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四届全国教育局长峰会综述:“+”起互联网精神 3

 叶老师YP 2015-09-25

  互联网精神是教育综合改革的价值取向

  每一次重大的技术革命,都会带来教育的巨大变化,不仅让教育内容丰富,而且使教育思想、教育手段、教育方法更加先进。应用互联网,不同学区的不同学校可以同上一节课,不同城市的不同学生可以共享一个教师,“无边界学习”不再仅仅是一种教育时尚,也为教育公平助力。

  国务院参事汤敏介绍了城市优质学校与乡村薄弱学校课程资源共建共享、提升区域教育均衡的案例。他说:“我们可以把各地的好课录制下来放到互联网平台,乡村教师可以看到同一节课不同版本的演绎。”这是汤敏提出的“双师教学”的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理念。

  江苏省教育厅副厅长朱卫国介绍了如何以评价改革推进基础教育转型发展的经验,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肖林元则介绍了新型教育智库建设的实践,以促进区域教育整体提升。

  教育综合改革作为一个涉及教育多维度的创新探索,互联网正在改变着教育主政者的价值取向。在教育管理模式创新方面,唐鑛重点解读了三个创新:第一是管理理念创新,第二是组织结构创新,第三是管理文化创新。

  唐鑛提出,在“互联网+”背景下,教师、学生、学校之间形成一种事业合伙人的关系,形成背靠背的关系,由教育主管单位提供的信息化、扁平化网络教育平台,实现了“阿米巴模式”。

  据了解,“阿米巴模式”是国际上最前沿的管理方式,旨在让每一个小团队主动构建明日愿景和明日考核目标,让“阿米巴”小分队们“天天跳舞”,最终共同分享成就。

  “这种创新不是对传统教育模式的颠覆,只是对传统教育模式的扬弃。没有传统的组织,只有传统的思想。”唐鑛始终认为,教育管理离不开互联网精神。

  可以预见,互联网下的教育综合改革已经走在了变革的前夜,归根结底,教育者要面对一个深刻的问题,“什么事情以前教育要做,但是做不了;什么事情我们在教育中一直想改变,但是改变不了,现在互联网为我们提供了条件。”袁振国说。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峰会还发布了新的“全国十大区域课改样本”、“2014年度十大最具思想力和行动力局长”、“区域教育综合改革‘微创新’成果”,致敬由一线生长出的教育智慧与实践成果。它们的存在与“互联网+教育”有着共同的夙愿:遵循学习规律,捍卫学生权利,开拓教育发展的新纪元。

  相关链接:
  第四届全国教育局长峰会综述:"+"起互联网精神
  专家对话:“互联网+”时代教育改革将走向何方
  山东肥城:"互联网+"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改革叙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