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到底谁来决定昏迷患者的生死?

 牤牛河畔生 2015-09-27

临床上常常可以碰到肿瘤晚期,或是做手术、化疗没有挺过来的昏迷患者。ICU一天费用实在很高,即使某些患者抢救过来生活质量和生存期也比较差,被拖累的家属想到放弃也是情有可原。但是如果患者昏迷前有强烈生存欲望,或者是很年轻的患者,那是不是努力抢救呢?昏迷患者的生死到底是谁来决定?


难道,放弃是一种解脱?


记得一个下午我正要下班,接到上级医师的电话,要我立马去门诊接一位疑似鼻咽癌的患者。快速赶到门诊,患者是位26岁的男性,躺在检查床上,意识有些模糊,嘴角歪斜、流涎,左颈部也有个明显的肿块。从家属的口中得知:患者3、4个月来吃饭、喝水就出现呛咳,吞咽困难,张口受限,每日就靠一小碗白粥维持。


综合以上临床症状的判断,他的颅神经有压迫或者侵犯,加上颈部淋巴结直径大约也有4-5cm,这应该是一个较晚期的鼻咽癌患者。遥远路途的颠簸,过来又吐了几次,现在有些神志不清了。


和家属一同半搀扶半拖地把他弄到病房,为他上了些营养类的针水。晚饭后,我立马回到病房,准备做点相关检查完善病例。当我准备做检查的时候,神志和体力稍有恢复的他像个小孩子一样,紧张地侧卧逃避我的检查。我继续询问基本情况,他也是装作没有听见。我迅速整理脑海里的信息:“难道他的智力有问题?”


后面从家属得知,他3个月时,曾患脑膜炎现留下了后遗症,生活完全不能自理。这种人生活质量患病前就很差,可想而知他们治疗的积极性很低,拒绝了鼻咽镜进一步活检和MRI检查。


两三天来也就是补充了基本营养素,患者的意识越来越差,基本是昏迷的状态,不排除颅内转移导致脑水肿引起昏迷的可能。看在躺在床上呻吟的患儿,心焦的父母一而再、再而三的要我们为患者颈部肿大的淋巴结敷药。没有确诊病情前,我们是不能盲目用药的,更何况敷药对肿大的淋巴结又有何用?


几天后早上看着他们收拾行李,驾着患者准备回家,看着这么年轻的患者就放弃治疗,我心里很不是滋味。


其实患者的弟弟曾多次跑入办公室,想继续治疗,考虑高昂的治疗费用,加上父亲反对,他无奈的叹息摇头。鬓角的丝丝银发,使母亲显得更为憔悴和苍老,她也只能患儿床旁不停地抹泪:“都是我,才让他受这种罪。”可是她又何尝不是受罪,20年来如一日,将他照顾得无微不至。唯一坚强、还有判断力和决策就剩他父亲了,此刻的父亲也在承受着煎熬。


整个病情,患者以他的智商是弄不明白的,自然他也无法寻求治疗和帮助,更直白的说他自己的生死他完全不能掌握。但是又是这么年轻的患者,加上鼻咽癌预后相对其他肿瘤是非常好的,我们医生是否该挺身而出,努力救治他呢?就算救治过来,鼻咽癌放疗、化疗还面对高额的费用,父母已经含辛茹苦的照顾他20多年了,常年没有工作的他们要砸锅卖铁的救治他,这对年迈的父母来说确实也过于残忍。到底,救还是不救呢?


相关资料和文章


我查了一些资料和文章,有一篇文章《关于无自主选择能力患者的医学伦理难题》正好能解决我的困惑。文章说,解决缺乏和丧失选择能力患者的伦理原则主要有三条。


第一条就是尊重原则:主要尊重患者生命、生命价值和人格尊严,尊重原则首要是尊重患者本人的合乎理性的要求,其次才考虑患者家属和监护人的合理性要求。第二条是无伤原则:在临床决策中,应尽量减少和避免对患者的伤害,很多时候某种治疗是一种双刃剑,医护人员应以最小伤害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第三条是有利原则,医护人员职责就是治愈患者,促进患者的健康和福利,然而患者个人利益和需求牵扯到整个家庭,特别是肿瘤患者的家属,很多家庭直接被拖垮,当各种利益冲突的时候,医生应给予其最大利益的判断决策。


现学现用


就本病例而言,考虑上叙三条原则,我还是比较认同患者的家属选择。首先,患者的智力相当于几岁的儿童水平,他无法判断整个病情和清晰的表达自己的要求,我们当然要充分尊重家属的放弃治疗的决策。


患者入院还未确诊,临床上下一步能做的就是活检,临床决策就无伤原则而言,活检的确存在出血和感染的风险,然而对确诊病情是至关重要的,但是家属治疗积极性不高,活检意义为零。除了活检,没有其他任何有创检查和治疗,所以无伤原则基本不予考虑。其实无伤原则主要用于评价一些比较大的有创治疗的必要性,比如患者因咽喉部水肿为避免呼吸苦难是否有必要气管插管,患肢因严重创伤为避免严重感染是否有必要截肢等。


整合病情他起码是中晚期了,虽然鼻咽癌放疗效果很好,五年生存率提高到了70%至80%左右,可是面对巨额的医疗费用,对原本就是平困的农村家庭来说是雪上加霜的。最主要的是,我们面对肿瘤患者积极治疗的目的是延长生存期提高生活治疗,患者患病前的生活都难自理,鼻咽癌接受化疗和放疗的他,生活状态更令人堪忧。出于有利原则,我觉得放弃治疗,对他及其家属来说是一种无奈、却合乎常理的选择。


当患者昏迷或是能力不够无法做出选择时候,我们应给予家属最有利的建议。决策显得“冷漠无情”,但是是基于最科学的判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