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那些明明可以靠脸却偏要拼实力的才子

 曾令燕 2015-09-26

 

据说上帝对人是公平的,给了人美丽的外表就不会给他聪慧的大脑。但是!这句话在有些人身上是行不通的!不信你看!




明明颜值很高却还不是绣花枕头,反而在各自领域独领风骚,帅出人生新高度!可怜小编在整理照片时就已经被帅哥们电得小心肝乱颤,赶紧来跟大家分享下那些“郎艳独绝”的天才们!


“一个人只要学会了回忆,就再不会孤独,哪怕只在世上生活一日,你也能毫无困难地凭回忆在囚牢中独处百年。”——《西西弗斯的神话》



阿尔贝·加缪(AlbertCamus,1913年11月7日-1960年1月4日),法国小说家、哲学家、戏剧家、评论家,存在主义文学领军人物,“荒诞哲学”的代表。他于1957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半个世纪以来,其成名作《局外人》一再重版,印数突破千万册。


“人生来就不是为了被打败的。人能够被毁灭,但是不能够被打败。”——《老人与海》


欧内斯特·米勒·海明威(Ernest Miller Hemingway,1899年7月21日-1961年7月2日),美国记者和作家,被认为是20世纪最著名的小说家之一海明威一生中的感情错综复杂,先后结过四次婚,是美国“迷失的一代”(Lost Generation)作家中的代表人物,作品中对人生、世界、社会都表现出了迷茫和彷徨。晚年在爱达荷州凯彻姆的家中自杀身亡。


“这世上有成千上万种爱,但从没有一种爱可以重来。”——《了不起的盖茨比》


菲茨杰拉德(Francis Scott Key Fitzgerald,1896年9月24日-1940年12月21日),20世纪最伟大的美国作家之一一生总共写了4部长篇小说,150篇短篇小说。最著名的了不起的盖茨比,此书堪称美国社会缩影的经典代表。


“我永恒的灵魂,注视着你的心,纵然黑夜孤寂,白昼如焚。”——《地狱一季》


兰波(Jean Nicolas Arthur Rimbaud,1854年10月20日-1891年11月10日),19世纪法国著名诗人。无法被归类的天才诗人,受法国象征主义诗歌影响,超现实主义诗歌的鼻祖


“孤独,但不是孤身一人那种状况,而是退隐意义上的孤独,是不必看见自己,是不必看见自己为他人所见”——《孤独及其所创造的》


保罗·奥斯特(Paul Auster),1947年2月3日生于新泽西,是一位美籍的犹太人,是小说家、诗人、翻译家也是电影编剧和导演,曾和导演王颖合导电影《烟》,奥斯特的作品最常讨论的主旨人生的无常和无限,被文坛誉为“穿胶鞋的卡夫卡”


“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达摩流浪者》


杰克·凯鲁亚克(Jack Kerouac,1922年3月12日-1969年10月21日),一位美国小说家、作家、艺术家与诗人,也是垮掉的一代中最有名的作家之一,与艾伦·金斯堡(Allen Ginsberg)、威廉·柏洛兹(William S. Burroughs)齐名,最知名的作品是在路上


“我的夜晚将会因一颗星而被铭记,胜过人类所有日子的阳光。”——《最棒的情人》


鲁伯特·布鲁克(Rupert Chawner Brooke, 1887年8月3日-1915年4月23日),英国空想主义诗派诗人。在一战期间,其创作了大量优秀的诗歌,《士兵》为其代表作。布鲁克在当时因为他孩童般的长相而被另一位爱尔兰诗人威廉·耶茨称为“英国最英俊的男人”


“对每个人而言,真正的职责只有一个:找到自我。然后在心中坚守其一生,全心全意,永不停息。”——《德米安》


赫尔曼·黑塞(Hermann Hesse,1877年7月2日-1962年8月9日),德国诗人、小说家。1946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黑塞的作品不以情节曲折取胜,而是以展现内心冲突撼人。他炉火纯青地以剖白、梦境、幻想、隐喻、象征、意识流各种技巧来凸现人的内心世界,令人击节叹赏。



安德烈·布勒东(André Breton,1896年2月19日-1966年9月28日),法国诗人和评论家,超现实主义创始人之一。弗洛伊德关于潜意识的概念对布勒东的作品有重要的影响。他和其他超现实主义者追求自由想象,摆脱传统美学的束缚,将梦幻和冲动引入日常生活,以创造一种新的现实。


让·谷克多(Jean Maurice Eugène Clément Cocteau,1889年7月5日-1963年10月11日)是一位法国诗人小说家剧作家设计师编剧艺术家导演。 1909年发表《阿拉丁的神灯》以来,在文坛十分活跃被当时评论界誉为才子。



马克斯·普朗克(Max Karl Ernst Ludwig Planck,1858年4月23日-1947年10月4日),德国物理学家,量子力学的创始人,20世纪最重要的物理学家之一,因发现能量量子而对物理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并在1918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莫迪利亚尼(Amedeo Modigliani,1884年7月12日-1920年1月24日),意大利艺术家、画家和雕塑家。莫迪利亚尼的特色是大胆创作裸女画,创作出深具个人风格,以优美弧形为特色的人物肖像画,而成为表现主义画派的代表艺术家之一



马塞尔·杜尚(Marcel Duchamp,1887年7月28日-1968年10月2日)美籍法裔画家、雕塑家、国际象棋玩家与作家二十世纪实验艺术的先驱,被誉为“现代艺术的守护神”。其作品对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西方艺术有着重要的影响,达达主义及超现实主义的代表人物之



威廉·德·库宁(Willem de Kooning ,1904年4月24日-1997年3月19日),生于荷兰,廿二岁移民美国,美国抽象表现主义画家。库宁以“折中主义者”自称,他以人体为绘画主题,特别是女人;并且也加入风景及书写的象征符号来发展他的抽象世界。大部分的女人素描部充满着线条,这是他形式革新的重要标志。



马克斯·恩斯特(Max Ernst,1891年4月2日-1976年4月1日)德裔法国画家,雕塑家。恩斯特被誉为“超现实主义的达·芬奇”,他在达达运动和超现实主义艺术中,均居于主导地位。他的作品所展现的丰富而漫无边际的想象力,对世界的荒诞之感,汲取自日耳曼浪漫主义和虚幻艺术的梦幻般的诗情画意氛围,令全世界惊异不已,被誉为具有颠覆性的创新艺术家。



耶胡迪·梅纽因(Yehudi Menuhin, Baron Menuhin,1916年4月22日-1999年3月12日),著名的美国小提琴家。犹太人,九岁在其师帕辛格指挥的旧金山交响乐队伴奏下演出拉罗《西班牙交响曲》,被誉为“神童”,此后在卡内基大厅举行独奏会,从而进入世界著名小提琴家的行列。



雷昂纳德·伯恩斯坦(Leonard Bernstein,1918年8月25日-1990年10月14日),美国指挥家、作曲家。1943年任纽约爱乐乐团的副指挥,1958年成为该团第一个美国指挥。他在任的十一年间,正是该团的黄金时代,此间他曾荣获“桂冠指挥家”的称号,从此一举确立了第一流指挥家的名声。



“优雅不在服装上,而是在神情中。”这句话出自伊夫·圣·洛朗 (Yves Saint Laurent)。 这位展现跨年代魅力,对时尚圈呼风唤雨的重量级设计师Yves Saint Laurent,对于奠定法国巴黎为时尚之都的情势功不可没,他拥有艺术家的浪漫特质,他对色彩的精准拿捏以及挑战世俗的大胆作风,为时装界注入一股新新动力,让时尚彻底活了起来。




最后我们以大名鼎鼎的邱吉尔爵士终结!看看这年轻时的花样美少年,谁能想得出他就是后来在战场上让人闻风丧胆的军事家呢!丘吉尔在政治上的铁血手腕一样不容人忽视,他于1940年至1945年出任英国首相,领导英国在二战中联合美国等国家对抗德国,并取得了最终胜利,并自1951年至1955年再度出任英国首相。


丘吉尔被认为是20世纪最重要的政治领袖之一,不仅如此,还是个出色的演说家和作家!1953年他领取诺贝尔文学奖。在2002年,BBC举行了一个名为“最伟大的100名英国人”的调查,结果丘吉尔获选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英国人!


本文转载自她(iiiher)。由会计说整理发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