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君按: 今天是“世界狂犬病日”。狂犬病目前尚无有效临床治疗方法,一旦发病,几乎100%死亡,病死率是所有传染病中最高的。但要强调的是,狂犬病完全可预防。目前,中国的狂犬病疫苗确实存在滥用的情况,但另一方面,大量公众对狂犬病缺乏科学认识,轻视和恐惧并存。 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在被疑患狂犬病动物咬伤的受害者中,15岁以下儿童占40%。作为家长,有必要掌握关于狂犬病的科学常识,互联君参考多篇权威文献整理出此文,请为更多的人传播科学常识! 狂犬病又叫疯狗病或恐水症,是由狂犬病病毒导致的人兽共患急性传染病。 人染病症状:恐水、畏光、吞咽困难、狂躁等,最后死于呼吸、循环和全身衰竭。 病死率高:人一旦发病,目前尚没有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几乎100%死亡,病死率是所有传染病中最高的。在我国属于乙类法定报告传染病。感染导致每年数万例死亡,多数发生在亚洲和非洲。 可预防:要强调的是,狂犬病是一种完全可以预防的致死性疾病。 并非只有猫狗才能传播狂犬病病毒。 事实上,几乎所有的温血动物都可以感染狂犬病病毒,但在自然条件下,主要的易感动物是犬科、猫科、鼬科、浣熊科、啮齿类和翼手类动物等、以及某些家畜,包括狗、猫、狐狸、狼、豺、豹、浣熊、獴、鼬、蝙蝠等。 城市内猫狗数量较大,儿童因防范意识较弱,容易在抚摸、投喂猫狗等宠物时被舔舐或抓挠,造成狂犬病暴露。 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各年龄组均面临风险,15岁以下儿童最易患狂犬病;接触后预防措施的对象平均40%是5—14岁儿童,其中多数是男童。 世界卫生组织将与疑患狂犬病动物的接触类型分为3类,并分别给出了接触后的预防措施:
如果皮肤被轻咬或者仅有轻微抓伤或擦伤而无出血时,属于II度暴露,这时需要对伤口进行处理、同时接种狂犬病疫苗。 伤口处理的方法: ①使用一定压力的流动清水(比如自来水)冲伤口; ②用20%的肥皂水(也可用肥皂)或其它弱碱性清洁剂清洗伤口; ③重复第①、②步至少15分钟。 ④用无菌脱脂棉将伤口处残留液吸尽,避免在伤口处残留肥皂水或者清洁剂。 如果皮肤被咬伤或抓伤有出血、或皮肤破损的伤口被舔时、或粘膜被动物体液污染时,属于III度暴露,则在伤口处理之后、疫苗接种之前,还需要在伤口周围注射抗狂犬病的被动免疫制剂。 详细可参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推荐的“狂犬病暴露后预防处置流程图”↓ 健康犬不传播狂犬病,但,外观健康不等于真正健康!而且,是否健康应由医学专业人士判断。在多个研究中发现,外观健康犬的脑组织中约3.7%~17.9% 亦能检测或分离到狂犬病毒。 世卫组织提出:当犬只狂犬病疫苗接种覆盖率超过70%方能有效控制狂犬病。因此,最有效预防狂犬病的方法,为积极增加犬类的免疫接种率。但中国的犬类疫苗注射率是远远低于70%的,“健康犬”的数目可能低于人们的预计。因此,我国的犬只携带狂犬病病毒的几率相对来说要比国外高。 因为狂犬病是致死性疾病,因此孕妇被犬猫伤后也应尽早接种狂犬病疫苗。 有资料研究表明:使用合格狂犬病疫苗一般不会给孕妇带来不良反应,也不会影响胎儿,不需要人工流产。 研究尚未发现接种狂犬病疫苗会对母乳及婴儿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可以继续哺乳。 伤口处理:任何一次暴露后均应当首先、及时、彻底地进行伤口处理。 疫苗接种:一般情况下,全程接种狂犬病疫苗后体内抗体水平可维持至少1年。如再次暴露发生在免疫接种过程中,则继续按照原有程序完成全程接种,不需加大剂量;全程免疫后半年内再次暴露者一般不需要再次免疫;全程免疫后半年到1年内再次暴露者,应当于0和3天各接种1剂疫苗;在1-3年内再次暴露者,应于0、3、7天各接种1剂疫苗;超过3年者应当全程接种疫苗。 被动免疫制剂注射:按暴露前(后)程序完成了全程接种狂犬病疫苗(细胞培养疫苗)者,不再需要使用被动免疫制剂。 总的来说,和其它很多传染病相比,狂犬病的潜伏期相对较长,长可达数月,但也可短为数天。从我国现有的狂犬病病例来看,大多数病例的潜伏期为半年以内,一般为半个月至三个月。 某些被狗咬伤后几十年才发病的说法缺乏确切依据。 2004年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狂犬病专家咨询会技术报告称,如果咬人的动物是能够抓住的宠物犬或猫,则应该对动物观察十天,若伤人的犬或猫在暴露发生后至少十天保持健康,就可以终止人暴露后的预防处理措施。 十日观察法并非是咬伤后十日内不进行任何暴露后处理,而是在能够对动物进行观察的条件下,若在咬伤发生之后至少10天动物保持健康,则可以终止暴露后处理,即可以终止疫苗等预防进程。 十日观察法仅适用于猫和犬的暴露,不适用于其他哺乳动物的暴露后处理。 现在城市养的狗或猫绝大多数是宠物,通常很少与外界接触,便于实行“十日观察法”。如果在中国“十日观察法”得到推广,不仅疫苗用量可大大减少(可能减少全部用量的一半),还能让绝大多数恐狂症患者更快地得到精神解放。 1.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网站《狂犬病知识热点问答》 2.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网站《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工作规范(2009年版)》 3.世界卫生组织网站实况报道第99号《狂犬病》 4.严家新,《谁该打狂犬病疫苗?——“狂犬病恐惧症”与疫苗滥用》,《南方周末》,2011年9月12日 5.猫羯座,《狂犬病的危险被夸大了吗?》,果壳网 6.《被猫狗咬伤了,必须去打狂犬疫苗吗?》,知乎 编辑|余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