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孩子总不听你的?

 昵称535749 2015-09-28
发布于2015-09-25 19:49   

这是一个关于教育为什么会失败的故事,名字叫“孩子为什么不听我的”

 

3岁的儿子上幼儿园以后,Ada发现自己摇身一变,变成了一个问题儿童的妈妈。

本来就心急火燎赶着出门的早晨,孩子偏要自己冲牛奶,慢吞吞的动作简直要了Ada的命。一向手快的她夺过奶瓶说,“我教你,应该这样,先对准……”孩子却完全不听指挥,依然任性地按自己的想法来。

家校沟通时,Ada很关心儿子的表现,老师的回答却让她很不满意——儿子不太喜欢交朋友,喜欢自己玩。周末在小区里,Ada有意识地引导儿子跟小朋友打招呼,一起玩游戏,然而孩子却完全不听指挥,依然任性地按照自己的想法来。

和朋友相约带着孩子去市郊爬山,儿子却蹲在路口一条小溪边捡!树!叶!耐着性子等了20分钟,眼看朋友带着孩子渐行渐远,Ada忍不住了催了,“我们快走吧,前面有很多好玩的,不信你跟妈妈去看一下。”然而孩子却完全不听指挥,依然任性地按照自己的想法来。

Ada觉得,儿子简直书写了一部慢吞吞成长界的传奇。

为什么会失败?因为Ada犯了一个错误:用先入为主的方式教育孩子,要求孩子按照自己经验中的正确道路成长。

 

从前,有个心理学家叫荣格(废话,他还用介绍吗),他提出:人有内倾和外倾两种基本心理类型,并且在思维、情感、感觉和直觉上有不同的体现。心理类型影响了无数的家庭,许多心理专家将它运用到咨询中,认为了解心理类型,是父母很重要的学习。

换句话说,你和孩子都不需要改变,也能建立和谐的关系

国际儿童心理学家、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特聘专家高岚曾说,“看到一些孩子和父母的互动状况,我感觉非常担忧。父母亲不断用命令的方式指责孩子,孩子变得茫然无措。”

高岚老师还举了个例子,她在苏黎世居住时,房东的孩子练习投球屡次失败,因此变得非常沮丧。房东太太说,“扔球扔不进去很正常,但现在的问题是她已经不敢尝试了,这是自信心的事情,我需要专业老师帮助她面对问题。”高岚老师通过观察发现,许多欧洲父母对孩子感同身受的能力非常强。

话说回来,Ada的问题解决起来很麻烦吗?其实并不复杂,提高对孩子感同身受的能力,关键是了解自己和孩子的心理类型。

为了帮助父母们更好的理解心理类型,我们把高岚老师本人请来啦!先放你们一个国庆假期,国庆后,来学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