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城的城墙城门,把雄关险寨联成一体。主城墙,依山而建,许多地段都是建在悬崖峭壁之上,易守难攻。钓鱼城的城门,总共有8道。它们是护国门、始关门、小东门、新东门、箐华门、出奇门、奇胜门、镇华门。护国门是8座城门中最大的一座,雄峙于钓鱼城南的第二道防线上。地势奇险,在城门的大门前额上,题有“巴渝保障”四个大字。在城门大道旁的石壁上,有许多珍贵的历代名人题咏和各种碑记题刻,有丰富的艺术价值和考古价值,是钓鱼城艺术和文物较为集中的一处。城楼石柱上有楹联曰: 世界名城,曾闻上帝折鞭处; 从护国门往东前行约700米,巍然矗立着新东门。新东门是整个钓鱼城中较少受到破坏的古建筑之一,它基本上保持了南宋时代的原貌,不仅是一处旅游和凭吊的胜地,也是珍贵的古建筑实物史料。新东门还有重要的军事意义,根据记载,蒙哥就是被新东门的炮台发炮击中的。其楼柱上有联曰: 山月照江流,长歌独钓史; 委饼掷鱼,丹心云表,诚巴渝保障; 古军营是南宋晚期钓鱼城中的兴戎司所辖军队的驻所,位于钓鱼城中部的山顶上。营房布局得当,形成层次丰富的建筑群。其悬有楹联云: 枕干耕耘,一城支半壁,村众豪情传万世; 赤心结成钓鱼石; 忠义祠(又名王张祠)建于明朝弘治七年,且有碑记。清初,王张祠被兵火所焚。乾隆24年(1759年)由合州知州山东滨州人王采珍倡议重建,立余王介、张珏、王坚、冉王进、冉璞牌位,并改祠堂名为“忠义祠”。忠义祠正厅高悬“忠义千秋”金字巨匾。门柱上的楹联是: 持竿以钓中原,二三人尽瘁鞠躬,直拼得蒙哥一命; 王坚纪功碑在钓鱼城西岩畔的一尊大岩石上。石上有残缺的碑文,20世纪50年代末,西南师范学院(今西南师范大学)历史系曾初步判断该碑刻为“南宋军民和张珏未了纪念王坚的战功而刻下的‘纪功碑’”1981年10月,全国“钓鱼城历史学术讨论会”公认了西师的判断。从此,王坚纪功碑才得到妥善的保护。1989年春,国家拨款修建了王坚纪功碑保护亭。亭上有楹联: 残字显丰碑,千手讵能杇众志; 毁碑塑像逞豪权,王命终难顺; 万众精英,叱咤风云,一柱鱼台支半壁; 护国寺初创于晚唐,为合州石头和尚所建。护国寺是合州四大名刹之一,门额“护国寺”3个径尺大字风格刚劲豪放,由明代李肃园进士书就,其大门,有其撰书的石刻楹联: 城号钓鱼,三江送水开巴堑; 护国寺的照壁是“福”字屏,正中有一个斗大的“福”字,“福”字屏两边有石刻楹联: 千寻峭壁江烟锁; 其字迹仿王羲之笔意,自有一种天造地设的神韵,历来的鉴赏家都称赞它是钓鱼城的一绝。 钓鱼城历史文化陈列馆陈列面积近600平方米,展线长180米,主要收藏、陈列钓鱼城暨南宋后期历史中有关四川军民抗战史的资料和实物,供学术界研究和广大游客参观。展出内容有“古战史上的奇迹”、“典型的军事设施”、“文物与文献资料”、“历史人物”、“古今吟咏”。展厅展示了蒙古崛起,钓鱼城军民抗战36年的历史,再现了一场惨烈的持久拉锯战的场景谱成壮丽的乐章,书就壮烈的史诗。陈列馆内有楹联: 一柱擎天头势重; 老子亦常来侍侯; 看寺外十余里城垣,故垒雄关都载入千秋史册,功垂万世; 峨峨高城,殒一代天骄震今古; 战鼓惊天,铁马奔腾,奈高峙雄关,蒙汗殒亡遗局面; 三水护国储,铁血溅花高宋垒; 挂席访名城,万里山川新草木; 关城百仞临江,巨鱼可钓; 复放残花,燕子归来寻故里; 朔漠飞沙,元蒙大汗起宏图。称雄欧亚,灭夏吞金。长驱秦陇,挥戈庸蜀,数十载征伐,执鞭捶而震殊方,奈何渝合两城,四川八柱,折统帅,挫军师,卒至名王丧身,裹尸归北土。岂攻守易势,穷兵黩武之尤哉!纵潮浪替翻,新陈代谢,自有巴濮才英,谱写壮歌,载千秋史册; 云连层垒,千古忠魂,一弓剧改元宗嗣; 纵目钓鱼城,雄关高峙,野水狂奔,天生卧虎藏龙之寨。五将苦经营,坚甲利兵,披肝沥胆,卅六年,云集影从,直拼得总帅裹尸,蒙哥殒命。奈幼主昏庸,奸臣狡诈,忌刻忠贤而陷害,捐输玉帛以偷安,岌岌乎,宋柞绵延残半壁,其情急矣!更哪堪,遥致履书,空悬剑气;
上出重宵,半池清流,胜迹昭昭可指; 乾坤万里眼; 振兴伟业,喜故垒新天,日出山川红似火; 大江东去,浪涛尽千古英豪,看故垒金城,雄风长在; 作者:兰梦宁 原载:墨缘书画网 整理制作:恶人谷珠楼 转贴请注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