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吴冠中作品-----通古今之变,成中西之美

 百了无恨 2015-09-30

 


吴冠中的画综合了西画与中国画之精髓,用笔简练,后期作品常喜以点、线造形。本文主要从创作形式、创作内容、创作风格和艺术源头四个方面,来探究其所表现出来的探索精神和优秀品质,这也是吴先生留给我们这个时代最重要的精神遗产。

一、创作形式

(一)点线面的构成感


在设计领域,构成,指将一定的形态元素,按照视觉规律、力学原理、心理特性、审美法则进行的创造性的组合。


《彩迹》2012


《江南居》2000


(二)几何块面的抽象感



《瀑》1999


《迹》2002


(三)挥毫泼墨的写意感


写意,是国画的一种画法,用笔不讲究工细,注重神态的表现和抒发作者的情趣。是一种形简而意丰的表现手法。


《汉字春秋--凹凸》2007


《伴侣》1989


二、创作内容

(一)50~70年代,吴冠中致力于油画风景创作,并进行油画民族化的探索。他力图把欧洲油画描绘自然的直观生动性、油画色彩的丰富细腻性与中国传统艺术精神、审美理想融合到一起。他擅长表现江南水乡景色,如初春的新绿、薄薄的雾霭、水边村舍、黑瓦白墙,和谐、清新的色调,宁静、淡美的境界,使画面产生一种抒情诗般的感染力。


《泊》1962


《京郊山村》1963


(二)70年代起,吴先生渐渐兼事中国画创作。他力图运用中国传统材料工具表现现代精神,并探求中国画的革新。他的水墨画构思新颖,章法别致,善于将诗情画意通过点、线、面的交织而表现出来。他喜欢简括对象,以半抽象的形态表现大自然音乐般的律动和相应的心理感受。既富东方传统意趣,又具时代特征,令观者耳目一新。


《江南池塘》1972


《漓江新篁》1976


《江峰独秀》1979


《映日》2001


吴冠中说:“人生只能有一次选择,我支持向自己认定的方向摸索,遇歧途也不大哭而归,错到底,作为前车之鉴。艺术发自心灵与灵感,心灵与灵感无处买卖,艺术家本无职业。”


三、创作风格

(一)音乐的律动


《点线迎春》1996


《莫奈故居池塘》1989


(二)诗歌的意境


诗歌的意境是指给人以美感或有强烈的抒情意味。


《夕阳兮晨曦》1998


《翠堤春晓》1975


(三)技法的突破


《白桦林》1993


《大漠》1981


(四)个性的形成


《海棠》2000


《接天莲叶胜于碧》1990


四、艺术源头

(一)中国画


笔墨渲染和如诗意境的师承。水墨画基本要素有三:单纯性、象征性、自然性。


中国画赏析:


(二)西方现代抽象派绘画


抽象绘画是以直觉和想象力为创作的出发点,排斥任何具有象征性、文学性、说明性的表现手法,仅将造形和色彩加以综合、组织在画面上。因此抽象绘画呈现出来的纯粹形色,有类似于音乐之处。


代表画家有:蒙德里安(Mondrian)【荷兰】 、康丁斯基﹝Kandinsky﹞【俄】、杰克逊·波洛克(Jackson Pollock)【美】等。


蒙德里安代表作:


康丁斯基代表作:


波洛克代表作:


(三)印象派绘画

不依据可靠的知识,以瞬间的印象做画。19世纪后半叶到20世纪初,法国涌现出一大批印象派艺术大师,如:莫奈、马奈、德加、莫里索......他们都善于抓住一个具有特点的侧面去做画,所以他们必须疾飞画笔把颜色直接涂在画布上,他们只能多考虑画的总体效果,较少的顾及枝节细部。印象主义的以粗放的笔法做画,作品缺乏修饰,是一种外表草率的画法。


印象主义采取在户外阳光下直接描绘景物,追求光色变化中表现对象的整体感和气氛的创作方法,主张根据太阳光谱所呈现的赤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去反映自然界的瞬间印象,印象主义的作品选择的题材面比较广泛,无论是在城市或是在乡村,画家都试图捕捉到瞬息多变的大自然。


印象派作品欣赏:


“怀才就像怀孕。只要怀孕了不怕生不出孩子来,就怕怀不了孕。所以我天天在外面跑,就是希望怀孕。”——吴冠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