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头条】1亩顶10亩,果蔬价格翻五倍!这'高新技术'你见过吗!

 丙丁寅卯 2015-09-28


  在陕西杨凌,有我国第一个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在当地果农口中,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一亩桃园顶10亩田。那么今年他们的收成如何?高新技术又给他们的种植带来了怎样的变化?

脆得能切片的葡萄价格翻五倍,新品种新技术实现农业增收

  在一个葡萄园里,农夫果业专业合作社的李海平正带顾客品尝他们种出的葡萄。这种名叫夏黑的葡萄不仅出奇地脆,而且还没有葡萄籽,特别甜。直接可以切成片,这个葡萄它含糖一般都在23%以上


  记者:一般的像新疆的葡萄含糖是多少?

  李海平:新疆一般是18%到21%。

  李海平介绍,这种名叫夏黑的葡萄不仅脆,而且还没有葡萄籽,特别的甜。

  记者采访时,李海平合作社的葡萄已经卖出了99%,平均每亩收入高达2万多元。但采访时他也告诉记者,今年,当地普通的葡萄出现了销售难题,甚至要靠政府补贴葡萄采购商四五十万元的油费,才能卖出去,果农的收入下降了三分之二。和这些果农相比,李海平又是怎么做到葡萄价格很高,而且还供不应求的呢?

  由于李海平对设施农业和水肥一体化的使用,能够非常精确的控制葡萄的水肥,他种的葡萄第一年挂果后,不仅采摘期提前一个月,品质也远远超过望天收的葡萄。

  这种高品质的葡萄很快就获得了葡萄采购商的欢迎,别人的葡萄一斤2元钱,但对他的葡萄给出的价格却是10元一斤。

  李海平:十亩地,一亩地下来就是个四万多元钱,一亩地卖到四万多块钱。

  别人种植的葡萄一斤2元钱,但李海平的葡萄卖出的价格却是10元一斤。

  就在李海平的合作社记者还看到了他们新建的16个设施大棚,这16个设施棚都特意加装了棉被,这样就能提高棚内的温度,李海平预计,使用这样的大棚,明年葡萄的上市时间还能提前1个多月,6月下旬就能采摘了。目前采购商给他的报价是最低不低于15元(一斤)。

陕西种上台湾木瓜 “科技新农民”放下锄头拿起手术刀

  魏群劳在当地是种植大户,但他种的东西和很多人都不一样。在他的大棚里,记者也看到了南方的木瓜。

  陕西省杨凌绿香安果蔬专业合作社魏群劳:从台湾引进了木瓜的品种,作为一个试验。

  魏群劳说,以往西安市民只能吃到南方运过来的木瓜,由于长途运输,这些木瓜只能是没有完全成熟就采摘,所以味道上大受影响。如果能够本地种植,不仅能让西安的市民吃上味道纯正的木瓜,同时也能实现个人的致富。我这一块地就是四分地,我估计从明年的4月份就可以收入到2万。

  记者:你要卖多少钱一斤?

  魏群劳:俺一斤卖八元钱。

  在杨凌,很多人眼中,魏群劳是一个不安分的人,因为他总是鼓捣一些新玩意。对魏群劳种植南方的木瓜,不少人就认为一亩地能赚5万元虽然是好事,但能不能种活,很多人都等着看笑话。但魏群劳对大家的看法却不以为然。魏群劳说:“我心里看他们永远走在人后面,只能是。你比方一年挣两万,你只能挣两万,再挣不下多少,大家都搞就挣不下钱。”为了种好木瓜,种木瓜的大棚是精心改造的。


   魏群劳的高新技术是啥?

  魏群劳介绍,通过这棚去年的试验,晚上外面室外是零下13度,我这棚里面的温度可以达到5度到6度,因为它(木瓜) 理论上来说它的最低温度不下5度就可以,因此上我就可以达到6度,我很有信心。魏群劳还告诉记者,为了保障木瓜充足的水肥供应,他还准备了一个秘密武器,那就是水肥一体化的滴灌设施。这是个进水口,这是出水口,这是施肥的地方。底下把水一开通过进水的压力,把肥通过水,把肥一块冲到植物里面,植物从根系吸收,而且它这个水融肥再一个好处就是转化率特别快,可以吸收快。从氮来说尿素来说转化快一点 ,它都是一个礼拜才能转化出来,这个很快,两三天就可以让植物直接吸收,因此效果特别好,因此我就选用这个肥料。

  魏群劳说,虽然水肥一体化每亩地管道建设会增加600元左右,专用的肥料也会比普通的化肥贵上50元左右,但是对经济作物来说,产出会高出20%以上,并且品质有很大的提升,经济效益非常明显。因此魏群劳相信在水肥保障、和温度保障下,他的实验一定能够成功。

  魏群劳:大棚里有一套监控监测系统,可以把数据送到我们电脑里面去。它里面的光照是多少,温度多少,湿度多少,而且是不同层次的温度和湿度,包括地下20厘米、10厘米,地上10厘米、一米、一米五的空气温度、湿度都在里面,它直接就可以查。像我这地,一亩地从去年看,这地可以卖到5万元,一亩地挣5万元钱,一亩地随便可以卖5万元。

  随后,魏群劳展示了自己的组培实验室。魏群劳说:“主培进行苗子的优化,进行脱毒。把有害的去掉,进行脱毒,进行繁殖。”在组培实验室,最让记者诧异的是,魏群劳竟然拿起了手术刀,做起了组培实验。

猕猴桃撑起买房梦3.6亩地纯收入2万元!

  在陕西省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蒋家寨村,猕猴桃种植户蒋岁勤正用一个一个称量着刚采下来的猕猴桃,每个都约在120多克。


  蒋岁勤所在的蒋家寨村,是当地最大的猕猴桃种植专业村。现在又到了猕猴桃的收获季节,一些水果批发商也陆续前来,今年的收购价在2.2元到2.3元(每斤)。蒋岁勤的3亩多猕猴桃今年是第二年挂果,由于还没到盛果期,所以一亩地的产量大约只有3000斤左右,5年前,蒋岁勤为了多赚些钱,种植了3.6亩的猕猴桃优良品种徐香,去年是猕猴桃第一次结果,由于价格很好,收入2万元左右。

  蒋岁勤:果农有个顺口溜,就是一亩桃园顶10亩田,像我这地拿今年的价格来说,一亩地产上3000斤,就拿今年现在的价格2.3元(一斤)来算,那它就是将近七千元钱。

  17年前,杨凌还只是一个偏僻落后的农村小镇,那时镇上没有一条像样的街道,没有一家像样的商店,没有一所像样的医院和中小学,更没有一家像样的企业。而今昔对比,我们看到科技在这个农村小镇所产生的巨大变化。杨凌既是一个试点,也代表着中国农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我们希望中国越来越多的农村,能够依靠科技走上快速富裕的康庄大道,让越来越多的农民在秋天季节收获满满的喜悦。

文章整理自:央视财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