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京城文玩|| 文物古玩界的体制回归

 知者众乐乐 2015-09-26

文物古玩界的体制回归

古玩业界的前辈们私下曾经说过,文物古玩这个特殊的行业只有私人能干,国有体制是干不了的

这句话在八十年代听了并不太理解。

但是经过三十多年市场的实践和研究及经验总结,我认为古玩行业体制回归私有化,对国家、对个人、对文物的保护,特别是古玩文物放开,对于建立民族的自信心方面,所产生的意义和影响是十分深远的。


因为收藏文物,能够让人民更切合实际的接触了解中华历史文明。当人们亲身感受文化遗存的内涵以后,便很自然的激发出强烈的民族自尊和爱国心。

几十年来无论是经营古玩的商人,还是热爱古玩的藏家们,通过收藏实践,无不感受到中华民族的伟大。

特别是认识到历史上,中国曾是一个文明昌盛智慧的民族,从而更加增强了爱国情怀。从民族信仰和国家利益上,热爱和收藏文物,会加深民族的凝聚力。


可是回顾改革开放之前,老百姓是没有权力和经济能力,了解传统文化遗存的,更不可能进行收藏。

参观博物馆藏也只能是隔窗的感观效果,除此没有亲临上手感受的机会。

那时候国有体制的文物商店,只接待外国人,中国人是不能进入店内的,买文物是违法行为,而且也不卖中国人。


三十多年传统文化的断层,使老百姓只知道中国有五千年历史文明的这一标题性口号,但很少直接接触去感受过。

因而对历史没有深刻的认识,对古玩文物没有兴趣和情感,更不懂珍惜尊重和爱护。直到改革开放以后才了解到,原来人们对中国的历史文化的认知是那么浅薄。

例如,有的人把古人用的铜镜,说成是大小不同的锅盖;把古人用的猇子(尿壶)当茶壶收藏;把大清光绪说成大明光绪;认为中国的历史朝代,只包括唐宋元明清;还有一位年轻人把李时珍说成是苏东坡的老婆,等等闹出很多历史笑话。这种连基本的历史知识都不懂的人,还谈得上崇拜、传承、热爱自己的民族?还谈得上爱自己的国家吗?


几十年来,一些冒着触碰古玩文物被指违法犯罪的商家藏家们,在古玩市场上遇到有外囯人出价买古玩时,商家藏家们很自觉的以高于外国人的价格买下来,他们并不愿意让外国人把古玩买走。

这不是简单的市场交易,而是酷爱传统文化的子孙出于真诚的爱国之心,这种社会的责任感,这种自觉的爱国表现,并没得到重视认可和发扬光大。

从政治和民族利益上说,古玩文物在国有体制之下,大量的文物被垄断积压在倉库中不见天日,不但不利于保护,而且阻隔了人民热爱和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


历史是人民创造的,人民也有责任保护和热爱自己的历史文化,老百姓曾经提出的藏宝于民,说明了人们继承历史文化的强烈愿望。而不适应社会发展的文物政策和体制,越来越不利于传统文化核心价值观的传承。

多年的市场实践证明,国有体制的文物经营,己无法与私营企业进行竞争了。他们己失去了市场优势。更多的是研究和保护现有的馆藏和历史文化遗址的工作。

由于古玩的知识性专业性很强,因此私营企业应该建立民间市场管理机制。这种商会自我管理的机构才能让市场更规范有序。


文章来源:云古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