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脾好不生重病,为什么治脾多用温补法?

 邓超越梦想 2015-09-27
 脾好不生重病,为什么治脾多用温补法?

转载《腾讯健康博客》.
1、脾胃最容易生湿

    脾主运化水湿。若是脾的功能受损则最容易生湿。故中焦病证,最多湿邪为病。有寒湿,有热湿。
    2、治湿邪不离温
    湿为阴邪,非温不化。故对中焦脾胃湿病来说,必须用温法。故《金匮要略》说“治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故无论寒湿或者是热湿,都必须用温法。前贤用方如苓桂术甘汤、理中汤等皆是温补脾胃化湿气的具体方药。此时要视湿气轻重而用药,出来服中药可以治脾,用火功推拿也可以治脾,而且直捣黄龙,因为火是湿气的克星,不过用火功推拿调理时,不可用大火,可以采用火功冲击温补法
    另外治疗湿温时,除了温化湿气的方法外,还要清热。

 
阳谷穴——人体自产的“维生素片”.

针对疾病:口腔溃疡
适宜人群:心火上炎型
操作方法:用大拇指以适宜力度轻轻拨动阳谷穴,每次3分钟,每天三四次。

    现代人整天熬夜加班、吃火锅、烧烤,心火旺盛很容易引起口腔溃疡。

    
中医角度说,口腔溃疡主要是由心火旺盛、脾胃积热、阴虚火旺、脾胃虚寒及肝寒犯胃造成的,再加身体虚弱,过食肥甘就会引起脾失健运、肝郁气滞。
         
    小肠经上的阳谷穴,位于人体的手腕尺侧,当尺骨茎突与三角骨之间的凹陷处。


图片


    阳谷穴就是阳气的生发之谷。可为身体各部输送补充阳气,疏通经络,治疗范围很广,对口腔疾病如口腔溃疡效果尤甚。对由于经络不通、气血凝滞造成的痛症热证也有良好效果, 如: 头痛、目眩、耳鸣、耳聋、腕痛等痛症热证。

    按摩阳谷穴,用力要适宜,不要太大,只需用大拇指轻轻拨动即可,每次3分钟就行,每天三四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