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学科学教师考试题目和答案

 子晓_18 2015-09-30

小学科学教师招考题目和答案

一、简答题

1、简述科学素养的四大要素。

答:科学素养的四大要素是:一、科学兴趣(求知本能),即对科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以及由此生发的亲近科学、体验科学、热爱科学的情感;二、科学方法(探究核心),即了解或把握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和程序,知道如何运用科学技术知识去尝试解决手头身边的问题;三、科学知识(概念核心),指对自然事物、自然现象和科学技术知识的理解;四、科学精神(理念行为),即对科学技术具有正确的价值判断,形成负责的学习态度,既勇于探究新知又能够实事求是,既敢于质疑、独立思考又乐于互助合作。

2、马铃薯、荸荠、蕃薯和萝卜,哪些是根,哪些是茎,为什么?

答:茎的特征是有节和节间;节上有叶或变态叶;有芽。因此,

在上述植物中,马铃薯和荸荠是茎,其中马铃薯是块茎,荸荠是球茎;

蕃薯和萝卜虽然形状与马铃薯和荸荠差不多,但由于它们没有节和节间之分,

也没有芽。所以蕃薯和萝卜是根,且都属于变态根。

3、简述科学探究的实现途径。

答:科学探究的实现宜通过三条途径:贯穿与教学、学习的全过程,不仅使学生进行探究活动,教师讲授中也要引发、引导学生的探索活动。把科探究渗透在整个科学课教学的全过程。把科学探究作为教学的一个内容。在各个主题中有活动建议,渗透和体现探究。

4、在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

答:教学中的引导,主要是指教师要创设各种条件、运用各种方法让学生去经历提问、发现、验证、分析解释、交流等探究过程。如: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多媒体、演示实验引导;通过提问引导;通过有效的结构材料引导;通过一起写下来归类、分析引导;试图解释引导;展示资料引导;鼓励提问引导;鼓励验证引导;赞赏特别办法引导等等。

(答题的教师可根据自己的经验与体会,灵活回答这个问题。)

5、如何准确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

答:要准确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就要说清楚以下几个因素:物体的位置与参照物;运动的相对性;运动的方向和快慢;运动与时间的关系等。

6、简述冬季的主要星座和星空特点。

答:冬季星空主要的星座有仙后、英仙、金牛、御夫、双子、猎户、大犬、小犬等星座。冬季星空最为壮丽,冬季,是一年四季中亮星最多的季节。

7、可以根据哪些特征对物体或材料进行分类和排序?

答:对物体,可以根据大小、轻重、形状、颜色、冷热、沉浮、结构、所用材料等特征进行分类或排序;对材料,可以根据软硬程度、透明性、可溶性、吸水性、导热性、导电性、磁性、韧性、隔音能力等进行分类或排序。

8、简述秋季的主要星座和星空特点。

答: 秋季星空出现的主要星座有:天琴、天鹅、仙女、飞马、仙后、天鹰、天蝎、人马、南鱼等星座。秋季的星空银河横跨天空,但亮星较少,像仙女座河外星系这样的深空天体却比比皆是。

 

二、辩别题:

9、病毒不具细胞形态,颗粒很小,远非光学显微镜所能显示,所以它的发现比细菌的发现要晚得多。天花和狂犬病以及爱滋病等的病源都是病毒。

答:以上所述是对的。

病毒不具细胞形态,它由蛋白质(为外壳)和核酸(为核心)构成。它不能独立生活,却能寄生在活细胞里进行生命的繁衍。

天花和狂犬病以及爱滋病等的病源都是病毒。

10、地球上的潮汐现象(潮涨潮落)与月球的东升西落运动有关吗?若有关,是什么关系?

答:地球上的潮汐现象(潮涨潮落)与月球的周日运动有关。

潮汐的涨落交替存在于地球的任何地方,是月球的引力以及较少程度的太阳引力引起的(月球对地球的潮汐作用约为太阳对地球潮汐作用的2.2倍)。地球上海域、湖泊的水平面每天涨落两次,离月球较近的地面上的水域受月球拉力最大,水会朝向正对着月球的那一点聚集,而在地球的另一面,月球对地的拉力要比水的拉力大,因此水域在离月球最远的一点也形成凸点,这样地球上就有两个新的最高水域点。因此,当地球完成了一个完整的自转,几乎地球上的每一点都有过两次潮汐。

(以下是大潮小潮的成因,可以不作答,供参考:任何一点最高的涨潮和最低的落潮都会发生在新月和满月,在那时,太阳和月球的引力同时作用向同一方向位,这就是大潮。当月球位于1/4位相时,太阳的引力刚好作用于月球的引力,就形成了最低的涨潮,称为小潮。)

11、请描述科学探究活动过程。

答:科学探究活动过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观察、实验、制作,搜集整理信息,思考与结论,表达与交流等活动。

1)提出问题——针对观察到的现象提问,如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的问题,并能选择适合自己探究的问题。

2)猜想与假设——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的现象作假设性的解释。

3)制定计划——提出进行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能对自己或小组提出的探究问题作出书面计划。

4)观察、实验、制作——观察和实验,是观察者利用感觉器官或借助工具对观察对象进行感知及取证的探究活动。制作——动手制作简易的科学模型或带有创造性的科技作品。

5)搜集整理信息——能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能利用简单的表格、图形、统计等方法整理有关资料。

6)思考与结论——能尝试用不同的方式分析和解读数据,对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或结论。能反思自己的探究过程,将探究结果与假设相比较。

7)表达与交流——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语言、文字、图表、模型等)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能倾听和尊重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和评议,能对研究过程和结果进行评议,并与他人交换意见。

 

三、案例分析

12、对于下述课堂上的师生对话,你有何感想?

小学科学课上,老师在介绍木星时,按照教材指出它有13颗卫星。突然,有个学生否定了老师的说法:不,老师,应该是15颗。另一位学生马上补充:不,是16颗。老师亲切地问第一位学生,你怎么知道是15,学生答我在一本科普读物上看到的。老师接着又问另一位学生,他回答,最近一期杂志上说是16颗。这位老师听了,高兴地对同学们说,你们真了不起!课本上有些知识范围确实陈旧过时了,老师好落后了。木星的卫星究竟有多少颗,课后我们再研究、核实,好吗?

(说明:答题的老师们可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学得的理念及独特的感受,发表自己的感想。以下提供的答题思路仅供参考。)

答题思路:

1.对这位老师的教学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可加以肯定:

A、体现了用教材教 不是教教材不唯教材的新理念,让学生知道知识的更新。

B、能尊重学生,老师能放下架子与学生平等互学,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角色的转换。

C、能对学生进行肯定与鼓励,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2.对这一教学片断还可提出以下建议:

A、可借此机会对学生进行科学发展观教学;

B、可借此机会鼓励学生创新,激发学生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

13、某观测者注意到,这天太阳升起的方位在东北方,且与前几天相比,方位更偏北。请判断这天的大致公历日期,并描述这天太阳在天空中运动的模式。

1)判断:这一天的日期大约在临近夏至日——夏至日之间的日期。

因为太阳升起的方位在东北方,说明太阳的直射光照正移向北回归线。又因为这一天太阳升起比前几天更偏北,说明这天只能是夏至日或临近夏至日的日期,不可能是夏至以后的日期。所以判断这一天日期为临近夏至日——夏至日之间的日期。

2)描述:这天的太阳从东北方升起,然后慢慢向西偏南移动,逐渐移向北回归线上空或北回归线稍偏南的上空,中午阳光直射北回归线(或北回归线稍偏南纬线),下午太阳逐渐向西偏北移动,傍晚从西北方落下。

14、在《沉与浮》一课教学时,老师发现有些学生是先放盐,后加水,再放土豆;而另一些同学先放水,后放土豆,再加盐;都使土豆浮起来了,你如何看待学生这一实验步骤?为什么学生需要规范的实验程序?

答:《沉与浮》一课土豆沉浮的实验程序,先放水与先放盐对实验的影响不大,因为不管水与盐哪样物体先放,对溶解的盐水来说,它的密度都不会发生改变(最好先放适量的水,再根据需要多次放盐进行搅拌)。但对放土豆的先后时间就有一定的讲究,如果土豆提前放入水中,在调制(搅拌)盐水的过程中,时间一长,土豆有可能会被盐水浸润,由于盐水的高渗透作用,土豆内的水分可能会被盐水析出来,以至于改变土豆的密度,这样就会影响实验数据的可靠性。

科学需要客观精神,为保证获得的事实对证明一个问题的有效性,观察与实验必须要规范。在观察与实验所遵循的规则中,一个重要的规则就是要控制变量,如果应控制的变量未得到有效控制,那么实验的有效性就会受到影响。在《沉与浮》一课这一实验中,土豆的密度应该保持不变,是需要控制的变量,因此要避免任何影响改变土豆密度的因素。

15、某一天傍晚,太阳已经落山,天色渐渐变暗,一观测者看到月亮高挂在东南天空请描述此时的月相(月亮的形状),并判断这天的大致农历日期。

答:这一天大致在农历11—12日。月相为上凸月,即月亮西边大半部分亮,东边边缘暗。

 

 

一、 填空题(每空格1分,共30)

1 空气的组成一般说来是比较固定的。按体积计算,空气里约含氮气百分之( 79 ),氧气占百分之( 21 )。

2 人体共有(神经  )、( 循环 )、( 运动 )、( 泌尿 )、呼吸、消化、内分泌、生殖等八大系统。

3、脑由(大脑  )、( 小脑 )、间脑和( 脑干 )组成。其中( 小脑 )的主要功能是保持身体平衡、协调肌肉的运动。

4、人类的传染病种类很多,常见的传染病按传播途径可以分为四大类:呼吸道传染病、(消化道)传染病、(血液 )传染病和(体表 )传染病。

5、按顺序写出农历上半年的12个节气:立春、( 雨水 )、惊蛰、 (春分  )、清明、( 谷雨 );立夏 、(小满  )、芒种、( 夏至 )、小暑、( 大暑 )。

6、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从内到外依次为:水星、( 金星 )、( 地球 )、火星、( 木星 )、土星、天王星、( 海王星 )。

7、地球公转的周期(恒星年)约等于365日( 6 )时910秒。

8、地球是倾斜的,赤道平面与公转轨道平面夹角为(23?6′ )。

9、池塘中的植物中,茎叶大部分挺伸在水面以上的植物称为(挺水型水生  )植物,叶片漂浮在水面的植物称为(浮叶型水生 )植物,整个植株完全沉在水中的植物称为(沉水型水生 )植物。

10、人的一生分为胚胎期、幼儿期、少年期、青春期、成年期和衰老期几个阶段,人类快速生长的阶段有两个,分别是(幼儿期)和(青春期)。

二、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

1、有些植物的地上茎,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样的茎叫变态茎。如黄瓜上的( ),山楂上的( ),仙人掌上的( )。

肉质茎             茎卷须            枝刺

2、玉米的花属( ),桃花属(  ),桑树的花属( )。

两性花             单性花

3、给下面动物分类:

乌贼    蝗虫    蜗牛    蝼蛄    蚰蜒   蛞蝓    蚯蚓

      蜘蛛    蚂蝗

属昆虫的有    ②④  

属环节动物的有(⑦⑩  

属软体动物的有(①③⑥ 

属节肢动物的有(②④⑤⑧⑨ 

4、下列各种物质中是纯净物的有(②④),是混和物的有(①③ )。

糖水    蒸馏水   空气     氧气

5、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  );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叫( );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 );

升华     凝华    汽化

6、冬季南部天空最引人注目的是( );春季是观察( )的好时机;秋季是观察( )的好时候;夏季南天最有名的是(  )。

仙后座   狮子座  天蝎座   猎户座

7、地球公转的平均线速度约是每秒(  )千米。

300      30      3

8天狗食月(月食)现象可能发生在我国下列哪个传统节日( )。

春节      端午   重阳节    中秋

9、在图1中,闭合开关后,a.b.c.d四处的电流( )。

ad处最大     b处最大      c处最大      d处最小

10、现有下列变化现象: a.冰融化成水;b.白磷自然;c.紫色石蕊试液通入二氧化碳后变红色;d.海水经日晒后析出食盐晶体。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d      ad       bc        cd

11、如图2所示,三个质量相同的物体分别受到竖直向上的拉力作用,处于不同的状态:甲静止,乙以5m/s的速度向上作匀速直线运动,丙以5m/s的速度向下作匀速直线运动。则F甲、F乙、F丙的大小关系是( )。

F  = F = F                       F甲〈 F乙〈 F

F  F F                       F  F  F

12、下列因素中,对电磁铁磁性强弱没有影响的是( )。

 电流的大小    电流的方向     是否带铁芯    线圈的匝数

13、图3所示的的研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实验的若干操作,根据此图填空:

1)若选用的操作是①③⑤①④⑤,可研究浮力大小与( )的关系;

液体的密度    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物体浸在液体的深浅

2)若研究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可选用的操作是(①②③④   (填序号)。

14、白种人、黄种人和黑种人是:( 

一个物种     一个群落      不同物种      一个生态系统

151500000的地图上,1cm代表实地距离是(  

 

5Km         50 Km     500Km      5000Km

16、在青春期,生殖器官逐渐发育成熟,男女体形出现明显差异。生殖器官的差异称为( );随着生殖器官的发育成熟,身体上还会产生其他的外形差异,称为(  )。

第一性征         第二性征

三、 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42)

1、为探究铁锈蚀的原因,某学习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将三枚无锈铁钉分别放入三支试管中(如图4),数天后,只有试管中的铁钉在水面处生锈,其他两支试管中的铁钉没有发生变化。请回答下列问题:

1)铁制品锈蚀的条件是什么?

答: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铁制品锈蚀的条件是既有水存在;又有氧气存在。

 

2)如何防止铁制品生锈?

答:1.保持铁制品表面的洁净和干燥。

2.在铁制品表面覆盖保护层。 (1)在铁制品表面涂矿物性油、油漆或覆盖搪瓷、塑料等物质。(2)在钢铁制品表面用电镀、热镀等方法镀上一层不易生锈的金属。(3)用化学方法使铁制品表面生成一层致密而稳定的氧化膜以防止铁制品生锈。

 

2、绿色开花植物由营养器官和繁殖器官组成,请写出哪些是属营养器官,哪些是属繁殖器官。

营养器官:根、茎、叶。

繁殖器官:花、果实、种子。

3、菜豆的种子是双子叶,而玉米的种子是单子叶。它们的子叶有什么不同?

答:菜豆种子没有胚乳而玉米种子有胚乳。菜豆种子子叶有2片而玉米种子有1片。

4 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消化道包括哪些器官组成?

答: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和大肠。

5 计算:要把5098﹪浓硫酸溶液稀释成20﹪硫酸溶液,应将这些浓硫酸加到多少克水中?

50×98÷20﹪-50=195

6 装有水的铝壶在火上烧,不会烧坏。如果不装水就会烧坏,为什么?

答: 因为铝壶和水之间会有热传递 ,水吸走了火的一部分热,铝壶和水之间会保持热平衡。水的沸点是100,铝壶和水的最高温度维持在100 没有达到熔点,所以壶不会坏 。没加水的时候,没有热传递,当铝达到熔点的时候铝壶就会烧坏。

 

 

7 有人画了下面的关于实验室里制取氧气的装置图,试回答下列各问题:

这个图有无错误?如果有错误,指出错误在哪里,并说明改正的方法。

答:有错误。

错误一: 试管口向上倾斜。改正的方法是:将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因加热时药品所含湿气变为水蒸气,至管口冷凝成水滴而倒流,使试管爆裂。

错误二:水槽里盛的水太多。当排水集气时,集气瓶里的水进入水槽会使水溢出。改正的方法是:水槽里盛的水减少到半槽。

错误三:加热的位置错误。改正的方法是:酒精灯的火焰应对准试管中放药品的位置加热。

实验完毕后,应该先移去酒精灯还是先把导管从水里拿出来?为什么?

答:实验完毕后,要先把导气管从水面取出,再移开加热用的酒精灯。因为先移去酒精灯,可能发生水槽里的水逆流进入试管发生事故

 

 

一、填空题(30分)

1、“无心插柳柳成荫”,插柳就是用      进行繁殖的一个最好的例子;甘薯是用       繁殖后代的。

2、世界上最大的动物是     蓝鲸    ,最小的鸟是    蜂鸟   

3、浸润液体在细管里升高的现象和不浸润液体在细管里降低的现象,叫做  毛细现象    

4、温度是指物体的   冷热程度     ,通常用   摄氏度   表示。

5、磁悬浮列车是利用  相同磁极互相排斥   产生的磁力从而悬浮起来的。

6、矿物中硬度最大的是  金刚石     ,硬度最小的是   石墨     

7、人的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  气体    交换,使   氧气   进入血液,同时排出   二氧化碳      

8、声音的强弱可以用  音量       来描述,它的单位是   分贝     

9、蚕豆的种子由 种皮   和胚构成。胚包括  胚根    胚芽   和子叶。

10、地震和火山是地球  内部运动      引起的,绝大部分地震发生在地壳内,火山活动与   地壳和地幔      的运动有关。

11、科学家在研究某一个因素是否对物体产生作用时,往往采用控制其他因素不变   的方法。

12、我们把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    体积        叫做排开的水量。

13、春分时,太阳的直射点在    赤道        上。

14、北京处在东八区,纽约处在西五区,当北京是20点时,纽约应该是 7 点。

15、煤、石油、天然气所具有的能量最终都来自    太阳      

162007年修订后的教科版科学教材在教学目标上,尤其突出   科学概念      科学探究   双螺旋协调发展,建立两者之间的联系。

17、中国历史上首位飞上太空的人是   杨利伟      

18、将一物体全部浸没在水中时,它所受浮力为100牛顿,当它有1/5体积露出水面时,它受到的浮力为   80    牛顿。当它全部浸在酒精中时,其所受的浮力为  80     牛顿。(酒精的密度为800千克/立方米)

二、选择题(20分)

1、植物的果实是由雌蕊的(   A    )发育而来的。

       A、子房           B、花柱          C、柱头

2、下列岩石遇稀盐酸会冒泡的是(   C   

         A、砂岩           B、花岗岩        C、石灰岩

     3影响液体流动快慢的因素是(   B    )。

A. 颜色          B.黏稠度        C.形状 

     4100毫升水中大约能溶解(   B   )克食盐。

         A25            B36            C50

5、在我们记录风力的时候,数字“1”表示(  B   

         A、无风         B、微风         C、大风

6、食物中的养分是在(   B   )中被吸收的。

         A、胃           B、小肠          C、大肠

7白纸、黑纸、镜子、红纸四种物体,吸收光的本领从弱到强依次是(C)。 

A、白纸、黑纸、镜子、红纸  B、黑纸、红纸、白纸、镜子 

 C、镜子、白纸、红纸、黑纸

8、如果我们看到堆满了卵石的河床,则可以判断这是河的(   B  )。

A、上游           B、中游           C、下游

     9、改变右图中电磁铁的南北极最简单的方法是( B )。

A、改变线圈缠绕的方向  B、改变电池连接方法 

C、改变电池数量

 10、下列不能使水的蒸发速度加快的是(   C    ) 。

A、给水加热          B、用风吹         C、使空气湿润

11、种子萌发需要的条件是(  C    )。

        A、阳光、土壤         B、肥料、温度       C、水分、温度、空气

12、当泡沫块静止浮在水面时,它受到的浮力(   B   )它受到的重力。

A、大于         B、等于         C、小于

13、相同体积的70℃的热水和30℃的冷水相比较,(  C   )。

A、两者一样重         B、热水重         C、冷水重

14、相同体积的马铃薯、清水和浓盐水,最轻的是(  B   )。

A、马铃薯          B、清水          C、浓盐水

15300毫升水的滴漏实验中,前10毫升水和最后10毫升水相比较,( A  

A、前10毫升水滴得快  B、后10毫升水滴得快  C、滴的速度是一样的

     16、地球转动时,地轴始终倾斜着指向(   C   

A、头顶正上方        B、北斗星        C、北极星

17、能够使光线发散的镜是(  B   

 A、平面镜       B、凸镜        C、凹镜      D、凸透镜

18、月食总是发生在农历的(    C   )左右。

A、初一            B、初八            C、十五

1920071024日,我国发射了(   C  )探月卫星。

A、“神舟”一号   B、“神舟”六号   C、“嫦娥”一号   D、“嫦娥”六号

20ABCD四个带电体,已知A排斥BC吸引AD排斥C,若D带正电,则带负电的一定是(   A   

         A  AB       BBC       C AC        DABC

三、判断题(20分)

  ×  1、气象学家把风速分为12个等级。

 ×  2、赛车速度很快是因为赛车轮胎和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很小。

  ×  3、两张纸的抵抗弯曲能力一定比一张纸要强。

   4、现在的水稻是古代的稗草经人类长期培育而来的。

   5、蚕从蚁蚕到吐丝结茧共蜕皮4次。

  ×  6、磁铁隔着任何物体都能吸铁。

    7、在研究植物根的作用实验中,在试管中水面上滴些植物油的作用是为了防止水被蒸发到空气中。

  ×  8、水烧开时冒出的白汽就是水蒸气。

   9、完全花一定是两性花,单性花一定是不完全花。

 ×  10、油菜的种子又小又轻,它是依靠风力传播的。

   11、蚕豆的子叶在种子发芽过程中起到了提供养料的作用。

 12、我们可以用指甲、铜钥匙、小钢刀刻划的方法判断矿物的软硬。

×13、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的轻重、大小有关。

   14、在水中浮的物体可能在油中沉。

   15、当南半球处于夏季时,北半球正处于冬季。

  ×  16、米饭的味道是有点甜的。

   17、人进入了月球影子的区域就能看到日食现象。

 ×  18、使用天平时要把被测物体放在右盘,砝码放在左盘。

 19、质量不相等的0的水和0的冰,它们的冷热程度是相同的。

 ×20、在电路中“220V  40W”的灯泡一定比“220V  15W”的灯泡亮。

四、连线题(4分)

云、雾               水蒸气遇冷凝结在所接触的物体

                 水蒸气受冷凝结而成的小水滴,飘浮在空中

霜、雪               水蒸气在0℃以下受冷变成的冰晶

                 水在0℃以下凝固而成        

五、填图、画图题(13分)

1、将下列名称填写到相应的心脏部位。

主动脉    肺动脉     左心房      左心室     右心房    右心室  

2、请标出右图中这个“杠杆”的支点、用力点和阻力点。

 

 

 

 

3、用线条表示导线,分别用串联和并联两种方法把下图中的电池和灯泡连接起来,使两个小灯泡同时发光。

                        

 

 

 

 

 

 

 

 

六、实验题(13分)。

1、如下图用一支蜡烛作太阳,用一只小地球仪从西向东绕蜡烛运转。当转到位置②时,阳光直射在   赤道     上;当转到位置③时,北半球阳光      射,是      季;南半球阳光     射,是        季。

 

 

2、取一个橡皮塞,中间插上一根尖嘴的细玻璃管,在一只烧瓶中加入一些水,塞上这个橡皮塞,并让细玻璃管的下端浸入烧瓶的水里。把烧瓶放到盛有热 水的水槽中,奇妙的“喷泉”就产生了。

1)请你用科学知识解释为什么烧瓶放在热水的水槽中,

细玻璃管的尖嘴端会喷出水柱来。

密闭烧瓶中的空气受热膨胀,压力大于瓶外空气,从而

把瓶内水通过细玻璃管压出瓶外形成“喷泉”。

2)要使这个“喷泉”喷出的水柱更高些,你有什么办法吗?

l         玻璃管可更细一些。

l         水槽中的水温可更高一些。

2、有一个带有4个接线柱的盒子,小明用电路检测器检测各接线柱之间的连接状态如下表:

连接方式

12

13

14

23

24

34

通路

 

 

 

断路

 

 

 

请你根据测试记录,推测接线盒里面的电路是怎么连接的,在下图中用连线表示你的推测结果。

 

  

 

 

 

全日制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修改稿)》
第一部分 前言
一、课程性质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三、设计思路

引言

   
引言主要从以下三方面阐述:1)科学与技术的作用(科学和技术与人、社会的关系);(2)科学课程对培养儿童科学素质的作用;(3)科学课程标准的作用。
        20
世纪以来,科学与技术进入了有史以来发展最快的历史时期。科学与技术的发展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科技与技术主要是通过促进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变革来推动社会发展。(科学使人们永无休止地求索和认识世界,对世界作出解释和预言;技术则使世界在人的手中得到重新安排,人们生活的世界日益人工化。)科学与技术的日新月异,正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社会已经越来越依靠科学与技术。
       
每一位生活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时代的人,必须具有科学素质。当今时代,人们从小就明显地感受到了科学技术所带来的种种影响,因此,科学素质的培养必须从小抓起。小学科学课程承担了培养小学生科学素质的责任。通过小学科学这门课程的学习,能够使小学生保持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发展学习科学的潜力,为他们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一代打下良好的基础
       
《全日制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修改稿)》(以下简称《标准》)是小学科学课程建设的纲领性文件。《标准》所规定的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是每一个小学生在该阶段应该达到的基本要求。《标准》是小学科学教材编写的依据、教学的依据,以及教学评估的依据。
       
一、课程性质
       
课程性质主要讲清楚这是一门什么样的课程。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核心课程、综合课程和活动课程。它与其他课程的关联。
       
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科学素质为宗旨的义务教育阶段的核心课程,在小学课程设置中与其他主要学科一样,具有十分重要的位置。科学素质的形成是长期的。早期的科学教育将对一个人科学素质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科学素质一般包括: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运用基本的科学知识和技能认识自己和周围世界的能力,具备进行科学探究所必需的科学思维和方法,与自然界和谐相处的生活态度等。
       
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综合课程,能够最有效地综合自然科学各个领域(如物质科学、生物科学、地球与环境科学)和技术领域中最基础的知识和技能。
       
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具有活动性质的课程,能够最大限度地将科学探究活动过程呈现在课程内容中。
       
小学科学课程与并行开设的小学语文、小学数学、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等课程,构成小学生完整的知识结构,同时又为79年级的科学课程,以及分科的物理化学、生物、地理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课程的基本理念简要阐述本课程的使用对象、包含的内容、主要学习方式和特性等。
       
全面提高每一位学生的科学素质是科学课程的核心理念。
        1
.人人都能学的科学
       
科学课程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义务教育阶段的科学课程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科学教育。无论学生存在着怎样的地区、民族、经济条件、文化背景的差异和性别、天资等方面的个体差异,科学课程均为每一位学生提供公平的学习机会和科学潜能发展的基础。

        2
.学习四位一体的科学
       
科学课程不仅要使学生获得重要的基本的科学概念并认识科学概念之间的联系,还要使学生获得科学探究的技能和方法,以及合作交往、语言表达的能力,更要使学生获得善于思考、勇于开拓、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是科学的四个层面,应全面体现在课程内容中。

        3
.以生活中的科学为逻辑起点
       
科学课程要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生活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科学的重要性,了解科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科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要创造学习科学良好的条件和环境,使学生在学习中体验科学的魅力和乐趣;培养学生终身的探索乐趣、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初步的科学实践能力。
        4
.以科学探究为最为重要的学习方式
       
科学探究是科学研究过程的本质特征,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在小学科学课堂中,教师是儿童学习科学的支持者和引导者。引导儿童主动探究,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这将有利于保护儿童的好奇心和激发儿童学习科学的主动性。
       
科学探究是学生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但不是唯一的方式。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学生的学习方式可以是多样的。教学中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与策略,让学生将探究式的学习与其他方式的学习充分结合起来,以获得最佳的学习结果。
        5
.科学课程具有开放性
       
科学课程在学习内容、活动组织、作业与练习、评价等方面给教师和学生提供了选择的机会和创造的空间。科学课程最大程度上满足不同地区、不同经验背景的学生学习科学的需要。提倡引导学生利用广泛存在于学校、家庭、社会、大自然、网络和各种媒体中的多种资源进行科学学习,加强科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渗透与整合。
       
三、设计思路
       
设计思路主要是从课程设计角度阐述。
        1
.依据国际科学教育改革的趋势,以及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和科学课程的现状,确立小学科学课程改革的重点: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为主旨;重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联系;倡导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强化评价的诊断、激励与发展功能。  
        2
.小学科学课程从1年级至6年级开设。课程内容的选择要考虑与平行开设的相关科目的联系,也要考虑与79年级相关科目的衔接。

        3
.课程通过三条主线,即科学知识、科学探究、科学态度,将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融会贯通。
        4
.课程从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科学等领域选取了24个核心概念作为学习的科学知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核心概念螺旋建构的方式,由简单到复杂分级设计,即将每一个核心概念分解成若干具体概念,并对具体概念进行分级。这些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和适应现代社会生活所必需的基础知识,也是对学生进行科学能力培养和科学态度教育的载体。
       
       
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
总目标
具体目标(方案一)

具体目标(方案二)
具体目标(方案三)
总目标
       
通过小学科学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关键的基础科学知识和技能,培养科学兴趣和思维习惯;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并应用于力所能及的科学探究活动;了解科学和日常生活动以及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理解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是科学精神的核心。
具体目标(方案一)
1
.理解科学知识
2
.掌握科学方法
3
.弘扬科学精神
        1
.理解科学知识
       
1)学习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科学、设计和技术四大领域中浅显的、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并能尝试用于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
       
2)通过对物质科学相关知识的学习,了解物质的常见性质、用途和变化;对物体的运动、力和简单机械,以及能量的不同表现形式具有感性认识。
       
3)通过对生命科学有关知识的学习,了解生命世界的基本事物和现象;形成对一些生命活动,以及对人体和健康的初步认识。
       
4)通过对地球科学有关知识的学习,了解与地球相关的宇宙环境,知道太阳系的基本概况;了解地球的运动及地球的圈层结构;认识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懂得地球是人类唯一家园的道理。
       
5)通过设计和技术有关知识的学习,初步掌握综合知识和经验进行设计的技能;能够运用一些简单工具制造产品或解决实际问题。
        2
.掌握科学方法
       
能否从科学方法的角度考虑?探究是一个过程,其中一定有思维过程,探究和思维能力似难以分开写。
       
1)学会从生活经验中提出简单的科学问题。(提出科学问题)
       
2)学会对一些自然现象进行观察和实验,并且能够对观察和实验的过程、结果进行陈述。(进行观察和实验)
       
3)学会对一些自然现象的成因进行假设,运用科学知识对自然现象进行说明和解释。(科学解释)
       
4)学会对得到的科学结论进行验证。(科学验证或检验)
        3
.弘扬科学精神
       
从科学精神的内涵:理性、实证、分析、开放、民主、批判、革命等方面选点。
       
1)敢于坚持真理,依据客观事实提出和坚持自己的见解。(理性精神)
       
2)对自然现象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欲,并愿意为探索自然的奥秘付出艰辛的探索和不懈的努力。(实证精神)
       
3)善于思考和分析,追求准确和精细;同时能听取不同意见,理解别人的观点和设计思路。(分析精神和开放精神)
       
4)敢于大胆质疑,具有开拓创新的勇气。(批判精神)
具体目标(方案二)
(一)科学知识
(二)科学能力
(三)科学态度
       
(一)科学知识
        1
、学习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科学、设计和技术四大领域中浅显的、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与研究方法,并能尝试用于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
        2
、通过对物理科学关知识的学习,了解物质的常见性质、用途和变化,对物体的运动、力和简单机械,以及能量的不同表现形式具有感性认识。
        3
、通过对生命科学有关知识的学习,了解生命世界的轮廓,形成一些对生命活动和生命现象的基本认识,形成对人体和健康的初步认识。
        4
、通过对地球与宇宙有关知识的学习,了解地球、太阳系的概况及运动变化的一般规律,认识人类与地球环境的相互作用,懂得地球是人类唯一家园的道理。
        5
、通过设计和技术方面的学习,能初步综合知识和经验进行设计,运用工具制造产品或解决实际问题。
       
(二)科学能力
         1
、认识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培养科学探究能力。发展学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收集证据、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2
、在科学探究中发展合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3
、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小学生具有初步的比较、判断、归纳、分类、想象、概括等思维能力。
       
(三)科学态度
        1
、对自然现象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欲,乐于探究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科学道理;乐于参加观察、实验、制作、调查的等科学活动。
        2
、有求真务实、坚持真理的科学精神,敢于依据客观事实提出和坚持自己的见解,能听取与分析不同的意见,而且面对有说服力的证据勇于改变自己的观点。
        3
、有将自己的意见公开并与别人交流的愿望;认识交流的重要性,有主动与他人合作的态度。对别人的情感和利益具有敏感性,并能理解别人的观点。
        4
、有热爱自然,珍爱生命,具有保护环境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具体目标(方案三)
(一)科学知识
(二)科学能力
(三)科学态度
       
(一)科学知识
       
学习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科学、设计和技术四大领域中浅显的、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尝试解释各种各样跟科学有关的现实生活情景为背景的问题及现象。
        1.
通过对物质科学相关知识的学习,了解物质的一些基本性质和基本运动形式,认识物体的运动和力,了解能量具有不同的形式并且能够相互转换。
        2.
通过对生命科学有关知识的学习,认识多种生物及它们的种类,了解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生命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认识到人具有高级的脑,使得人成为能够劳动、进行发明和创造的高等动物。
        3.
通过对地球与宇宙有关知识的学习,了解地球上可以分为不同的圈层,他们共同构成了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了解太阳与地球、月球的相对运动关系,知道太阳是地球能源的主要供给者,认识人类与地球环境的相互作用,懂得地球是人类唯一家园的道理。
        4.
通过设计和技术方面的学习,知道不同的技术结构具有不同的功能。
        5.
初步认识到人类为了满足认识世界的好奇心而不断地探索着我们生存的世界。我们周围的世界有许多问题需要探索,因而科学的发展是无止境的。了解科学应用到技术中后,由于技术的运用不当会产生一些社会问题。
       
(二)科学能力
        1.
能够识别科学性问题,辨识由生活需要而产生的各种技术问题,在回答问题时,首先考虑收集证据。
        2.
能够大胆猜想,有根据地进行假设,根据已有知识与条件进行实验设计,以便能够验证假设。
        3.
能够通过观察、实验、调查、阅读等多种方式收集可观察和测量的资料
        4.
能够运用表格、统计图表等形式分析整理数据资料。
        5.
能够在基于证据的基础上回答关于物体、事件或系统的特性和规律的问题,从自然现象中发现因果关系。
        6.
能够调动思维进行理性的思考,参与讨论和辩论。
        7.
了解科学探究是人们认识自然世界、获取科学知识的主要方法之一。
        8.
学会使用各种工具,包括科学研究中需要的工具、仪器,也包括技术工具,运用工具制造产品或解决实际问题。
       
(三)科学态度
        1.
保持对科学以及与科学有关事件的好奇心,具有一定的想象力,敢于创新。
        2.
对科学与技术感兴趣,有参与科学和技术事务的愿望,关心科学和技术的发展。
        3.
能够实事求是,尊重证据,基于证据进行判断推理、解决问题和进行质疑。
        4.
能够与人合作,形成良好的相互尊重的人际关系,参与到科学小组中共同研究,解决问题。
        5.
能够开放地接纳他人的观点,认识到考虑不同科学视角和论点的重要性。
        6.
具有对资源和环境的责任心,对维护环境的可持续性表现出责任感对个人行为产生的环境后果有意识表现出采取行动保护自然资源的意愿。

第三部分 内容标准
一、 物质和物理学科领域内容的概念分解
二、 生命科学领域内容的概念分解

三、 地球科学领域内容的概念分解

四、 设计领域内容的分解

五、 科学探究


引言

       
科学内容标准包括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科学和技术四大领域的相关基础知识。前三个领域是自然科学中最重要的领域,是适合于儿童学习的最基本核心概念,为儿童的终身学习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技术领域,对学生进行科学和技术两方面的教育,是当前科学教育的发展方向,提高学生综合应用和实践创新的能力。希望学生通过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对所列内容进行学习,能逐步领悟到一些普适的科学规律和主题,同时在总体上对科学和技术是人类进行的创新活动有所体验。
       
通过对物质科学有关知识的学习,了解物质的一些基本性质和基本运动形式,认识物体的运动、力、能量和能量的不同形式及其相互转换。
       
通过对生命科学有关知识的学习,了解生命现象、生命活动的特征、过程和发展的一般规律,认识人具有一个高级功能的脑。
       
通过对地球科学有关知识的学习,了解地球、太阳系的基本情况及运动的规律,认识到人类只有一个地球,改善生态环境,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通过对技术方面的学习,初步学会能综合知识和经验,进行简单的设计和制作,并能亲历以设计为特色的技术同以探究为特点的科学相并存的过程,发展学生综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科学领域的内容分为三层次:第一层次是构成领域内容的核心概念,用黑体字表示;第二层次是核心概念内容的分解,用具体概念表示;第三层次是体现具体概念内容的现象和实例,用举例表示。这是本内容标准的分层分解呈现方式。
       
教师和教材编者要自上而下地对核心概念逐级分解和领会,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自下而上的,从贴近生活,贴近兴趣,贴近儿童的浅而寓意深的举例着手,自然地进入各具体概念细目,并由此逐渐理解、掌握核心概念。
       
内容标准规定的是课程所要求达到的基本学习目标。其中,核心概念是必须达到的教学要求,且必须要有探究活动构建;具体概念是通过探究或传授的方法来实现,其条目数可以按水平分级有目的地选择;现象与实例的举例,根据各地域的环境和教学条件,合理选择适合于儿童探究和学习活动的例子,由现象出发构建一条上佳的教学主线,到达核心概念的建立。
       
领域和主要概念
领域        主要概念        主要概念的说明
物质科学
Material Science       
物质                物质具有不同的特性、结构和功能,物质的特性取决于它的结构和成分。
       
可以按不同特性对物质进行分类和分离。
       
物质可以以不同形态存在,但是物质不会消失。
               
能量                能量有不同的形式,不同形式能量之间可以转换并保持总量的不变性。
       
能量可以通过物质以不同的形式传递。
       
能量是维持我们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我们需要尽可能地避免浪费能量,并把能量保持在人类可用的形式上。
               
力的作用
和运动                物体总以不同形式在运动。
       
运动表现为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变化。
       
(修改了两者的顺序)力作用于物体会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产生力的作用需要能量。
生命科学
Life Science               
生命的主要特征:
1
、个体的维持
2
、生命的延续                生物体不断地与周围的环境交换物质、能量和信息,适应环境以维持生存。
       
生命有周期,有生有死,通过繁殖延续后代。
               
动物、植物
与微生物
生物多样性                动物需要依靠其他生物供给养分。
       
植物能自己养活自己外,还提供人和动物生存需要的氧气和养分。
       
微生物不能用肉眼观察到。
       
生物进化过程形成了生物多样性。
                       
人类                人与其他动物主要区别在于人有一个具有高级功能的脑,有语言、思想、复杂情感和意志。
       
我们需要关注自己的卫生和健康。
地球科学
Earth Science       
地球
与太阳系                太阳系由太阳和八大行星组成,太阳系中的星球按一定的规律运动。
       
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
       
地球自转并围绕太阳运动,因此形成了白昼和季节。
       
太阳是地球上能源的主要供给者。
                        1
 人与自然
        2
、生态系统与生态平衡                地球独特的圈层构造提供了人类和其他生物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它们构成了一个不断变化的大系统。
        1
、大气圈:大气、风、氧气、二氧化碳、大气污染。
        2
、生物圈:动物、植物、微生物、人、生物多样性。
        3
、水圈和土壤圈:水的循环、水的污染、土壤的形成和作用、可耕地。
        4
、岩石圈:矿石、化石、火山、地震、海啸
       
它们之间相互作用,不断地进行物质的循环和能量的传递,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人类活动
与环境                自然资源有限,人口快速增长,环境与灾害,环境与健康,我们需要保护环境。
技术
Technology               
发展技术是为了解决实用问题                综合知识和经验进行设计;运用工具,制造产品或解决实际问题。

附:统计数据
领域        核心概念        具体概念        百分比        总数
<
>
物质科学领域        一、物质(材料)具有不同的特征和特性        7        10
        69

49%
               
二、水是一种特殊的物质        9        13
               
               
三、空气是一种由不同气体混合成的物质        7        10
               
               
四、自然界的物体总在运动 可以用位置、快慢和方向来表示物体的运动状态        4        6
               
               
五、力作用于物体会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        3
               
               
六、声是能量的一种形式        10        14
               
               
七、光是能量的一种形式        8        12
               
               
八、热是能量的一种形式        8        12
               
               
九、电是能量的一种形式        9        13
               
               
十、磁是能量的一种形式        5        7
               
<
>
生命科学领域        一、为了维持生存,生物体需要不断和外界交换物质、能量和信息        7        21
        32

23%
               
二、植物能够制造养分以维持自身的生存,并为动物和人类提供生存需要的氧气和养分        4        13
               
               
三、动物能适应环境,通过获取植物和其他动物的养分来维持生存        4        13
               
               
四、人类有一个具有高级功能的脑        3        9
               
               
五、植物和动物都能繁殖后代,使各自的物种得以延续        6        18
               
               
六、动植物之间的依存关系        4        13
               
               
七、地球上存在着不同的植物和动物生物的多样性        4        13
               
<
>
地球科学领域        一、在太阳系中,地球、月球和其他星球按一定的规律运动        5        23
        22

15%
               
二、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很有特色的行星        9        41
               
               
三、人类生存需要不同形式的能源        5        23
               
               
四、人类的活动会影响我们生存的环境        3        13
               
        <
>
       
技术领域        一、人们设计不同的仪器和工具来满足各种用途        4        21
        19

13%
               
二、人们设计不同的工具来移动物体        7        37
               
               
三、人们设计不同的结构来实现不同的功能        8        42
               
总数
                142
       
注:若将物质科学中的水和空气内容归入地球科学,则知识概念分布结构为:

科学领域        具体概念条目数        百分比
物质科学        52        37%
生命科学
        32        23%
地球科学
        38        27%
技术科学
        19        13%
一、物质和物理学科领域内容的概念分解


一、 物质(材料)具有不同的特征和特性
二、 水是一种特殊的物质
三、 空气是一种由不同气体混合成的物质
四、 自然界的物体总在运动,可以用位置、快慢和方向来表示物体的运动状态
五、 力作用于物体会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六、 声是能量的一种形式
七、 光是能量的一种形式
八、 热是能量的一种形式
九、 电是能量的一种形式
十、 磁是能量的一种形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