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海南岛窥探海黄的秘密-今日头条

 唯我英才 2015-09-25

从海南岛窥探海黄的秘密关于海南黄花梨,不少朋友有这样疑问:

为什么明清海南黄花梨家具浅黄或金色较多,

而如今大家推崇的

红褐色和深紫色的油梨在那个时候较少?

其实,从海南的地理构成

可以把这件事解释清楚。

从海南岛窥探海黄的秘密海南岛呈西高东低的特征。

当代人推崇的深色油梨生长于西部山区的。

林下多为褐色红壤,

促成了海黄的深色质地,

深浅不一的褐色条纹十分明显。

从海南岛窥探海黄的秘密由于黑色素分布不均匀,

还会生出近似黑色的条纹及斑块,

俗称“鬼脸”。

而东部平原区的“海黄”,

由于阳光充足,雨水丰沛,

其土壤多为厚厚的火山灰堆积。

土壤肥沃,营养丰富,

生长在这一地区的黄花梨,多呈浅色,

纹理直,少有或没有“鬼脸”。

从海南岛窥探海黄的秘密由于砍伐与运输,

平原比山地容易,

故而明清时期“海黄”的砍伐次序

便是先东后西部。

由此可知,

材色多呈浅黄色或金黄色的明清黄花梨家具,

是有其历史原因的。

从海南岛窥探海黄的秘密黎族人将海黄木材分为有心的和无心,

有心的叫格木,

无心的叫杂木。

于是就有了“糠格黄花梨”和“油格黄花梨”之分。

“糠格黄花梨”多产于东部平原地带;

而“油格黄花梨”则主要生长于

西部山区或丘陵地带。

前者心材色浅而油性差,比重较轻。

后者颜色较深,而且比重大、油性足。

从海南岛窥探海黄的秘密地质学知识告诉我们,

海南岛东部及东北部地区多为红壤。

该地区直面大海,

是台风常年光顾的地方;

火山喷发遗留下来大量的火山灰,

有机质极为丰富。

加之雨水丰沛,

非常适宜黄花梨的生长。

所产出的黄花梨其心材也多为浅黄或金黄色,

而位于海南岛西部及西北部地区正好是

黑色金属铁、锰的分布带

从而为心材较深的“油格黄花梨”的生长

提供了生成条件。

从海南岛窥探海黄的秘密如今,海南黄花梨的野生林已经不复存在。

于是,开始尝试人工种植。

20年到30年树龄的黄花梨的直径

可有20余公分,

但是,人工种植黄花梨木不可能具备

野生黄花梨木同等优越的材质。

有人曾用有20多年树龄的黄花梨木完整截面,

中心只有小拇指粗细的一个深黄色的圆点

这个圆点才是黄花梨的心材。

所以足以见得海黄的稀缺的严重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