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汤液本草

 p0oouuu 2015-09-26

汤液本草

汤液本草》是元代王好古撰写的一部中药学著作。共三卷,刊于1289年。卷上为药性总论部分,选辑李杲《药类法象》、《用药心法》的部分内容并作了若干补充。卷中、下分论药物,分草、木、果、菜、米谷、玉石、禽、兽、虫等九部,共收238种药物。书中所论药性,均根据各药所入三阴经、三阳经的特点,结合药物的气味、阴阳、升降浮沉等性能予以发挥,并附引了有关的各家论述。本书的特点是强调药物的归经、药物的气味的阴阳所属及升阳浮沉,并从此出发征引前人之述,对所载药物的药性与功治作了详尽的发挥
书    名
汤液本草
作    者
王好古
类    别
中医
页    数
共三卷
出版时间
公元1289年  

书目总体结构

汤液本草》现有元、明、清多种刻本、《四库全书》本、《医统正脉》本及《东垣十书》本。作者认为本草、汤液(经方)为医家正学,故以“汤液本草”名书。上卷为总论,收入李杲《药类法象》、《用药心法》二书内容,王好古本人则总结古代文献中有关理论,编入五脏苦欲补泻用药味、脏腑泻火药、五宜、五伤、五走、服药可慎、论药所生、天地生物有厚澕堪用不堪用、气味生成流布、七方、十剂等药性理论内容。卷中、下为中药各论,收集药品228味,分草、木、果、菜、米谷、玉石、禽、兽八部分,分别述其气味良毒、归经功用。其功绩在于总结了张元素、李杲等金元诸名医的药学理论,对后世亦产生较大影响。《四库全书总目题要》称:“好古受业于洁古,而讲肄于东垣,故于二家用药尤多征引焉。”“此书所列,皆从名医试验而来,虽为数无多,而条例分明,简而有要,亦适于实用之书矣。”本书现存版本较多,最早者为至元元年(1335年)刻本,常见者为《古今医统正脉全书》本、《四库全书》本。《汤液本草》远传海外,日本即曾刊刻本书。

《汤液本草》序一

内容:世皆知《素问》为医之祖,而不知轩岐之书实出于《神农本草》也。殷伊芳尹用《本草》
为汤液,汉仲景广《汤液》为大法,此医家之正学,虽后世之明哲有作,皆不越此。予集是
书,复以《本草》正条,各从三阴三阳十二经为例,仍以主病者为元首,臣佐使应次之
,不必如编类者,先玉石、次草木、次虫鱼,以上中下三品为门也。如太阳经当用桂枝
汤、麻黄汤,必以麻黄、桂枝为主,本方中余药后附之。如阳明经当用白虎汤,必以石膏
主,本方中余药后附之。如少阳经当用三禁汤,必以柴胡为主,本方中余药后附之。如太阴
、少阴、厥阴之经,所用热药,皆仿诸此。至于《金匮》祖方,《汤液》外定为常制,凡可
用者皆杂附之。或以伤寒之剂改治杂病,或以权宜之料更疗常疾,以汤为散,以散为丸,变
易百端。增一二味,别作他名,减一二味,另为殊法。《医垒元戎》、《阴证略例》、《
论萃英》、《钱氏补遗》等书,安乐之法,《汤液本草》统之,其源出于洁古老人《珍珠囊
也。
其间议论,出新意于法度之中,注奇辞于理趣之外,见闻一得,久弊全更,不特药品之
咸精
,抑亦疾病之不误。夭横不至,寿域可期,其《汤液本草》欤。

《汤液本草》序二

内容:神农尝百草,立九候,以正阴阳之变化,以救性命之昏札,以为万世法,既简且要。殷
之伊芳
尹宗之,倍于神农,得立法之要,则不害为汤液。汉张仲景广之,又倍于伊芳尹,得立法之要
,则不害为确论。金域洁古老人派之,又倍于仲景,而亦得尽法之要,则不害为奇注。洁古
倍于仲景,无以异仲景之倍于伊芳尹,仲景之倍于伊芳尹,无以异伊芳尹之倍于神农也。噫!宗之
,广之,派之,虽多寡之不同,其所以得立法之要,则一也。观洁古之说,则知仲景之言,
仲景之言,则知伊芳尹之意,
皆不出于神农矣。所以先《本草》,次《汤液》,次《伤寒论》
,次《保命书》,缺一不可矣。成无己《明理方例》云∶“自古诸方,历岁浸远,难可考凭
仲景方最为众方之祖。”是仲景本伊芳尹之法,伊芳尹本神农之方,医帙之中,特为缜细,参
合古法,不越毫末,实大圣之所作也。文潞公《药准》云∶“惟仲景为群方之祖也。”昔唐
宋以来,得医之名者,如王叔和葛洪孙思邈范汪胡洽、朱奉议、王朝奉、钱仲阳
成无己、陈无择辈,其议论方,定增减变易,千状万态,无有一毫不出于仲景者。金域百有
余载,有洁古老人张元素,遇至人传祖方不传之妙法,嗣是其子云岐子张璧、东垣先生李杲
明之,皆祖长沙张仲景《汤液》,惜乎,世莫能有知者。予受业于东垣老人,故敢以题。

《汤液本草》后序

内容:刘禹锡云∶《神农本经》以朱书,《名医别录》以墨书,传写既久,朱墨错乱,遂令后人
为非神农书,以此故也。至于《素问》本经,议者以为战国时书,加以“补亡”数篇,则显
然非《太素》中语,宜其以为非轩岐书也。陈无择云∶王叔和《脉诀》即高阳生剽窃。是亦
后人增益者杂之也。何以知其然?予观刘元宾注本,杂病生死歌后,比之他本即少八句。观
此八句,不甚滑溜,与上文书意重叠,后人安得不疑?与《本草经》朱书杂乱,《素问》之
补亡混淆,何以异哉!宜乎,识者非之,继而纷纭不已也。吾不知他时谁为是正。如元宾
与洁古详究而明,称其中凡有所疑而不古者削去之,或不复注而直书本文。吾不知为意易晓
之耶?二者必居一于此。又启玄子注《素问》,恐有未尽,以朱书
待明者改删增益。传录者皆以墨书,其中不无差误。如《刺热论》注,五十九刺,首云“王
注”,岂启玄子之自谓乎?此一篇又可疑也。兼与《灵枢》不同,以此经比之《素问》八十
九刺,何者为的?以此观之,若是差别,劳而无益,学人安所适从哉?莫若以《金匮》考之,
仲景所不言者,皆所不取,则正知真见定矣。卢君论血枯,举《太素》云∶此得之年少时大
脱血而成。又
秽物不消。又举犯月水入房,精与积血相射,入于任脉,留于胞中,古人谓之
精积。元丰中,雄州陈邦济收一方,治积精恶血淹留,胞冷绝娠,验者甚多,其意与《内
经》相近。乌贼鱼骨本治漏下与经汁不断, 茹去淹留恶血,古人用此,皆《本草》法。予
观方注条云∶古人用此,皆本草法一句,何其知本哉。以是知轩岐之学,实出于神农也。又
知伊芳尹汤液不出于轩岐,亦出于神农也。“皆”之一字,至甚深广也,岂独乌贼断汁之一法
哉。故知张伯祖之学,皆出于汤液,仲景师而广之,迄今汤液不绝矣。晋唐宋以来,号明医
者皆出于此,至今大定间,洁古老人张元素及子云岐于张璧、东垣李杲明之三老者出,想千
百载之下无复有之也。何以知其然?盖当时学人虽多,莫若三老之实绝也。
(概述图片[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