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月穿云梳插髻; 李东旸六岁,在翰林院读书。上召见时出此对,即答之。上悦,赐御馔果品及笔墨金扇焉。对句稳当。 晚霞高挂,无烟红火烧空; 张扆,陕西人,性极敏慧,从父上党,父出此对,即答之。下句形容上句,各肖其景。 新月带星,银弹弓加金弹子; 白圻幼时,同师玩月,师出此对,即答之。所出所答之句,俱描写极佳。 电掣云端,火焰拽开金络索; 白圻又一日与师同坐,师见雷电交作,因出此对,白答之。“电掣”、“月沉”之状,亦复形容入妙。 雪满枯田,疑蓝田之种玉; 杨性幼时,师于雪天命此对,即答之。所出下句已妙,亏他以“丽水”句对来。 几阵烟开,野外晚山螺髻绿; 刘珏同徐有贞于野外晚眺,刘出此对,徐答之。出句对句,描写俱佳,文亦韵甚。 风吹马尾千条线; 明高帝出此对,太孙建文皇帝答以“雨打”句,识趣卑陋。太子成祖皇帝,答以“日照”句,则气象堂皇矣。俱在幼童之时,而出口不同已如此。观人属对,不可以觇其志气耶? 雪压竹枝头着地; 一士人见雪压竹,倒垂于地,因出此对。自思答之未能,传于友辈,亦无能属,乃请乩仙祝之。乩书云:“我本蓬莱大吕仙,纤些小事也来缠。雪压竹枝头着地,风翻荷叶背朝天。”此对原不难答,但如乩书所言,亦有趣耳。 雨打儒冠,好似盛油木杓;“油”影“尤”。 一儒生姓尤者,雨湿其巾。过市中,有姓雷和尚,出此对,盖以其姓为戏也。儒生亦以其姓复之,更谑得妙。而以“擂”字之同“雷”音者,对“油”字之同“尤”音者,则尤为巧合矣。 雪压孤舟,一叶载六花归去; 王阳明幼时,随父状元公舟中遇雪,父命此对,阳明答之。“一叶”指舟,“六花”指雪,出句已佳。“片笺”指雁,“八字”指足,对句亦妥。 风送钟声花里过,又响又香; 吴子孝与杨循吉同饮,吴出此对,杨答之。出句固能绘风绘声,对句又能绘月绘影矣。 月升海角,一枚玉兔走山头; 蒋冕八岁游庠,会一御史按临。行香之日,蒋于郡学丛中进揖,御史见其年幼奇之。命以此对,蒋答之。玩其对句,何等英雄,不谓幼童乃能如是! 风摆棕榈,千手佛摇折摺属; 江西有提学出此对,诸生不能应,乃相与祈鸾降书,自称李太白答之。出句固已切而巧矣,对句又何确而精耶。 小沼沉星,似仙人撒下金棋子; 陈起宗与师于星月之下,同步园亭,师命此对,陈答之。出得切当,对更声拔。其景皆宛然如画也。 右是天文门。 地理门 澄潭之远映晴天,上下两重星斗; 戴冠与阎秀卿游石湖,戴出此对,阎答之。彼此形容其景,俱有镜花水月之妙。 右是地理门。 鸟兽门 螃蟹入罾,却似蜘蛛结网; 祝枝山到沈石田家,见其门首班罾,得一螃蟹,因出此对,沈答之。两下形容逼肖。 鼠偷蚕茧,浑如狮子抛毬; 相传有一举子入旅店中,闻楼下有人出此对,思之不能答。至死,常往来楼中诵此对句,人不敢上。后一举子强欲上楼,夜中果有诵此对者,因答之,怪遂绝响。此其对句,所出所答俱佳,而鬼话则不可信也。气以成形,有形乃有馨。其人之气未散,则不死,死则其气散矣。气散,则心亡而口灭矣,安能复诵对耶? 燕入桃花,犹如铁剪裁红锦; 郭希颜八岁时,随父步园中,见桃红柳绿,徘徊不舍。父出此对,希颜答之。彼此之句,俱极工敏。 莺入榴花,似火炼黄金数点; 陆天池幼时随父游园,父出此对,天池答之。即物写景,何等逼真。 群雁摩空,排出几行无墨字; 一蒙师出此对,徒答之。以“不弦琴”对“无墨字”,甚工。 草堂中蛙闹蚓歌,和出鼓声笛韵; 沈义甫同友人坐草堂而出此对,友人答之。出句绘声已切,对句绘影尤佳。 右是鸟兽门。 花木门 胭脂菊上擎霜,红颜傅粉; 解大绅六岁时,有友人谒其尊人,留赏菊。尊人命大绅出侍酒,友人出此对,即答之。对得工稳。 两桂擎空,不碍白云来往; 李屏侯出此对,张能一答之。“不碍”、“何妨”两语,可想见其豁达高旷之怀。 杨柳花飞,平地上滚将春去; 陆静逸先生尝对景而出此对,张沧州先生应声答之。以“滚将春去”、“撒下秋来”推说杨花之飞,桐叶之落,设想俱巧。 菱角三尖,铁里一团白玉; 浙士出此对,人不能属,降仙答之,亦为工致。 杨花就地滚成团,春风蹴踘; 施槃幼时,读书于洞庭东山友人家。时三月中,柳絮纷纷地间,师出此对,施答之,后二十岁状元及第。“春风蹴踘”、“夜月丹青”,俱属巧思隽语。 菜花间麦,分明一段绿绡金; 杨廷和幼时,随父郊外游春,父出此对,廷和答之。各边下句,形容上句俱妙。 桃花映水,一枝分作两枝红; 沈石田同邢丽文赏桃花,邢出此对,沈答之。绘出“桃花映水”之景固佳,想来“荷叶贴波”之形尤妙。 劈开莲蓬,个佃蜂儿脱体; 赵同鲁偕贺美之临河观荷,见叶畔有莲实,呼奴采至,剖分食之。赵出此对,贺答之。描写逼真,对待俱确。 花坞春晴,鸟韵奏成无孔笛; 顾鼎臣自幼聪颖,师命此对,即答之。“无孔笛”、“不弦琴”,真的对也。 右是花木门。 人事门 虫蛀书生面; 吾乡先达太傅公第六子,脸有深麻,如虫蛀然。或谑以此对,即答之。少负奇资,太傅公原以大器期之。观此所对,是为何等气象!而乃卒于弱冠,惜哉。若此题命自天子,于以对之,则尤妙也。 书生磨墨,渐看石上黑云生; 杨循吉幼时,吴文定公见之,命以此对,即答之。文定公大加叹赏,出句对句俱佳。 醉汉骑驴,步步颠头算酒账; 苏东坡与秦少游舟出,见岸上醉汉骑驴,苏出此对,秦答之。推度“醉汉”、“梢公”之意,虽云虚摹其形,未必不实获彼心也。可解人颐。 仙女吹箫,枯竹节边生玉笋; 解学士七岁时,随父同出,见有妓者吹箫,父命此对,学士答之。箫是枯竹节,玉笋比仙女手,而“玉笋”与“枯竹”相合,出句已巧。伞如新荷叶,金莲比佳人足,而“金莲”与“新荷”相贯,对句亦精。 碧纱帐里坐佳人,烟笼芍药; 佛印造东坡书斋,适小妹亦在,遂避于帐中。佛印因出此对,小妹答之。佛印曰:“小僧得对佳人,实出望外。”佛印赞小妹,小妹便嘲佛印,所以为佳。 僧眠锦被,万花丛里一葫芦; 姚广孝与高季迪为诗社,适姚暂卧。高出此对,姚答之。高以葫芦比僧,是嘲广孝。姚以菡萏比女,则不能讥季迪也,而其对句却佳。但佛印虽名和尚,而实不尊佛教。开口每说佳人,适见其趣。麖孝是专从事于空门者,而亦以女对僧,则可恶耳。 恼人无物比离愁,恰似一川梅雨; 王洪幼时,父心中怀闷,命以此对,公答之。恼人快意之状俱亏他形容得出,描写得真,令人深思细想,愈觉其妙。 捧瑶觞,南国佳人一双玉手; 弘治初,王天碧善乩仙术。乩动,有人言此对句,久未有对,愿仙成之。乩即书其所答,对得工致。 右是人事门。 宫室门 金殿晚钟开万户; 李东阳入翰林院读书,上常召见。学士岳正试以此对,李答之。岳遂属意,许为东床,以对句之气象好也。 花亭夜宴,月光长照金樽; 张和与弟穆同登进士,寓京师夜饮,兄出此对,弟答之。观其所出所答,可谓难弟难兄。 右是宫室门。 饮食门 炒豆撚开,抛下一双金圣筶; 唐六如随父侍客食豆及瓜,客见公撚去豆壳方食,因出此对,公答之。摹出撚开炒豆及切破甜瓜之状,宛然如画。 右是饮食门。 器用门 青凉盖引红妆面,荷叶荷花; 陈景著八岁时,随父看盆荷,父命此对,公答之,父以为奇。后十八岁探花及第,官修撰。“荷叶荷花”,形容上文,已成妙句。不谓“月宫月桂”,更有此佳偶也。 呵砚作书,口内风云生黑雨; 陆天池见一馆师出此对,竟无属者,因答之,闻者叹服。出句已妙,对句更佳,亏他想来。 磨圆眼大齿棱棱,纳粗出细; 沈石田家方磨粉,祝枝山适至,因出此对,沈答之。出得妥,对得工。 右是器用门。 杂 色 官舫夜光明,两轮玉烛; 会元萧良有,十二岁发解,便中榜眼,仕为祭酒。十八龄,入官舫谒一贵人,贵人出此对,萧答之。“两轮玉烛”,盖指天上与水中之月也。在京师而值春时,即以皇都之景为对。何等确切,何等堂皇,真会元也。 东方日出天开眼; 周一经,贵溪人。六岁从父入郡,晨旭方升,父命此对,周即答之。后举进士。对句为有气象。 马足踏开路上沙,风来复合; 陈起宗一日同师出,见马岸行,师出此对,陈答之。彼此之描绘俱佳。 柳线莺梭,织成江南三月锦; 顾鼎臣幼时,同父观新柳栖莺,父命此对,公答之。两下词句,俱极秀丽。而对之下句,尤撰得妙。 绣鞋低罩绿罗裙,鸳鸯戏水; 唐六如同张灵出行,见一群游女,张出此对,唐答之。“鸳鸯”指“绣鞋”言,“水”指“绿罗裙”言,“鸾凤”指“金钗”言,“云”指“青丝鬓”言。各以下句比上句,词意俱精。但对句“鸾”、“凤”是二物,以对“鸳鸯”一物不工耳。 冢上烧钱,灰逐轻风成粉蝶; 王汝玉九岁时,值寒食节,师出此对,即答之。出句状物已佳,对句寓意更妙。 墨洒粉墙,流黑漆珠儿一串; 陈景著八岁时,父率至友人家。其家粉墙,洒墨如珠串。友人出此对,公答之。友人曰:“真神童也。”对句诚工。尝见刻本,所出下句,首是“如”字,似对“挂”字不工。故代易以“流”字。 纸糊屏风千个眼; 郭希颜十三岁中乡举,在场中作文甚捷。监场官见其卷早完,命以此对,公答之。对得工矣。 右是杂色。 作者:汪升 录校制作:恶人谷珠楼 版本:初校版 转贴请注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