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全海-说说民间宝贝是文物吗?

 天好文化 2022-08-22 发布于江西




说说民间宝贝是文物吗?

图/文:刘全海/刘晓亮

在全国众多古玩收藏圈→微信群里,收藏爱好者在交流探讨时,常常为这样一些问题所迷(疑)惑不解,已经成为交流中的一个“热门”话题,甚至时常陷入到一些无意义的争论之中……我们民间收藏的艺术品是文物?还是艺术品?他们之间到底有何区别?

根据我们的理解认识,结合对国家当前的有关文物法规/政策的理解,很高兴与收藏爱好者共同探讨交流。

在探讨之前,我们首先要弄明白文物与艺术品的大致定义是什么?

中国历史上,历朝历代遗留下来的/并且在文化发展史上有一定价值的艺术品,储如玉器/字画/陶瓷器/铜器/钱币等各种各类有价值的艺术品,可以称谓文物。

据了解,目前世界上各国对文物的定义,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国情不同,文化不同,每个国家对历史遗留物/遗迹都有自己的称谓和定义标准。

“文物是人类在社会活动中,遗留下来的具有考古历史文化/艺术/科学价值的遗物和遗迹。中国统称为“可移动文物"/"不可移动文物”。

国家历史上宝贵的文化遗产〈物〉,是国家有价值的文化艺术瑰宝,也是华夏人类为后人留下的不可再生的/数量有限的重要文化遗产(物)。

根据对文物的定义,文物的基本属性/特征如下:

①历史上,由人类创造生产的,与人类文明/文化/艺术活动有关的遗产(物)。

②已经成为历史的过去,不可再生,存世数量有限的文化艺术品(经过断代确认的)。

以上对文物的大致定义,包括它们的属性/特征,在文物交流学术界,被国内有关专家和学者普遍接受/认可。

当然,世界上每个国家对文物的称谓并不完全一致,所指的内容含义和范围也不尽相同,因而迄今为止,世界上各个国家对历史遗留物〈文物)的定义,并没有形成一种统一的共识。

根据以上对文物的定义标准,许多民间艺术品收藏者茫然了,探讨交流中他们常说:我们手中的宝贝也是历史的遗物啊,既有文化属性,也有艺术含量,而且有文化艺术考古价值,为什么不能称其文物呢?

根据我国的有关文物法规和政策规定,确定为国家文物:

第一,需要国家文物行政部门具有权威鉴定资格的专家确真/断代。

第二,在此基础上,对文物进行级别的确定,通常为一/二/三级文物和一般文物之级别等次。国家文物行政部门,对文物的确立有严格的审批标准,而且有一套完备的程序设立,也就是说门槛较高,文化艺术品一旦被确立为文物,进入国家文物数据档案库,列入国家《文物保护法》管理/保护/利用的对象。

许多收藏家又说,我们的部分艺术品,也是经过有关鉴定机构确真/断代的老东西,既然是古代的艺术品,又符合文物的标准,为什么不能称谓文物呢?

探讨这个问题之前,我们不妨从国内现有的鉴定机构说起。

近年来,随着全国民间艺术品收藏热的兴起,以及民间艺术品真伪鉴定业务的需求,摧生了中国的鉴定行业大发展,许多具有商业性质的鉴定机构应运而生,归纳总结,主要有以下几类:

①电视媒体类专家鉴宝,全国类似节目形式多种多样,电视媒体定期发布有关征集广告宣传,围绕群众性的文化娱乐活动,开展这类海选活动,收藏爱好者主动/自愿提供自己的宝贝,供有关专家学者现场“鉴宝表演”。

②网络平台线上鉴宝,发布小视频鉴宝宣传,为民间收藏爱好者举办线上有关古玩/艺术品鉴宝有偿服务,所谓鉴宝专家三/六/九等,真假难辨。

③经工商行政部门批准,具有鉴定资质的社会鉴定机构,线上/线下公开为鉴宝需求者开展业务鉴定服务。

④各种等级的国内拍卖公司专家,针对本公司工作业务需求,为公司定期/定向征集需要的艺术拍卖品,而举办的内部鉴定。

⑤其他打着为民间藏品提供拍卖/鉴宝的"套路鉴”非法公司。这类诈骗公司属于公安机关重点打击的对象。近年来,上海/广州/重庆/北京已经打掉了几批次。

⑥司法鉴定公司(非公安机关司法鉴定),国家登记注册的涉案文物司法鉴定,包括民事/刑事案件。

以上几类鉴定业务的专家学者,主要有以下人员组成:

一是一些国有博物馆退休的专家学者,包括有关退休工作人员,一些曾经参加(与)考古的工作人员,俗称体制内专家。

二是有关文博大学退休的教授学者。

三是拍卖公司自己招募的专家学者。包括自己培养的新一代有理论基础/欠实战经验的文博专业年轻的大学毕业生。

四是民间文化艺术收藏爱好者,自学成才后,又经国家有关部门/协会培训考试,由国家社会人力资源部相关单位颁发的/具有艺术品鉴定/评估师资质的民间收藏家,具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五是具有古玩经营/收藏经验的民间古玩店老板,并常年开办各类艺术品买卖的经营者。

六是经司法部门考查/审核通过并批准的,具有司法鉴定资格,从事对涉案文物鉴定业务的公司鉴定工作者,(公安司法鉴定除外)。

七是公开打着为广大收藏爱好者服务的旗号,搞拍卖/鉴定的诈骗专家,公司不成事/只套取鉴定费用,俗称“套路鉴"。

以上几类艺术品鉴定公司/专家学者,具有以下不同特点:

①艺术品鉴定服务,具有商业性质,搞服务的同时,以盈利为目的,或兼有这种情况。

②各类专家学者的鉴定能力/水平参差不齐,根据自己经营鉴定业务的需要,其鉴定艺术品门类的专业/方向也不同。

③有些专家学者专业能力较强,具有技术鉴定的方法/手段,同时具备艺术品鉴定资质(格)证书。但是,许多甚至不具有艺术品鉴定资格,他们没有相应的鉴定资格证书。

④一些艺术品鉴定专家学者,鉴定的结论(意见)存疑较多,专业性不够强,社会上争议较大。许多商业鉴定存在不专业/不道德的情况,只收鉴定费,口头随意/虚假鉴定,俗称无据鉴定,事后宝主无据可查,专家以此逃避鉴定/法律责任。

⑤鉴定机构,根据自己业务需用,运用鉴定技术和手段各不相同,△应用纯传统式眼学鉴定,俗称经验鉴定法,△也有应用各种科学仪器进行技术鉴定,俗称科技鉴定法,△还有采用综合手段鉴定,传统经验眼学+科学技术仪器。

总之,无论运用哪一种鉴定技术或方式方法,都存在其一定优势或短板。国家文物行政部门,认可的是准确/可信的鉴定结论和有效的鉴定数据……。

〇声明:本文不特指任何鉴定公司和专家学者,切勿对号入座。

说了这么多,有些藏友可能不耐心了,这些与我们手中的艺术品有什么关联呢?

长话短说,我们都知道,文物属于国有,文物的确立,是由国家有关文物行政部门(俗称体制内)专家来完成,他们管理/保护/利用的是国有博物馆文物,当然包括国有博物馆对文物的征集工作。

民间大量的古今艺术品与国家文物部门有关系吗?也有也没有,为什么?

①当你需要开办非国有(私立)博物馆/艺术馆时,有关业务(收藏品)的审核/审批工作,需要文物部门介入/参与其中,决定权属于文物部门,博物馆/艺术馆审批成功后,相关物品登记/造册/备案,相关数据受到《文物保护法》的保护范围,包括接受有关政策的管理。

②间接参与。当民间艺术品,在交易中产生经济民事纠纷时,当民间艺术品涉案时,办案机关在立案之前,通常要委托体制内专家学者进行鉴定/确真/定级,这样,艺术品的断代/确真就与他们有直接关系了。

我们知道,以上几类商业鉴定公司(个人),只有鉴定艺术品新/老/断代的业务,并没有确定艺术品为文物的权力,他们的一些鉴定数据和结论(意见),可能并不被体制内专家所认可/承认。

目前,体制内/外专家鉴定数据/结论等信息,可能并没有实现网络平台的互认/共享,由于这方面的信息资源不能做到互认/共享,就导致了国内文物和艺术品,在两条不同渠道流动,在管理/保护/利用和流通领城等方面,各走各的路径。

在与圈内一些法律工作者藏家交流时,他们也普遍认为:民间有价值的宝贝(艺术品)所有权~属于持有者,除了自我保护以外,应该受到国家《物权法》/《民法典》的保护。国家有关法律的明文规定,为民间收藏的有价值艺术品提供了法律保护的依据。

国有博物馆里面的等级艺术品,属于国有资产,那是名正言顺的文物,国家档案馆/库里有相关数据的登记/造册/备案,法律规定国有资源严禁买卖/交易。

民间收藏爱好者手中的宝贝,在经过有关商业鉴定公司断代/鉴老的艺术品,只能叫"古代艺术品”。因为没有经过"三确”程序,也没有经过有关文物部门确真和级别的确定。因此,国家有关档案(馆)库里,并没有相关的艺术品登记/造册/备案之数据。这样看,它们就与“文物”两字并没有什么关系了,因此不属于可支配的国有文物。

另一种情况是,在实现艺术品和文物的交易流通过程中,拍卖公司的拍卖品,也称为艺术品(古今),这是由《拍卖法》决定的。而国家批准的文物商店,可以交易一般文物,但两者企业的交易行为,都要受到国家文物部门的监管/控制。

看到这里,我想更多的明白人已经知道了,什么叫文物?什么叫古玩艺术品了。

其实,民间收藏的艺术品叫什么名字?只是一种称谓不同而已。

面对“文物”确定的程序多~门槛高,其鉴真/断代/定级/确认等手续审批的复杂性,一些收藏大家说,大可不比高攀“文物”这种称谓。

文物也好,古代艺术品也罢,或者说古玩收藏品,文物艺术品等名称,根据不同的用途和去向,体制内/外不同的部门/公司叫法不同,但是,民间许多收藏家普遍认可的一种称谓是:“古代艺术品”,当然是确真/到代的历史文化艺术品。

民间具备“古代艺术品”称号的收藏品,古玩同行们说,这个名字也很好听啊,它们具有历史性,有一定的文化艺术含量,还有许多可利用的价值。

收藏家要务实,随着国家文化好政策的深入落实/执行,我们想:未来其待遇与文物相比,不会太差吧。

国家大力支持群众性的文化活动,国家文化产业政策已经明确,鼓励民间搞艺术品收藏,支持有价值的民间收藏艺术品(有效资产)参与国家文化经济建设,参与资产金融化/证券化/数字化等。无论是国有文物,还是民间收藏的艺术品,都有利于提升广大人民群众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有利于保护和利用国家历史文化遗产,有利于实现国家提出的文化强国,爱国文化,文化自信的目标和任务。

作者简历:

刘全海,男,青年时当过兵,警察生涯几十年,现已退休。

喜爱学习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知识,热爱艺术,业余爱好收藏几十年,利用节假日~跑遍全国许多大古玩市场,包括去古窑址学习……2011年加入中国收藏家协会成为会员,并应邀多次参加全国性的艺术品交流/研讨活动,收藏的艺术精品多次获奖。有关艺术品鉴赏方面的文章,也多次发表在全国性有关正规刊物上,呼吁规范艺术品鉴定行为,纠正鉴赏行业乱象,唤醒许多民藏人对艺术品正确认知,快乐收藏,是本人坚持一贯的做法。

2016年以来,尝试写一本这方面的专业书籍~《文物艺术品鉴赏证据学》(前无此方面书籍),以物证史,用证据说话,正本清源,还古代艺术品以历史真相……是鉴赏行业专家应该始终遵守的专业品德,也是衡量鉴定专家是否专业的一个标准。

在艺术品鉴赏方面,自学并参加有关正规培训,目前,具有国家承认的陶瓷/玉器艺术品鉴定资格证书。多年来,始终致力于中国古代艺术品的保护和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运用个人有限的专业知识和鉴赏经验,为民藏艺术品正(准)确鉴赏和正本清源,努力工作……应该是每个热爱收藏中国历史和文化艺术之人义不容辞的责仼……

弘扬传统文化,

国家大力倡导,

传播古代艺术,

期待春天来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