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朴道院大殿和经坛里,供奉着葛洪祖师和道教诸神的塑像,庄严肃穆,栩栩如生,受到十方善男信女虔诚崇拜。抱朴道院古今闻名,还因为院内有红梅阁、半闲堂和葛洪祖师的炼丹井、炼丹台等遗迹。民间流传十分广泛的裴生与李慧娘缠绵的爱情以及宋奸相贾秋壑(贾似道)陷害忠良的故事,就发生在院内。每当晴空破晓,日轮乍升,微露一痕,东方俱赤,瞬间霞光万道,湖山泛锦。此时无数游人和香客纷至沓来,他们不但可在仙乐绕梁的氛围中,领略神仙洞府中博大精深的奥秘,而且可欣赏瑶台仙境蔚为壮观的奇景。同时,更为那些篆刻在亭台楼阁牌坊上的一副副楹联所吸引而留恋忘返。为酬谢广大读者,特将本人在葛岭仙境寻寻觅觅采撷的楹联汇集如下,与诸位同道共赏。 从乾隆皇帝御书的“断桥残雪”碑亭,向西行走约200多米,然后转入北山路,此时抬眼望去,一座古色古香的牌坊矗立眼前,此乃是葛岭仙境山门。牌坊正上方镌刻着“葛岭”两个大字,字体苍劲有力,虽经近百年风雨侵蚀,但至今笔锋依然雄健。牌坊石柱两侧有楹联两副,内侧为陈尚礼联句,周天鹏先生书写的:“初阳台由此上达;抱朴庐亦可旁通。”此联犹如是一块导游牌,给慕名而来的游人指点迷津。外侧一联是“点缀名山有勾漏丹青著色;登临绝顶看扶桑旭日来朝。”上款题字为“民国四年(1915年),钱塘王家治撰句并书”,下款署名为“吴县杨世伟敬立”。联语是从葛洪祖师炼丹为民除病祛邪,使人长生不老的心愿写起,再由仙境四周山岩色彩,进而写到旭日东升的奇景,由面到点,点面结合,充满丰富的想象力,把人们带入仙境。山门背面是杨学洛手书的“黄庭内景”四个大字,让人们知道此时已身临仙境了。 沿着石阶缓缓登山,走不到百米之遥,在清泉湍湍的路中央,有一座两层八角凉亭,名曰“上山第一亭”,人们从亭中穿行而过,亭壁上楹联是:“神仙事业三生诀;衿带江湖一望中。”此时回首一望,烟波浩淼的西湖已一览无余,顿时让人领悟到“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哲理。 在即将登上海拔166米高的抱朴道院正门前,又有一座单层四角雕花石柱的“迎仙亭”,或许是建造者考虑到了,行人至此已是气喘吁吁,需要在此休息片刻,所以在石柱上镌刻了六副楹联,让人们驻足尽情品赏一番。这六副楹联是:“有几两阮公当著;作一半白傅勾留。”“弧隐对邀林处士;半闲坐论宋平章。”“江痕斜界东西浙,山色都收里外湖。”“蓝桥咫尺神仙路;丹诀流传道士家。”“合上露挚仙掌白;塔西雨过佛头青。”“明月倒涵鱼港棹;晓霜背听凤林钟。”这六副楹联,均出自杭州文人名士来裕惇、柯怡、朱锡荣、杨学洛等人之手,时间是民国四年(公元1915年)。其中第一联为77岁朱锡荣先生所撰,上联出自《晋书·阮孚传》。联语中写出阮孚因为好穿木履鞋,这种鞋底上装有两齿,可以帮助登山。他曾感叹道:“未知一生能著几量履?”所谓“几量”,是指多少的意思,即几两,也就是现在人们所说的几双。下联引用白居易《春题湖上》诗中“一半勾留是此湖”名句。全联巧妙地将典故和诗文揉合在一起,出奇制胜,感叹自己因为太热爱葛岭仙境和这里的湖光山色了,不知要穿破多少双木履才够?第二联是来裕惇先生撰句,高亦之先生书写的,上联写北宋诗人林逋孤贫力学,不趋荣慕利,不阿谀权贵,一生不肯做官,却以梅为妻、以鹤为子,长期隐居在西湖孤山,深受后人敬重。下联讲宋平章即南宋权臣贾似道误国害民,在抱朴道院红梅阁寻欢作乐的罪恶,遭到历代人民的唾骂。此联运用对比方法,以史为鉴,令人抚心三思。其余各联从不同角度赞美湖山钟灵毓秀,惊叹仙境妙秘无穷,使人在充分享受自然之美的同时又浮想联翩。
在经坛大门两边悬挂着:“大道玄机一辟一阖;太清教旨救己救人。”在观音像两侧的联语是:“慈航普渡三千界;慧眼善观九万洲。”“事在人为休言万般皆是命;境由心造退后一步天地宽。”在朱天大君神像两边楹柱上悬挂着:“火犀上将辨天地善恶;铁面无私除人间妖氛。”“心正行善在此有求必应;心存奸邪到此忏悔修正。”在文昌帝君(文曲星)坐像两侧的楹联是:“莫道文章真有据;不行阴骘终难求。”“积阴德前程似锦;行善事财源广进。”这些联语像警世钟一样撞击人们的心灵,让人扪心自问,改恶从善。在元辰殿的门柱上也有三副楹联,内容虽然大同小异,但都围绕道教教义,进一步阐明道教的奥秘。其中两联是:“祸福无门唯人自召;善恶有报如影随形。”“休言万般皆是命;忍让一步亦即运。”此外还有清代学者阮元撰写的一副联语:“魏晋诩风流是翁抱朴传书棋局樗蒲忘世祖;湖山蓊云气此处炼丹成汞柳堤松岛护仙寰。”这两句联语,出句集中写人物,即细致地刻画出葛洪祖师的精神风采。对句着重描写景物,把桃红柳绿的苏、白二堤和盛植松柏的孤山,形容为像卫士一样在护卫着葛岭仙境,从而收到了相辅相成的艺术效果。在抱朴道院的洗漱亭遗址岩壁上,还镌刻着仁和县周贵延撰书的一副字大如斗的楹联,让人一咏三叹,感慨万千。联曰:“天地者,无形之父母也;父母者,有形之天地也。”教育人们要敬畏天地,孝顺父母,让人们在道德约束的范围内,循规蹈矩地做人做事。 此外,在新修建的客堂和茶室里,还有“黄山绿水神仙府;白云黄芽道士家。”“扫来竹叶烹茶叶;劈碎松根煮菜根。”“咬菜根淡中有味;想道德苦内还甜。”“朋来相契深谈道;客去收心净养神。”等许多文人墨客即兴题咏的楹联和条幅,使人赏之不倦,回味无穷。其中高信一住持撰书的“荣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静观天外云卷云舒”一联最为游人赞赏,许多人即兴抄录。有的还在联语前留影。因为此地楹联实在太多,只好就此打住,留待朋友们亲自来仙境一边欣赏楹联,一边欣赏湖光山色,那将别有情趣。 作者:李定楹 原载:中国道教 理制作:恶人谷珠楼 转贴请注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