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認識南管樂器

 pipa書屋 2015-09-28

認識南管樂器


關於南管音樂-臺灣的古典音樂

  從中國大陸流傳來台的傳統戲曲,以南管戲曲最早。

  南管的歷史久遠,一般認為是唐、宋時期傳入閩南地區的中原古曲,彼時的泉州地區商貿熱絡、人文薈萃,使南管得以蓬勃發展。在三百多年前,南管戲曲也隨著泉州移民的播遷流傳到臺灣。

  由於發展歷史悠遠,傳統社會的生活步調緩慢悠閑,故唱於法猶存古風。南管的曲風古樸典雅、音韻細膩而考究,有著清淡適性的風格。

  南管的曲調清雅悠揚,少用鑼鼓等打擊樂器而側重管絃,由於它的演出內容太過典雅,不適於民間廟會慶典熱鬧的需求,所以當清代中葉花部亂彈傳入臺灣,喧騰熱鬧的北管便取代南管,逐漸變成民間主要音樂。

  南管的音樂蘊含了唐宋大曲及宋詞型式的音樂,具有深刻的音樂思想與美學觀點,目前南管音樂在臺灣雖因社會環境的改變而逐漸式微,但由於它音樂的深刻內涵,贏得國際上極高的評價,是傳統戲曲音樂中極其重要的樂種。
 
【認識南管樂器】

  南管音樂在樂律制度、演出型態、辭文內容及樂器上,保留了許多古老的傳統,因此有人將南管音樂視為一部活的音樂史,由於它的古老,南管樂器的規格、演奏姿勢及方法規定十分嚴格。

  南管樂隊可分為上四管、上下四管合奏、十音、踩路。除踩路為遊街隊型外,其餘均採坐姿。其圖例如下:

壹?上四管:

《南管琵琶》

  南管琵琶大概是南管樂器中最特別的一種,它和我們現在常看到國樂團所用的琵琶不論是外型還是彈奏姿勢,都有很大的差異。南管琵琶外型幽黑,琴身使用杉木,琴面使用桐木,在琴背上大多會題上雅緻的名稱,如「抱月」、「秋韻」、「嬌鳳」、「彩雲」等等,這也是南管琵琶的特色之一。
  南管樂器演奏者現在獨特的橫抱琵琶姿勢,和唐代出土的文物與繪畫中彈奏琵琶的姿勢有相同之處,南管琵琶是南管音樂演奏、伴奏的主要樂器,更負有指揮整個樂隊的重任。

《三弦》

  常見的三弦分大小兩種,小三弦又稱曲弦,三大弦又稱大鼓三弦或書弦,現在南管音樂使用的三弦屬於曲弦。三弦外型是長柄,音箱扁平橢圓,音箱雙面都蒙上蟒皮,三弦這個名稱相傳始於元代。南管三弦在演奏時擔任輔助琵琶的角色,音色深厚沈穩,可彌補琵琶鏗鏘、韻短的缺點。

《洞簫》

  洞簫在南樂中的重要性並不低於琵琶,音色圓潤優美。目前合乎南管洞簫標準的竹材取得不易,必須從竹子根部露出以上部分為材,上端削成V型吹口,十目九節,從第三節開孔才算標準。吹奏南管洞簫的姿勢相當講究,必須端坐、挺胸、左右手臂成鳳凰展翅,致鶴鳴空。

《二弦》

  南管二弦和常見的二胡、京胡等傳統擦弦樂器有很大的差別,它的製作規矩十分嚴格。琴筒是林投樹或龍舌蘭的根部製成,筒面是梧桐木的薄片,琴桿以竹子根部為材,並規定以十三個節為標準,二弦琴軸的方向與二胡相反,琴弦纏繞在把手上,最奇特的是馬尾,或鬆或緊的運弓。在演奏時,補足其它樂器無法填滿的空間,貫穿全曲。

貳?下四管:

《響盞》

  響盞是南管樂器中最富地方色彩的打擊樂器。左手拿著置於竹圈中的銅製鑼片,右手拿軟鎚,隨琵琶指法演奏,音色活潑清亮,用左手食指控制鑼片的晃動還可以改變它的音色。

《四塊》

  又稱四寶,是由四片長約八吋,寬約一吋、兩端有節的竹片構成。演奏時,左右手各持兩片,靠手臂抖動發聲或左右手所執之兩對木片互擊兩端。只要「四塊」一出現音樂頓時變得活潑起來。不但在宜蘭本地歌仔演出能見到它,台灣各類民俗曲藝中也經常被使用。

《叫鑼》

  又稱小叫,由木魚和小鑼組成,左手姆指、中指拿木魚,食指掛住小鑼,右手拿薄木片敲擊。叫鑼不應常打,以免擾亂和諧。

《雙鐘》

  又稱雙音、雙鈴,是兩個無舌的銅鈴,演奏時分執兩手隨節奏碰擊,音色柔和悠揚,如空谷迴音。

參?其它樂器:

《拍板》

  拍板是固有的傳統樂器,它是一種用繩索將若干木片串連起來的打擊樂器,拍板的木片數量隨著不同時代,不同樂風而增減。南管音樂所使用的拍板是五片式,用檀木或荔木製成,南管樂團的演唱便是手持拍板,唱出悠遠而情意纏綿的樂曲,唱奏時,右手持兩片,左手持三片。一般而言,拍板有穩定節奏的作用,演奏樂曲時,拿拍板的人居於樂隊指揮的地位。

《品蕭》

 

  品蕭,即俗稱的橫笛,中國的橫笛大致可分為梆笛和曲笛兩大類。品蕭屬於曲笛。不過有些南管演奏者認為品蕭不是南管的正統樂器,但其音色清脆適合戲曲,所以現在一些民俗戲曲大多會加入橫笛,使樂曲能更加豐富。

《噯仔》

  噯仔即小嗩吶,這種樂器從中亞傳入中國,明代經過改良後廣為使用。噯仔有別於嗩吶的高亢,而以柔亮的音色加入南管音樂中,現在很多國樂團也能常常見到它的蹤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