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看了这期《好声音》才知道,“汪峰手撕媒体”并不是因为被害妄想。

 昵称413468 2015-09-27

“汪峰发飙手撕媒体”的这场好声音终于播了,看完电视,我发了这样一条微博:


为什么这么说,我来具体说一说每个人PK的表现。



第一组:黄霄雲《All By Myself》 PK 赵大格《Ain't no mountain high enough》


首先看两张截图,这是一位媒体评审与好声音导演的对话。


黄霄雲以16岁的年纪原调拿下《All By Myself》是相当惊人的,要知道Celine Dion从未在现场唱过原调,多数都要降2~3Key来唱,而中国歌手16岁都还在“左手右手一个慢动作”呢,黄霄雲唱这种世界Diva顶级难度之一的歌不仅没让这位媒体评审感到吃惊,反而是一句“黄霄雲就是那种黄绮珊、谭维维式的大嗓门,太多了”就给打发了,在她的眼里,这好像是36岁的黄霄雲在跟36岁的赵大格PK,而不是两个16岁的孩子PK。因为一般人判断一个十几岁孩子的潜质,首先看的是他是否有超出的同龄人的能力与天赋,而绝不是上来就给他分类定型,然后依照自己对于类型的喜好给其划分档次,这是相当粗暴的判断。而且,以她的口吻来看,即便是黄绮珊、谭维维这种明显跟好声音学员不在一个水平线上、能虐杀全场的歌手来参赛,也多半会被她的喜恶给投下去,尽管我平时没少说黄绮珊、谭维维的坏话,但如果真要被好声音学员给PK下去,那是何等的冤屈。其次是这位媒体评审投赵大格的理由是:居然能在好声音这种“大路歌”大道其行的场合听到我女神的歌。看来她是把《Ain't no mountain high enough》放在了“大路歌”的对立面了,这有点“秀优越”的嫌疑,而且秀的并不成功,因为《Ain't no mountain high enough》这首根本也就是国外的“大路歌”,家喻户晓。我认为评判者有类型的偏好是正常的,但两个差距过大且不同类型的比较对象,首先应该要判断每个对象在其类型中处于一个怎样的位置,就像一个模仿赵本山60分的小孩,跟一个模仿梁朝伟20的小孩PK,不能因为“梁朝伟是我男神哎”就把前者淘汰,因为这样实在是有点像用逼格来撒娇。


(黄霄雲——《All By Myself》的演唱视频)






第二组:贝贝《大桥上》PK 张姝《你的甜蜜》


贝贝的《大桥上》我认为是这期的最佳表演,此前我从未说过她的一句好话,认为她的表演都属于“嗓大无脑”型的,但是这首,她放弃了嘶吼与撒狗血,但却依然唱的坚强有力。《大桥上》这首歌,带有一点“自杀情结”的暗示,因为“桥”往往就是自杀者的“圣地”,在这种暗示之下,歌曲的旋律却写的相当温暖,暗示与表达的矛盾结合,几乎就是自杀者一念之间的转换与呈现,绝望与豁然一体,只要突然想明白,那种豁然开朗的重生感绝对会给自我带来一种巨大的、顿悟生命之美的感动。所以我看到贝贝面带灿烂的微笑,唱着“当我眼泪流淌就在这不羁的大桥上”时真的是很触动,她不仅理解了这首歌并成功表达了,而且通过这首歌她表现出了此前所没有的一种豁达,把这首歌唱的特别像淘汰告别曲,名次与结果都不重要了,只有突然想明白的那一刻才是弥足珍贵。


(贝贝——《大桥上》的演唱视频)



张姝的《你的甜蜜》,哈林的Funk编曲很不错,其中取样了《Play That Funky Music》的标志性旋律,令人耳目一新,但很可惜的是,张姝唱的实在是缺乏灵气,funk同样可以“甜蜜”,但唱的这么“硬”那绝对没有“甜蜜”的体现,她声音的口吻、语气解析度都偏低,听起来非常粗线条,只是大概地唱了一个轮廓。此前我说她很像某一类“好学生”,比书呆子机灵一点,比理科生文艺一点,比学霸有趣一点,比选秀艺人有思想一点,属于既能拿奖学金又能拿校园歌手大赛冠军的人,学东西也快,布鲁斯、爵士、放克都能玩一下,但也都是唱一个轮廓,东西交给她不会捅篓子但也不会出彩,属于中庸型人才,但也正是因为太平衡与沉稳,所以缺少冲动、缺少性感、缺少艺术气质,因为艺术家从来就不需要全面,甚至往往就需要极端与缺陷,才能散发出特别的魅力。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你的甜蜜 张姝 - 中国好声音第四季 第11期 你的甜蜜 张姝 - 中国好声音第四季 第11期




第三组:谭轩辕《欲水》PK 张鑫鑫《封锁线》


张鑫鑫的这首歌选的太平淡,但作品绝对是好作品。“你还懵懂在初开情窦,却不领悟我情迹班驳,只是在任性地撒着娇。在我垂暮的心灵湖泊,倒映你天真灿烂的笑,你叫我如何能走得掉。”单看这歌词就相当动人,马条唱的,有种长期锁闭内心,突然有“光线”照射进来时的一种木讷与心境斑驳感,相对之下,张鑫鑫就太“嫩”了。还是给各位听下马条的原版吧。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封锁线 马条 - 马条 封锁线 马条 - 马条


谭轩辕,从上场的《It's My Life》到这场的《欲水》,都可以看出哈林对他的投入很大,想让谭轩辕走Queen、Muse那类Prog Rock的路线,摇滚与古典、交响结合,给他一点“华丽”的包装,来掩盖一点他身上的闰土气质。可惜谭轩辕一没有太多的音乐素养、二唱商偏低,完全不能撑得起这个编曲,特别是第一段“我不明了,我不明了,天上的人啊都在笑”唱的尤其失败,科尔沁夫评价他像唱金属的李玉刚,虽然夸张,但意思是对的,即他想表现出应有的“戏剧感”时就会表现的夸张又不适,这其实就是音乐素养的反映。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欲水 谭轩辕 - 中国好声音第四季 第11期 欲水 谭轩辕 - 中国好声音第四季 第11期




第四组:马吟吟《三天三夜》PK 黄勇《流浪》


黄勇不多说了,这歌唱的不错,常年混地下乐队的能保持相当稳定的水准。这里说马吟吟,马吟吟唱歌若换算成文学作品,那就属于“散文精选”、“美文欣赏”那一类,没什么技术与内涵,主要是舒服,加上她的形象气质,声音起到的也就是营造氛围、制造情调的作用,至于“爵士”,主要就是迎合中产阶级审美的一个“外衣”,我管这类叫做“咖啡爵士”、“发烧碟爵士”,其实国外这样的类型很有很多,常在高档宴会、五星级酒店里表演,不止用“爵士”当外衣,甚至用“蓝调”、“灵魂”做外衣,但其核心还是“Easy Listening”。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三天三夜 马吟吟 - 中国好声音第四季 第11期 三天三夜 马吟吟 - 中国好声音第四季 第11期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流浪 黄勇 - 中国好声音第四季 第11期 流浪 黄勇 - 中国好声音第四季 第11期


总的来说,从这四组的PK来看,基本都是汪峰组学员的表现要优于哈林组学员,怪不得汪峰现场要发飙。当然,汪峰组的编曲并没有哈林组的精细复杂,哈林的编曲很出色,这季他做出了Acid Jazz、Funk、Prog-Rock等大胆的尝试。但是,编曲越精彩,对于选手能力的要求就越高,不仅需要嗓子,而且需要素养,有的改编只有哈林自己能唱,选手根本撑不住。比如马吟吟与舞思爱的酸爵士版《情人的眼泪》,可以算得上是目前为止的最佳改编,张姝放克版的《你的甜蜜》,谭轩辕的两首前卫摇滚,都是哈林精心改编的结果,可是,这几首歌有一首唱成功的吗?很遗憾,并没有,不然这些都会是相当出色的表演。编曲分本应加在学员表现分内的,但有时对比太过强烈,就像我说的,“给人一种郭德纲穿纪梵希的感觉”,那可能就不如力所能及、唱点拿的下的编曲的整体效果好。至于不少媒体评审都坚持认为自己的投票没有丝毫倾向性,这个很有可能是不自知的,因为当你讨厌一个人时他无论怎么做都会很不顺眼,而我们也都会为自己的厌恶找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让它看起来的确是出自于一颗相当诚恳的心。不过再一想,既然分为专业评审与媒体评审,不就是让媒体评审们大施世俗价值观、跨界审美、带着社会舆论参考的喜恶由着性子来吗?使性子,算是表达喜恶的一种最可爱的方式了,这样一种直白而又童稚的举动,往往是由诸多缘由汇聚而成的情感触发,也不算有多偏颇,只是可惜了那些不该输的学员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