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廉政文化进校园”主题班会

 陈思聪a 2020-12-08

活动主题:崇廉憎腐

活动形式:小品、讲故事、朗诵、歌唱

活动地点:四年级教室

活动目的:

小学生传承着中华民族的希望,担负着建设未来的重任,无论他们今后从政、经商还是从事其他职业,都应该从根本上懂得“清正廉洁”的价值,在头脑中根植“清正廉洁”的理念,使“清正廉洁”成为其立身立业之基,使“敬廉崇洁”成为中华民族兴国安邦之源。这次主题活动希望通过典型示范、榜样引导,培养青少年学生远大人理想和高尚人生信念,引导青少年美德,从小培养公民“崇廉憎腐”的道德观念。树立“廉洁光荣,腐败可耻”的意识和反腐败斗争必胜的信心。

活动过程:

准备工作

⒈提前要求每小组收集一个古今我国贪官污吏祸国殃民的事例和一个古今我国清官廉洁拒贿的事迹。

⒉提前要求每一个学生摘录一句古今廉政警句或诗歌。

⒊教师各提供一个贪官受贿和一个清官拒贿的情景,组织几位擅长表演的学生排练。

⒋教唱革命歌曲《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⒌桌椅安排成小组讨论式,讲台前留出表演区

活动(一):向腐败开战

⒈阅读学习《向腐败开战》一文(见附录一)

⒉谈古论今说贪官:

⑴叫学生表演小品《门铃》:某贪官家新装了一个门铃,该门铃就像声信台的电脑主机一样,可以进行自动对话,如:公事请按1,私事请按2……最后还必须投入一定数额的金钱才能开门。

⑵各小组演讲一个我国古今贪官污吏祸国殃民的事例。

⑶小结贪官污吏的危害,说明他们祸国殃民,恶贯满盈,末日将至也!等待他们的是人民的义愤,历史的审判,法律的制裁。所以,有严嵩被削籍、抄家,后寄人篱下而死;有和坤挂练自缢而亡;有当今的胡长清、成克杰伏法毙命。

活动(二):谈古论今话清廉

⒈叫学生表演小品《杨震拒贿》:汉安帝时,杨震受任为东莱郡(辖今山东半岛大部)太守,赴任途中经过昌邑县,县令王密迎谒。王是杨原先举荐的,对杨感恩戴德,念念不忘,总想报答他,心想这回总算有了机会。夜里,王密怀藏十千黄金,悄悄来到杨震住处,双手敬上,劝杨震放心收下,说“夜深无知者”。杨震却一脸严肃,对王密说:“天知,神知,我知,你知,怎能说是无人知道!”王密仿佛突遭迎头棒喝,顿时清醒过来,羞得无地自容,连声感谢杨震的教诲,收起黄金离去。杨震严守“慎独”,“四知”太守的故事才流传到今。

⒉各小组演讲一个我国古今清官廉洁以及拒贿的事迹。

⒊各小组每人朗诵自摘的廉政名言警句(课后收集各人摘录的名言警句并打印张贴出来)。

活动(三):各小组讨论总结消除贪污腐败的方法和措施并发言交流。

【总结】:清正廉明不是与生俱来的,亦非伪装得出的,惟刻苦学习、真心修养者才能具备。古人云:“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学则可以作圣,不学则无以成人。”甚至说:“读书即是立德。”历史上,清官廉吏都是苦学经史、笃志修德之人,做到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其嘉言懿行乃是其高品位“官德”的自然流露,而高品位“官德”则由苦学苦修而成。正气来自苦学,廉政根于美德,自古皆然。某些腐败官员身陷囹圄后痛悔“不讲学习,正气消失,信仰空虚”云云,可谓触及根本,绝非虚言浅语。国家要兴旺发达,吏治必须请明。所谓“汉唐盛世”,恰恰是中国历史上清官廉吏涌现最多、事迹最著的时代。汉代的龚遂、黄霸、于定国、召信臣、杜诗、杨震、刘宠和唐朝的魏征、狄仁杰、韦仁寿、田仁会、韦丹等,都是彪炳史册的廉吏楚。    

同学们,今日之我们,明日之栋梁,在我们少年儿童身上,寄托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从小就了解反腐倡廉的有关知识,树立“廉洁光荣,腐败可耻”的意识和反腐败斗争必胜的信心,培养正确、积极、健康的理想信念、道德观念、法制意识和社会责任,成为全面发展的中国特点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