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江胜地--南昌梅岭

 星河异彩 2015-09-25

        江西重点风景名胜区西山梅岭,位于南昌市西郊,鄱阳湖西南岸。北与庐山对峙,方圆150余平方公里。梅岭山势嵯峨,峰峦旖旎,溪间蜿蜒,谷壑幽深,岩石突兀,云雾缠绕,岚光掩映,形成了梅岭山独特的翠、幽、峻、奇的景观。被誉为“钟灵毓秀”、“西江胜地”。

        梅岭原名飞鸿山、厌原山、逍遥山、南昌山。早在汉朝初年,梅岭辟有古驿道,楼船将军曾驻军于此。西汉末年,南昌县尉梅福,为抵制王莽颛政,退隐西郊飞鸿山。后人为纪念他的高风亮节,在山岭上建梅仙坛,山岭下建梅仙观,改飞鸿山为梅岭。

        梅岭自奉新起承,经高安梧桐岭,南昌地区包括安义以北、新建西山两地区,为九岭山的东南部分。相传是“九龙聚首,凤凰饮水之地”。

        在地质构造上,由中元古界变质岩、晋宁期花岗岩、混合花岗岩组成。山体高大,脊线相连,走向北东东至北东,与构造线方向一致。梅岭有大小山峰99座,主要山峰标高550~770米(吴淞高程),最高罗汉峰为841.4米。山势陡峻,坡度30多度。流水侵蚀较强烈,冲沟“v”谷密布,水平切割密度200~300米,切割深度200~500米。山高谷深,水流湍急,并常伴有断岩、瀑布。

        新建境内的梅岭,受两侧北东向断裂夹持而强烈抬升,形成构造断块石,四周为低矮的岗阜所环绕,地形反差甚大,颇具“一山飞峙”的特色。西山至石岗一带,为自北而南的推覆体。古老的双桥山群掩盖或逆冲于古生代、中生代沉积岩之上,形成了西山等地的构造窗。特殊的地质构造,造就了梅岭有别于其他名山的地貌景观。

梅岭在辽阔的赣抚平原上突兀而起,显得高峻雄伟。明代文学家冯梦龙在其《警世通言·旌阳宫铁树镇妖》一篇中,将梅岭与国内名山逐一比较,把梅岭描绘成“天下无双景,江西第一名山”。

        自唐朝以来,有张九龄、权德舆、宋齐丘、张商英、周必大、王安石、张位等名臣宰相,欧阳修、曾巩、黄庭坚、吕本中、陈师道、汤显祖、曹学佺、曾棨等大文学家,岳飞、刘铤等武将慕名而来。在梅岭各景区游览赋诗,题刻留记,或凭吊古迹,或隐居修炼,给梅岭留下许多名诗佳作和人文景观,使梅岭成为古今游人的慕游之处。

        梅岭是佛道两教的圣地之一,寺庙观坛曾达136处之多,称为洞天福地。据道书《天台山记·名山洞天福地》载:“第十二洞天,洪州西山,名天宝极玄之天”。“第三十五福地,南昌县逍遥山”。西山八大名刹之首的翠岩寺,原有一尊1.6丈高的铜像,及8尺高的莲铜台、铜镜、铜香炉和千僧锅炉。唐朝名僧贯休曾居云堂寺,有山居诗24首,传说贯休画罗汉像,画完15身罗汉,还差一尊,自己忽从禅座飞起,以自像补足16身,今寺尚在。寺前有两株古桂树,枝繁叶茂,香气四溢。原道教名刹太平观旁有一株“千年银杏”,树高30米,胸围7.5米,6个成年人方可合抱。它与云堂双桂合称为“梅岭三宝树”。位居于山巅的紫阳宫,石室尚存,祀东汉开国元勋邓禹,旁有邓仙祠和真君庙。

        在古今游人注目的梅岭名胜古迹中,洪崖丹井最为古老。相传黄帝乐臣伶伦——洪崖先生,在此凿井5口,汲水炼丹,脱俗成仙。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因洪崖所在,改豫章为洪州。离丹井不远处是江西最大的地表墓—皇姑墓,墓前有石翁仲、石马、石羊、石狮、赑屃和石牌坊等。清朝未年,佛教净土宗的着名禅师印光的墓葬—印光和尚之塔,也在这里。墓前刻有一幅对联:“山明藏古佛,龙秀旺禅宗”。此外,还有玲珑秀丽的妙济桥、李迁汉白玉牌坊等。

        梅岭上百座山峰,各具特色。主要山峰有罗汉峰、萧峰、雷公尖、花脑脊、战鼓坪、狗骨岭、朱岭、雷公坛、名山尖、五斗尖等。梅岭头翠竹生幽,狮子峰险峻难攀,紫阳山秀丽多姿,罗汉峰利于观景。梅岭还有许多古树名木,雄伟俊俏的迎客松,姿态万午的堎上古松林,溪之畔的擎天竹,尤以“盆景樟”、“石中兰”、“树生竹”为奇,被游人誉为“梅岭三绝”。梅岭山上有着丰富的野生花卉,罗汉峰下的梅岭瑞香、草兰和十里杜鹃等奇花异草,形成了一座天然的植物宝 库。

        罗汉峰  梅岭主峰,因峰顶有罗汉坛而名,海拔841.4米,长年云雾缭绕。天高云淡,可一览远近峰峦、林海、田野、河流、道路和村庄,穷千里之目。晨观东方日出,暮瞰南昌市区夜景,为一大乐事。元未,诗人符尚仁(湾里南堡村始祖)暮春携家眷在此避兵祸时,有赞美罗汉峰诗:“云连海岱千山雨,风撼云松万壑雷。”峰顶罗汉坛,祀灵宫尊者,又称雨师罗汉。尊者石像已毁,早年有牧童在坛下山坡草丛中见石像头部。坛后原有千年桑,传为尊者手植。坛北不远处有会仙峰,相传许逊与十二真君在此相会,尚有平石一块,石上有纹,称棋坪石。坛西有古墓,地似三尖叉,对面山头似龟,俗称金叉金龟。罗汉峰气候凉爽,夏季平均气温26.6℃,比南昌市区低6℃-8℃,其降温幅度超过了庐山。罗汉峰盛产云雾茶、石鸡和罗汉菜(黄花菜),周围有洗药湖、熨斗湖、碓口湖、柳树湖、东湖、长湖、蒿笋湖、尚湖等48个天然泥炭沼泽湖,沼泽湖被地质学家称为一大奇观。

        萧峰  又名萧史峰、紫霄峰。位于红星乡南岭邬家村以西。相传秦穆公之婿萧史和秦穆公之女弄玉公主在此吹箫引凤而得名。海拔799米,为梅岭第二高峰。《江西通志》载:“登之暇嘱千里,俯视万山,金碧芙蓉如画,天下奇观。”峰顶有萧坛,奉祀萧史,历代多有题咏。明代宰相张位赞萧坛诗:“上一坡兮复一坡,诸峰谁敢并嵬峨。折桂手堪攀月窟,题诗笔可蘸天河。眼前绿野宽如许,头上青天隔不多。此间便是神仙境,说那蓬莱作甚么。”坛前有灭蝗臼石,臼中水深7-8寸,四时不竭。相传民间取石臼之水洒田,蝗虫皆灭。峰东有日照崖。峰东麓有新庵里石刻,多为怕宋元之作,其中最大的一块岩石高4.2米,宽2.5米,约10平方米。石刻有阴刻板书汉字,记有地理学家朱思本晚年活动的情况,椹称梅岭刻之首。石碑旁有清代石桥一座。

        狮子峰  位于湾里太平乡畔溪村观察湖(观察水库)畔,因山峰形似蹲狮,故名狮子峰(狮子坛)。海拔336米。是一座最能代表梅岭地区倒石堆地貌景观的独特山体。伫立峰脚,满山巨石犹如排空而来,气势骇人。一路攀沿而上,经海豚过中天柱、石壁阁至鹰嘴岩,有黄山这险。再上则岩洞迂回,曲巷深幽,如入迷宫。峰顶有一巨石,名曰观天井,四面巨崖,中旷如厅,光线从顷上10余米的“井口”射入,置身于此,人如井底之蛙,仰观四角蓝天,可见巨石悬在“井口”,似乎随时可坠,人称天公所作“落井下石”。自峰顶而下,有数百平方米巨壁,每逢 下干雨,涓涓水流顺壁而淌,天长日久,形成道道 水痕,远观如狮子流涎,是梅岭重要一景。

        紫阳山  又称名山尖,在梅岭西北沿,位于梅岭镇瓦窑村。因山巅紫阳宫而得名,海拔550米。紫阳宫又称紫金纯阳道坛,祀乐汉开国之勋邓禹,后祀紫阳真人吕纯阳(吕洞宾)。紫阳山嵯峨多姿,风景秀丽,是梅岭胜景之一。古人在游记在有如下记载:“登其峰岭,徘 徊四眺,如龙降虎伏,遥遥相望,清静无比。近环章江之带,远抱庐山之笏,视诸山皆培楼耳。”紫阳山西接兔子山(兔子尖),两山相连,中凹如鞍,形似笔架。古人杨超琳有《笔架山访石床仙迹》诗:“仙子已乘黄鹤去,同门应借白云封。石床五尺无关锁,几度斜阳卧牧童。”

        梅岭头  在店前街东南,山势蜿蜒,形若游龙;层峦叠翠,犹如画屏。明代状元曾棨《豫章八景》组诗中《西山积翠》所描写的,就是以此处下笔概览西山的优美风景。西汉未年,南昌县尉梅福抵制王莽颛政,弃官学道于此。后人为纪念他的高风亮节,在岭上建有梅仙观,岭下建有梅仙坛。坛旁有亭,题曰:“梅尉飞仙处”。坛下有一方奇形巨石,相传梅福常在此读书观景。岭上有坪数亩,有亭可眺望。向东眺望,可遥看高楼林立的南昌市区、滔滔北去的赣江河水。向西眺望,可看重重山岭、层层翠竹。东西两面都有登山古道,道旁有石如臼,清泉自石缝中流出,传说观音菩萨在此助许逊擒得蛟龙,故名碓臼石、观音泉。梅岭头竹木葱茏,风景优美。建国前,国民党江西省主席熊式辉在这里盖了六七栋别墅,留作避暑之用,蒋经国也曾在此建造别墅(文革时被毁)。1938年,熊式辉奉蒋介石之命,曾将杨虎城将军囚禁于此。解放后,这里成了休养、避暑之地。

       蟠龙峰  位于竹山路北端,海拔200多米,巨岩苍苍,形似龙首,故名蟠龙。峰东南两山夹峙,下险上平。唐末高僧齐已在此建蟠龙寺,是梅岭八大古刹之一。元朝末年和明朝中期,洪崖山民义聚山巅,贮粮列栅,中建义聚厅,旁置营房三层,山上置通闻鼓,山下设峰火墩,保障一方,在民间传为美谈。明代诗人魏良政游蟠龙峰诗曰:“东望蟠龙峰,见山不见龙。龙蟠不可见,上有云万重。”

        梅岭山巅之上,谷壑之中,随处可见灰黑色的花岗岩垒叠成梯,形成许多大小不等的天然岩洞,这些岩洞都位于地表,深浅宽窄不一。深者几进几出,浅者仅能栖身,宽处空旷如厅,窄处仅可容膝。有形似庐山仙人洞的云隐洞,有长逾百米的潘仙洞,有弯曲多变的造钱洞,还有洞中有瀑布的秦人洞。这些岩洞与大型溶洞相比,自是玲珑剔透,意趣天成。

        潘仙洞 位于湾里瓦窑村旁的丘陵谷地,相传潘仙姑隐居于此,故名。该洞由长逾170米的整块花岗岩崩析叠架而成,是目前国内较为罕见的花岗岩崩析岩洞。洞上巨岩突下,其平如砥,方广七八尺,名仙人棋坪,洞口高大,巨石如门。洞内奇石相连相叠,又分上下两层,惊险有趣。上洞长约百米,前后四进,每进高矮相差一米,平均高度2~5米,宽1~4米。第一进为洞口段,豁达畅亮;第二进光线较暗,石缝中有弱光透入;第三进幽黑如夜;第四进须登上一块龙舌形板岩方能进去,口虽窄小,里面却有一室,可以从3处石缝出洞。下洞迂迥曲折,时大时小,全长170米。明代诗人徐巨源游潘仙洞后描述:“洞中石磷磷,似鲤、似鳅、似龟、似蟹、似蚌,约半里许……”

        秦人洞  位于湾里红星乡南岭鄢家村南,地处鄢家山,因秦人陈氏夫妇在此避乱隐居,故名。《南昌府志》载:“相传有人秉烛入洞,行五里许豁然开朗,有泉横不可渡,遥望桑麻芃芃,若有室居然。”唐穆宗时江西观察使王仲舒诗云:“霞拥碧桃山径晓,日临瑶草石田春。”《西山志》载:“世传晋永兴中,乡人齐姓人洞避难,两旁石壁如削,约里许,出谷口渡横溪,有村庄,竹篱茅舍十有数家,犬吠如豹。进村遇一秦时避乱的老夫妇,居留月余。一日告归,老人备钱送到洞口,齐人出洞以后,只见山川如故,人物皆非。”明徐巨源《秦人洞记》:“初至洪崖,复循故道寻秦人洞,以其所步,为其所降,犯茅穷石而往,在西山之阿,洞口可容两人,稍进可容十余人,砂石明净,水声在上。从洞中听之若笙簧自天来矣。”洞口低于80厘米,人内爬行4—5米后,洞室豁然高大,可容20余人,右侧瀑布从4米高处飞奔而下,甚为奇妙。宋代新建诗人潘兴嗣写《秦人洞》诗:“秦人当日避风烟,自种桑麻老洞天。绿竹横溪鸡犬静,不知门外汉山川。”

        造钱洞 位于湾里太平村北面山坡。此处巨石叠叠,梯形相加,一片石海。自洞口石缝厝身而入,洞洞相连,洞旁有洞,中段需爬行而进,有巨室如厅,可容纳百人。光源自石顶泄人,室内半明半暗。相传此处为古人造钱之处,故名造钱洞,又称玉洞仙游,为梅岭第二大洞。

        云隐洞 位于今太平垦殖场合水分场老上村以南500米处的湾溪山谷中,面积0.18平方公里,环境幽僻,洞如石屋,方广数丈。明末道士净明张逍遥在此隐居修身。洞上为结庐处,石臼遗迹尚存。洞右岩上有张逍遥书刻“一坞白云”,故名“云隐洞”。

        蝴蝶洞、葫芦洞  位于狮子峰山腰巨岩之下。左为葫芦洞,初入甚隘,宛转间开旷如室,可容数十人;右为蝴蝶洞,蜿蜒入石室,光洁宽广。《安义县志》记载:“咸丰辛酉年(公元1861年)寇到,里人谋避乱处,人之得铁锅二口,直径二尺,厚寸许。古色斑烂,何代何取不可得名,姑纪以俟情雅者。”

        仙石洞府  位于南源村旁,面积0.5平方公里。大小岩洞不可数记,洞内洞洞相连,洞生玉竹(钟乳石),洞悬小溪。洞外有海豚戏水、金龟漫游、蛤蟆望月等象形石。栩栩如生,现已辟为旅游景点。

        梅岭是国内花岗岩倒石堆地貌最发育、最典型的地区之一,规模不等的倒石堆、石蛋、漂砾、象形石随处可见,构成了梅岭独特的岩石景观。尤以狮子峰、造钱洞、潘仙洞、仙石洞府等处最为壮观,崩析的花岗岩、混合岩,又经过物理、化学及生物的作用,不断产生球形风化,造就了大大小小形态各异的象形石。这种景观在铜源港、石溪谷、跌水沟绵延数里,而且峭石体积更大,分布更密,形态更为逼真。梅岭头的碓臼石、灵观峰的穿剑石、半岭的佛名石、石溪谷的锣音石和金龟望莲、皇姑墓前的济公石、铜源港的“鳄鱼饮水”、何家垴的“千龟下海”,千姿百态,不少还伴有神话故事在民间流传。

        龙爪石  在店前街东半里许小山巅。相传许真君追杀蛟龙,在此挥剑一劈,斩下恶龙一只爪,掉落山头,化作巨石,今开辟龙爪石公园。

        碓臼石  在梅岭头登山古道旁。传称许真君追杀蛟龙,蛟龙疲于奔命,饥渴难忍,见一老妇在此卖米团子,便饥不择食,一串团子肚忽成铁链,将蛟龙五脏六腑早早锁定,待真君赶到,蛟龙束手就擒,此时老妇现出观音原貌,腾云而去。

        莲花石  位于狮子峰山巅崖洞旁。片岩单立,犹如盛开的莲花。相传明朝少保刘铤将军在此葬母,因峰险难攀,将军凭一身神力,亲自负柩上峰,葬母于莲花石旁。

        尖刀石  位于潘仙洞北面不远处。站在紫阳山上观看,好像一把利剑,插在一只桃子上。相传许真君追杀蛟龙时,蛟入山谷,无处可逃,急变为一只大桃,许真君得观音指点,飞剑人谷。之后,那中剑的桃子,化作一块巨大的岩石,一直留在这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