空濛的集句。

    韦庄和刘驾是同时代的人,公元八世纪六七十年代前后在世。如果这两句诗是两人在唱和时出现的,则更有意思。假设有人当时能指出其别样的对仗,定会赢得喝彩,引人把玩的。诚如是,或许无情对的发展会提前一千多年呢。

 

 

099

  自种黄花添野景 [宋谢伯初]

  不妨老子卧林丘 [宋潘柽]

赏析:

    “不/自”上变,“老子/黄花”借对,“林/野”上变。“丘/景”略宽。

两位宋代诗人又通过无情对碰头了。只不过,谢伯初要大100岁左右,正好是后辈对前辈的句子。这是笔者的集句。

    整作上下情景相融,一种陶渊明式的隐逸、放达的情怀,跃然于眼前。

 

 

100

  与君形影分胡越 [唐 姚氏月华]

  前后相思两不知 [唐 白居易]

赏析:

    手法上,“后/君”、“两/分”、“不/胡”的双转、双变、上变相当出彩。除“知/越”略宽,余字皆工。比许多普通集句的工致度还要高。这是香雾空濛的集句。

令人叫绝的是,这是上下浑然一体的爱情诗句呀,此时无情胜有情。作品出自一女一男之手,更是奇妙。这个姚氏月华,可谓比浔阳江头的琵琶女更配做白居易的红颜知音呀。

    如此优雅的“神不散无情集句”,充做律诗的颔联、颈联,也很精彩。希望能给诗人们以启示。

终于点评到100句了。以这副优秀的作品作结,但愿无情对也由此回归阳春白雪,得登大雅之堂,在更广阔的空间中发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