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恪尽职守勤政廉洁(“清风伴我行”演讲稿)

 saywellc 2015-09-30

恪尽职守  勤政廉洁(“清风伴我行”演讲稿)

(2012-07-26 17:08:09)

恪尽职守  勤政廉洁

古往今来,有多少清正廉洁、务实为民的清官廉吏受到人们的爱戴和敬仰,他们的形象深入人心,他们的事迹世代传颂。无论历史怎样变迁,无论社会怎样发展,勤政永远是时代的呼唤,廉洁永远是人民的期盼。

那么什么是廉洁?《楚辞-招魂》中讲道“朕幼清以廉洁兮,身服义而未沬”,王逸批注:“不受曰廉,不污曰洁”。有人认为,廉洁就是兢兢业业干好本职工作;有人认为,廉洁就是不贪污、不受贿。然而,在这信息多元、物欲繁盛的变革时代,我们交通人赋予廉洁更多更新更深层的内涵:它是一种克已奉公、不畏权势的崇高品格;它是一种壁立千仭、不欲则刚的高贵气节;它是一种不求索取、甘于奉献的无私情怀;它是一种两袖清风、志存高远的优秀品质。它是一棵松,在万木凋零的冬日为人们送上一丝绿意;它是一颗星,在黑暗冰冷的夜晚为人们添上一份光明。

说到廉洁,人们不禁会想到这些人:一钱太守刘宠,任后汉会稽太守时,为官廉明,为老百姓做了不少好事。离任时,当地百姓筹集千钱相赠,刘太守再三推辞不受,见百姓长跪不起,盛情难却,便只好收下几位老人各一文钱。出了山阴县界,他就把钱投到了江里。故世人称赞他为一钱太守;二不公明范景公,历任兵部侍郎、工部尚书、内阁大学士等职,他在自己府门上写着不受贿,不受馈三汤道台清汤斌,曾任道台,三年为政,两袖清风,每日以豆腐清汤为肴;百纸参军杜暹,离任婺州参军时,有个小吏送他一万幅纸,他只接受了100张,时人称他百纸参军以彰其廉。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民族英雄林则徐将个人生死祸福置之度外的爱国情怀让人肃然起敬,他的廉洁精神更是令人赞叹不已。183811月,林则徐肩负着禁烟重任,作为钦差大臣,离开京城,向广东进发。在当时腐败的清王朝,京官外出,皆是前呼后拥,威风八面,到一站停一站,以便接受贿赂馈赠。林则徐十分痛恨这种腐败行为,为了防止类似现象发生,临行前便明令各地的州县长官务必做到四不:一不大办酒席,二不馈赠礼物,三不惊动百姓,四不送钱给随从人员。后来,他在途中发现有的地方为了迎接自己,不惜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翻修房子,于是他又补充了一条:不住豪华房子。正因为这五不,正因为他的廉洁,他所经之地,才没有出现铺张浪费现象。

历史的车轮把我们载到今天,众所周知的优秀共产党员、人民的好公仆孔繁森,更是两袖清风、一心为民。孔繁森第一次被安排赴藏工作时,母亲已年近八旬,妻子体弱多病,三个孩子最大的八岁,最小的两岁,生活非常艰难,可他想到这是党和人民需要自己的时候,自己不去总得有人去,谁家没有困难呢?于是他做通家人的思想工作后,告别了家乡和亲人,在西藏一干就是三年。第二次组织又决定让他赴藏工作,当问他有什么困难时,他依然还是那句老话: “我是党的干部,服从组织安排。临行那天,他来到了老母亲面前,声音颤抖地说: “,儿又要出远门了,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要翻过好多座山,过好多条河。已是风烛残年的老母亲摸着儿子的头问:“咱不去不行吗?”孔繁森哽咽道:“不行啊!,咱是党的人!”就这样,孔繁森第二次进藏工作。在藏工作的十年间,他常去敬老院探望老人,并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我每次见到这些老人,就像见到我远在家乡的老母亲,照顾好这些人,也就是为我的老母亲尽孝了。他还领养了三个失去亲人和家园的藏族孩子,收养孤儿后,生活变得更加拮据,为了能更好地照顾孩子,他三次化名卖血900ml,900ml鲜血蕴含了他对这三个孩子多么深的爱啊!而他自己的生活却相当节约,身上的衣服大都打着补丁,在他遇难时,他的遗物除了一个袖珍收音机,几件简单的衣服,还有仅剩的86毛钱,然后就是几千元可以报销却没有报的发票,谁会相信,这竟然是一位地委书记的全部家当。

从古至今诸如此类的清廉事迹不胜枚举,这些清官廉吏,来也两袖清风,去也两袖清风,但给后人留下了珍贵的精神财富和无穷的思考。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做为一名合格的交通人,我们要时时处处以这些清官廉吏为榜样,要守得住自己的心,做到心清自明、心静自洁、不动私念、不图私利。人的生命如同彩虹般灿烂,也如同彩虹般短暂,要活出怎样的精彩,要留下怎样的英名,全由我们自己作主、自己把握。

最后我用一首诗来结束我今天的演讲: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谢谢大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