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别再上“一万小时定律”的当了,科学家说它很不靠谱

 凡人sypls 2015-09-28

“一万小时定律”似乎牢牢抓住了公众的想象力。


《纽约客》作家马尔科姆·葛拉威尔在《异数》中写道:“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只要经过一万小时的锤炼,任何人都能从平凡变成超凡。 ”要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需要一万小时,按比例计算就是:如果每天工作四个小时,一周工作五天,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需十年功夫。


这个定律并不是葛拉威尔发明的,但他确实在畅销书《异数》中普及了“一万小时定律”。事实上,这个定律要追溯到1993年的一次研究,虽然在论文中作者把它称为“十年定律”。这一定律说明,你在任何领域花费某个量的时间,就能成为专家。我不知道都是些什么胡说八道。不过,为生活列一个近似的数字方程式,或为成功列一套等式,要比简单地说“熟能生巧”、“曲不离口”听上去科学得多。这种解释似乎很有道理:天赋加上一万小时的努力等于成功。


但通常这个定律并不是这样解释的。乔弗瑞·科尔文曾在《财富》上写的文章,开头引用了金融大鳄沃伦·巴菲特的例子:“巴菲特不久前对《财富》说,他是‘为分配资本而生’的……但事情没有这么简单。没有人生来就有擅长某种工作的天赋,因为标靶明确的天赋并不存在。 ”


沃伦·巴菲特是否生来就是为了成为CEO?他是否生来就是为了运营伯克希尔·哈撒韦这样庞大的公司,而不是成为一个短线交易员?当然不是。但巴菲特生来就有商业头脑——这样的头脑是否有助于特大数量的数字运算、风险投机以及其他技能,使他成为一代人中投资者的领袖?我想是的。当然,巴菲特在工作上花了一万小时或十年时间。他11岁买了人生中第一份股票,15岁跟朋友成功地做了一笔弹球机生意,高中毕业前,他已赚够钱来买一座农场。


这不是一个对商业感兴趣,并且努力工作一万小时的人的职业轨迹,这是一个生来就会做生意的人的职业轨迹。在违背天赋的前提下,不断地强调勤奋刻苦、熟能生巧,这种对“一万小时定律”的解释,对天赋会造成巨大的伤害。


还有更糟糕的。有些对“一万小时定律”的解释,完全不考虑天赋的作用,比如有人在Squidoo(一个类似维基百科的网站)上说:“假如你希望在某一领域成为专家,不管是艺术、体育还是商业——你一定能做到。能带给你成功的并不是天赋,而是你花费的时间,这意味着任何人都可以做到。 ”


但并非每个人都能做到。让我们来看看葛拉威尔笔下的比尔·盖茨。上世纪60年代末,盖茨还在念高中时就接触到了电传终端机,数学老师允许他不来上课,这样他就有时间写代码。计算机代码迷住了盖茨,一万个小时以后……你知道这个故事的。


现在,让我告诉你故事的另一面。上世纪60年代,我还在富兰克林·皮尔斯学院读书,我也得到了一台跟比尔·盖茨那台一模一样的电传终端机。我们学院的计算机系统借用了新罕布什尔大学的主机,所以我可以获得足够多的资源,这些都是免费的。你最好相信我也愿意在计算机上花费尽量多的时间。我喜欢这类事情,我喜欢研究新技术是怎样操作的。这台计算机称作“Rax”(遥控存取计算系统),所以当我打开计算机,纸上会打印出一行字:“Rax说你好。请登录。 ”然后我会很渴望登录。


然后,这就是全部了。我只能做到这些。我的大脑运转方式,并没有告诉我怎么去写代码。假如,我花上一万小时去跟Rax说话,就会成为成功的电脑程序员,因为任何人都可以做到,那简直是疯狂。


我说:天赋+一万小时工作=成功。换句话说:天性+培养=成功。


其他人说:一万小时工作=成功。换句话说:培养=成功。


人们总是说“勤能补拙”,但这种想法非但造成不切实际的期望,反而会使人对真正的天赋视而不见。比如,有些像我一样的自闭症患者,可能在图像、数字或音乐方面有特殊的才能,他们不去发挥这些才能,只是不断练习弥补缺陷,就是对天赋的一种巨大伤害。在硅谷有许多像我一样患有阿斯伯格综合征的人,他们真正发挥了自己的天赋,我把他们称作“快乐的孤独症患者”。拿我自己来说,是一个畜牧业专家,是个教授和科学家,我并没有努力去弥补“孤独症”带来的缺陷,而是做了天赋引导我的事情。

(本文选自《新闻晚报》2013年7月13日B叠08版)


延伸阅读:

别再上“一万小时定律”的当了,科学家说它很不靠谱

文|尚知雨


2013年早些时候,“一万小时定律”这个概念突然在火了起来。根据通俗的解释,“一万小时定律”说的是:只要在某个领域投入超过一万小时的练习,就能够达成专家水平。“一万小时定律”这个概念来自于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出版于2008年的畅销书《异类》的第二章——章节的名称就叫作“一万小时定律”。

有趣的是,格拉德威尔的原文和流行的版本差距不小。被他在该章中引述的心理学家们说的是:从统计上来看,一万小时的练习是成为某个领域专家的必要条件。但是必要条件并不是充分条件。

比方说,世界上知名的巨富大多都是男性。我们可以因此说,考虑到这个社会各色各样的性别限制,身为男性几乎是爬上财富金字塔顶端的必要条件。但是这完全不意味着身为男性就必然能够成为巨富。格拉德威尔引用的观点也类同。实际上,格拉德威尔本人认为,成为像比尔·盖茨或者莫扎特这样的杰出“异类”,需要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一定要从社会潮流到家庭背景到个人努力等等各种条件正好切合,才有成为人中之杰的“异类”的可能。

不幸的是,在通俗的演化过程中,格拉德威尔的复杂故事逐渐变成了一个自我控制力的问题:只要拼命努力,克服懒惰,努力练习超过一万小时,就能成为专家、成为大师或者成为杰出的“异类”。

这个通俗概念甚至流行到了催生出几款手机软件——其中一款宣称提供了长达十年的日程规划,帮助使用者统计在某个领域投入时间的数量,提供数据回馈,并最终帮助其抵达一万小时的练习时长,成为专家。幸好,真能坚持一万小时练习的用户估计百中无一,算来是不会有人去投诉软件作者的。

好了,误传就误传吧。但是这个观点本身靠不靠谱呢?答案是:很不靠谱。首先,即使是练习,也有练习方法得当与否,练习质量高低之分。我们不需要心理学家也能意识到,埋头傻练和有技巧有方法的练习不可能有相同的结果。

当然,心理学家们也不会放过这个机会告诉我们这一点。2013年出版的丹尼尔·高曼的《专注的力量》一书就指出,有效得当的练习需要至少满足下面几个条件:1、极高水平的专注程度;2、听取专家的意见,及时发现问题和错误并进行纠正;3、没事别做白日梦。根据高曼的说法,只有满足了这三个及其他一些条件,才能够算得上高质量的有效的练习。

其次,即使是有效得当的练习,效果也十分有限。本月初,来自普林斯顿大学、密歇根州立大学和莱斯大学的研究者发表了一篇元分析论文,整理了88个相关研究,涉及了超过万名受试者,最后得到了“很不靠谱”这四个字的结论。他们的研究涉及的领域包括音乐、游戏、运动、(学生的)学术和其他职业领域。

从统计的角度而言,有计划的系统练习能够解释受试者水平差异的12%。具体到每个领域的情况则各有不同。其中以游戏领域最高:有计划的系统练习可以解释受试者之间水平差异的26%。而其他职业领域最低:有计划的系统练习仅能解释小于1%的水平差异。夹在其间的音乐领域是21%,运动领域是18%,而(学生的)学术领域是4%。

这也就是说,各个领域之内的不同受试者之间水平差异中的一小部分可以归功于有计划的系统练习,而绝大部分不能。

之前也早有资料显示,不同专家投入的练习时间数量也差异巨大。对国际象棋大师的研究发现,有的大师练习了超过二万三千小时,而有的仅仅练习了三千小时——你没看错,就是三千小时。有的人就是天才。

好了,那么我们是不是就该到此结束,放弃“一万小时定律”呢?恐怕也未必。大量研究显示,我们的动力和最终的成就十分取决于我们的世界观。如果我们认为个人成就取决于大量不可控也不可改变的因素,例如出生、社会潮流以及后天不可改变的先天因素,那么我们往往就会缺乏奋斗的动力,同时最终的成就往往也不如人意。相反,如果我们认为成就取决于大量可控、可改变的因素,譬如说个人努力的程度,后天对大脑和身体的改变等等,我们往往会拥有大量奋斗的动力,往往最终的成就也能比他人更好。

以一个非常有名的研究为例。这项研究跟踪了400余名初中生。研究者发现,认为智力可以通过后天努力改善的“奋斗派”学生,往往拥有更好的学习目标和学习策略,更努力,不容易觉得无助。更重要的是,在被跟踪研究的两年里,他们的平均学术成绩一直在上升。

与此相反,认为智力是先天带来,无法后天改变的“认命派”的学生更容易沮丧放弃。他们的平均成绩则逐年下降。同时,当研究者帮助一部分“认命派”学生转化成了“奋斗派”以后,他们的各项指标也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换言之,相信努力能够改变自我可以帮助我们取得不少的成就——即使不能够让我们成为专家、大师或者杰出的“异类”。从这个角度说,相信“一万小时定律”或许,呃,也不一定是坏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