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 和子
后学在临症之际,常遇寒热虚实难辨,阴阳表里不测
该咋个下手呢.
------------------------------------
工学学士
你想表述是寒热虚实混杂一团的现象吧?临床上一点寒热虚实阴阳表里都分析不出来不太可能吧!
我非医生,但也常分析病人的病情。我的经验:多跟他聊。聊过去,聊现在,聊工作,聊起居,聊居室,聊爱好。聊着聊着,他的病机就有眉目了。
“五一”回乡下,一亲戚年龄不过30,男性,对我说:我听说你给你侄子治口渴有效果,你看我这咽炎是怎么回事啊?
他说,前几年跑车,喝不上水,就烙下这病根了。吃黄瓜管事,觉着舒服。我一听,首先想到的是少阴阴虚的猪肤汤证。把脉,略细,观舌,中有裂纹,有齿痕,苔薄白,舌质淡。有相互矛盾之处。时值下午4-5点钟。我便说:把脉要早晨,现在的脉不准,你明天早起来。
第二天,他果然来了,一把脉,就不那么细了。正忧郁时,他自己又说:我还有些胃不好,有溃疡,在医院里做过钡餐。我随口说,溃疡一般都是中焦有寒,他马上回答,就是有寒,还有常拉稀。此时我还是没有反映过来他的病机,还停留在猪肤汤证上,就说你这个适合食疗,吃肉皮冻,泡枸杞子茶,一会儿我把这个方法给你写出来,你先去忙吧。
人走没有几分钟,我脑子也能够开动了,就想:猪肤汤证不对,当是中焦虚寒的太阴病证。中焦虚寒,阴盛格阳于咽上;脾胃虚寒,不能腐熟清谷,传至大肠当泻,吃黄瓜解咽痛是饮鸩止渴(后询问得以证实)。当即开方:以附子里中汤为宗,略加一二味,亲自抓药交与患者。
患者服两剂后说咽部感觉轻巧些,服三剂后,多屁拉稀,四剂觉得整体上感觉好,对症!此时我也要离开乡下了,瞩其再服四剂。其后情况至今不祥。
-----------------------------------------------------
yongbin
雷公问曰:病有真假,公言之矣。真中之假,假中之真,未言也。岐伯曰:寒热虚实尽之。雷公曰:寒热若何?岐伯曰:寒乃假寒,热乃真热。内热之极,外现假寒之象,此心火之亢也。火极似水,治以寒则解矣。热乃假热,寒乃真寒,下寒之至,上发假热之形,此肾火之微也,水极似火,治以热则解矣。雷公曰:虚实若何?岐伯曰:虚乃真虚,实乃假实。清肃之令不行,饮食难化,上越中满,此脾胃假实,肺气真虚也。补虚则实消矣。实乃真实,虚乃假虚,疏泄之气不通,风邪相侵,外发寒热,此肺气假虚,肝气真实也。治实则虚失矣。雷公曰:尽此乎?岐伯曰:未也,有时实时虚,时寒时热,状真非真,状假非假,此阴阳之变,水火之绝也。雷公曰:然则何以治之?岐伯曰:治之早则生,治之迟则死。雷公曰:将何法早治之?岐伯曰:救胃肾之气,则绝者不绝,变者不变也。雷公曰:水火各有其假,而火尤难辨奈何?岐伯曰:真火每现假寒,假火每现真热。然辨之有法也,真热者阳症也,真热现假寒者,阳症似阴也,此外寒内热耳。真寒者阴症也,真寒现假热者,阴症似阳也,此外热内寒耳。雷公曰:外寒内热,外热内寒,水火终何以辨之?岐伯曰;外寒内热者,真水之亏,邪气之胜也。外热内寒者,真火之亏,正气之虚也。真水真火,肾中水火也。肾火得肾水以相资,则火为真火,热为真热;肾火离肾水以相制,则火为假火,热成假热矣。辨真辨假,以外水试之,真热得水则解,假热得水则逆也。雷公曰:治法若何?岐伯曰:补其水则假火自解矣。雷公曰:假热之症,用热剂而瘥者,何也?岐伯曰:肾中之火喜阴水相济,亦喜阴火相引,滋其水矣,用火引之,则假火易藏,非舍水竟用火也。雷公曰:请言治火之法。岐伯曰:补真水则真火亦解也。虽然,治火又不可纯朴水也,祛热于补水之中,则假破真现矣。雷公曰:善。
陈士铎曰:不悟真何知假,不悟假何知真。真假之间,亦水火之分也。识破永火之真假,则真假何难辨哉。
----------------------------------------
和子
楼上之师,不过尽数他人家珍,纵你胸藏万卷,不得一悟字,终是废纸一堆
亦纵你明得书上之阴阳,理上之阴阳,事上之阴阳,然不会得相外之阴阳,亦难会得医道之根坻,师之答犹隔数重也
-----------------------------------------------
刘志杰
呵呵!好厉害!
此症临床不太多见。多数都可以辨出。
我曾遇到几例,都是以乌梅汤收功!
此提法应为:寒热虚实错杂,表里之症共见。
要谨守中州,调阴阳二枢,护厥阴之气。
至繁至简皆求于“一”,大乱大治,将军统兵而平之。
万不可妄言补泄汗下。待生气一转,纷争悉平,自然真证显现。
----------------------------------------------------
和子
刘志杰老师的回帖,我电话告知我已上山的和子兄长,其言厥阴之治幽玄奥妙,能于此有少许悟入会用乌梅丸,也算有些临症功夫,能起些大症,然于医道仍不过是路途风光。回帖所言“一”落于空泛,不能从深悟究竟真实处答来。故不能有宜于真为医者,离他的提问仍隔数重。
-----------------------------------------------------
刘志杰
临证遇难,只要谨守中气,重生化长养之枢机。这就是“一”!治疗上重”和”“字!即八法之一。
何谓中气?太阴阳明乃斡旋阴阳之枢纽!又收化之道!
何谓生化长养?少阴少阳为长养,乃阴阳调和之道!厥阴太阴为生化之机关!
三者不可分割!
知于此,调于此,则阴阳日趋平和,诸证纷解!
何言
《 所言“一”落于空泛,不能从深悟究竟真实处答来。故不能有宜于真为医者,离他的提问仍隔数重。》?
-------------------------------------------------
和子
唉~!愚师之答在灵枢册中,但又不是灵枢原文!!!愚师常与愚言:吃古圣先贤之饭,总不能坐吃山空,往后还得留下些给后来人才是啊~!师常以此言激我,奈何愚鲁且拙,实在不是为医修道之资。
哦~~!先生于贴中有医理之质,后学尚未回答,不知先生是否请购得一套王洪图老先生主编的《黄帝内经研究大成》?愚上前年有幸请购得一套。先生之质,最近版的田全禄老师所著《中医太极医学》中或许也有论及,但愚实在不敢自欺欺人地把愚并不会得的回答抄录下来回与先生,还望先生见谅。
-------------------------------------------------
和子
愚通观张琼林老师所作''临证碎金录''一书后.深悔自己前帖非议了张琼林老师.书末张师与愚师有相同之答.后学这里向张琼林老师致歉了.请张老师原谅后学之肤浅.真为医者.须知实践为理论之母.理论为实践之父.此如鸟之双翼.缺一不可.当然.若只是中医爱好者.又当别论.
--------------------------------------------------
和子
后愚浅以为医道有‘’无我,我执,唯象,破象,法执,无法,无我‘’七境。
----------------------------------------------------
和子
后愚这则机锋提于民间中医网上已一月半矣,鲁莽唐突肤浅之问想必已让民间中医网上诸方家见笑多时了,愚何敢再于网上献丑,故今自代师答。了此一桩公案,当然此答仅是一家之言,非为绝对,诚愿诸方家将细参之无上妙答,赐于后愚及诸学人,以广临证遇难之思路,后愚谢过诸方家及同道学人了。
--------------------理以‘’郁‘’字,法以‘’通‘’字,方以‘’越鞠‘’,药以‘’灵‘’字。
---------------------出世入世浑不觉,一僧一俗两相忘。
---------------------------------------------
和子
不敢言道,道非心字,不敢言术,术乃精字,二者均置,愚今提一万物之“精”请先生论之,先生长愚,先生是老师,愚是学生。一问一答才是学问之道,问要妙问,答要妙答,才是向上一着,愿先生赐教。
---------------------------------------------
和子
先生这‘’郁‘’字是否是指"名""利""情"
也许是吧!五脏六腑,经络八脉,气血阴阳津精液髓,内外六淫,七情五邪,虚瘀痰浊虫毒。。。。。皆可生郁,皆可郁生。古贤早已详论,先生早已知道,愚再多嘴饶舌,甚无趣了!
--------------------------------------------
和子
正气之根在“精”,邪气之源在“风”。明此二端,万病尽在其中,万法尽在其中,万治亦在其中矣!生生之“精”,学友欲会,非得寻根究底,自彻自悟不可。教科书上泛泛而论,当不得真,切不得实用的。愚虽肺腑之语,但也未必是真,还望学友深思!
---------------------------------------------------
和子
哎呀呀!觅良师学友五运六气之问可真毒啊!问如刀枪箭雨,莫非要愚性命?愚忙展开闪挪之术,避而远之。撑开遮阳伞来,身躲其后。急忙忙翻箱倒柜,想也寻些五云六气的弓弩来回射觅良师学友。
一阵倒活,空空如也。不由惊出一身冷汗,但总不能当缩头乌龟,让学友笑话吧。遂长吸一口大气,立身起来,多少使些分花拂柳之术,让些弓矢。只要不成刺猬就好。可是功夫不熟!哎哟哟,已中得一箭,觅良师学友,发发慈悲。快快收箭,饶愚一条性命吧!!!(笑语,同道学友莫当真)
后愚微未,岂敢论古圣贤博大精深,包罗万象之七篇大论。然学友诚问,故迫不得已,勉为其难。今将管窥井蛙之识呈上,尽是题外之话,让学友失望,让同道见笑了。
葵未、甲申、乙酉、丙戊四岁、愚查资料,见司天在泉,气运相临,主客胜复以及药食宜忌等等断语。似属决定,然将其验于愚所处之地,确未尽然,虽如此,古圣贤之论无用?临证施治用药可忽运气乎?
愚所居之地,葵未之岁,燥火流行,愚与师临证用药,石膏用量逾百公斤以上,自拟“百应汤”清解时疾,效如桴鼓。但及至岁未再转至丙戊今时,石膏之用寡。而姜附之用却是陡增。其间运气之理,想必彰然!师常与愚言,古医家补偏救弊,各成一派,大多运气使然。所谓时势造英雄也,为医须识得运
气,才不会误了病家。师教愚多识运气之学,临证方有大略。愚诺然,遂多少购得些运气学专论,草草看去。
甲申岁初,霏霏淫雨,漉漉寒湿,师与愚诊得一从华西医大转回待毙之重证肝炎,患者十七岁、男、高二学生,成绩优秀。二月初发病即辗转市省重点医院救治。耗资近十万元,资材渐空,毫无起色,迫不得已,转寻中医,知愚师于肝病多建树,故求诊,师与愚诊,不过太阴厥阴寒湿而已。拟重剂附子理中汤化裁,数剂渐起,患者暗黑浅黄之面容渐泛红活,纳增神振。大便灰白已至淡黄,经治一月,已然向愈佳兆。三月底,师因要事外出,嘱病儿父母照方继服。可期愈日。师出,岂料患者父母盼愈心切,携儿于某医院体查肝功,检验下来,指标降下不多,经某西医师煽风点火,遂疑愚师之治。又听某医院大夫乃治肝圣手,故投高人处并将愚师之方尽示此圣手详查,此圣手曰:“此方怎么不考虑退黄?”遂拟一方嘱病儿多服。病儿遵父母之言自服三剂后,愚师归来。病儿父母携彼圣手之方及检验单来告愚师曰:“检验下来,进展不大,所以另开了处方——西医师说,有一种降转胺酶的特效药,一天挂一次液体,几天便可以降至正常。现在边吃中药边在挂液......”师风趣,问病儿父母道:“莫非多挂两天,转胺酶便降没有了?”病儿父母无语。师又言:“也罢,看看你们那张新处方吧!”病家呈上,愚与师见之,陡然失容。心中暗叹一声“完了,此儿定要死于此方以及那降酶的液体的。”师与愚对视一眼,急与患儿父母道:“服此方后,可有反应?”回言:“服药后,有发热发烧现象。但考体温不高,反稍低,不知道什么原因,问医院医生,说是免疫力低下,感冒了好好保养,吃几片退烧片便无事的,但吃了退烧片,我那儿还烧,几天都不下来。所以也来问问。”师与愚听得此语,骇然大惊。师忙道:“快去看看!”遂与愚并患儿父母径至病家,察神切脉,神色委顿,自唤发烧,躁烦不堪,切脉浮躁急越,豁然而空,哪有丝毫根底。师与愚脉后一语不发即去,病家父母不知所以,一派茫然。出病家门后,师言:“那医生岂可用银召、虎杖、茵呈、半枝莲、白花蛇舌草之品。鳖甲一味重用,更是要命,病儿肝弱如豆腐,鳖甲如刀
,真是砍瓜切菜啊!一剂还罢今已服三剂以上,又挂冰冷之液体,阴阳驳离,已无回天之术了。张锡纯师言“鳖甲伐肝,今时之医,几人能信?”愚道:“医家不识气运,只怕遇阴雨之日,便是此儿伤命之时。”师然愚言(此病家,愚曾作详细记录,因其可学之处太多,愚与师诊后之语大约是四月三日左右)后果于四月十五日冷雨凄风之夜躁烦、昏厥,上下血而亡。愚于师闻之哀痛莫名,唉!不知辨证之害,剧也!而今为医者,多屠夫也!后遇逝儿父母,尽悔叹不该......!
丙戊七月上旬末,友电告于愚,言可托人向当今某炙热之医家拜师,愚得愚师之许,欣然至蓉。但托人之事不成(因愚微贱之身何敢对高贵之躯)。便与友假病家之名得见某师恰好又见当今中医界另一名动之师,愚与友各得师所拟药方一张。(愚素中阳稍亏,平常又感情丰富,杞人忧天,长吁短叹,一时有脘闷肋痛之患,友又恰有小便淋涩之疾,师均以桂支意处置,一加清利之品,一加疏郁之品)友遵师嘱,捡药六付。及回友处,愚与友言:“师果然大家,愚今见求治之病家,师大多以桂支法处置,师因法制宜,因时制宜,因证制宜甚是。但于你、我所处二方看来,却似忽略了因人制宜一面。体质辨证于临证非常重要,君素阴亏,所加清利之品只怕伤你气阴。师所拟之方当斟酌服之。”友不以为然,以为伍拾圆诊金不会虚抛。后服之,一剂无音,二剂罢,即乏力困倦,口干舌燥,遂信愚语,再不敢服。愚回故里,亦自试师方。一剂了无音信,因愚多少有些药一入口即知之觉,故知此剂无效。遂自拟理中汤加味而愈。此事让愚深知,师者,是人非神也!疗千变万化之病,执法之弊不可不知矣!
愚曾诊治一年近八旬之老妪,妪患食道癌,病至晚期,愚观其形色,四诊合参,遂舍病救人,立自拟“太极丸”一方,嘱多服,近三月之治,病势稳定,且渐有松动,愚喜,岂知妪听邻言某某大医如何,遂改投某医,一剂即委顿,二剂勉强服下,即自知大错了。忙嘱老翁搀扶至愚处,切切渴盼救逆之心,让愚不忍目睹,几欲心碎。然切其脉了然无根。知生机已绝,无力回天了。未及一月,妪去,愚扼腕悲叹,为医不真,与黑白无常何异?此医不识本未之害也!
近月,愚诊治一浮肿之中年男子。竟有医投以“龙胆泻肝汤”加哧小豆,大黄治之,治之不效,病势更增,愚诊视之,投以麻附细辛汤化裁,一剂而愈。越一月,男子又来。自述小腹冷痛不适,愚因有前诊之治,草草看过,便投以姜附汤化裁,以温暖下元,散寒除湿止痛,自信必效病家取药后径去,也不知音讯。数日后偶遇,询之,方知愚所处之方丝毫无功,服之小腹冷痛更剧,迫不得已,投他医。一剂豁然,愚惑问其可否一见他医之方,病家幸巧于袋中寻出,愚视之。竟是一四逆散化裁。四逆汤,散,一字之差,愚暗叹已失也!此愚等庸医惯性思维之弊也。拟四逆散之医,亦愚当地一名医也!愚不及人者多矣!
言及四案,未及运气丝毫,请君再看————
一日傍暮,师与愚踱步户外,师朗言笑问愚道:“看你一天埋头苦读,今天也运气,明天也运气,白天也运气,黑天也运气。你小伙子可真得到了运气?”师戏谑笑问。愚哑然苦笑道:“师父害我好苦,这段时间读来,哪里得到了运气,倒是头脑有晕气,胸中有郁气,徒弟我看来实在不是学医的材料啊·
师父是否可怜徒儿,有什么学运气的诀窍。能让徒儿事半功倍?”师见我一脸苦愁之客,不再哧哧笑来,但又故作神秘状,并不相言。愚便多少带些怨气地逼师道:“师父运气肯定学得好的,怕是很年轻时便得到了运气秘学,不然行医以来,何以数十载名医不坠?”师,人中之精。何不知愚语,遂多少带些认真道:“徒弟,实话告诉你吧,吾并不知运气!”“那你如何看病?”愚追问道,师笑言:“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见病治病,随证治证,临床见得多了,倒也未见多少难处——”愚与师如父子知己,言语无私。愚又问道:“师父临证,有许多大证亦未见愈啊,为何仍有这多病人寻你?”师哈哈大笑道:“运气嘛!你不是在学运气?也罢,我今天就告诉你学运气的秘诀!”愚在师之侧畔,忙洗耳肃立。师矜持地悠悠然道:“我这秘诀本是千金不换的,但谁让你是我的徒弟呢?(愚与师之师徒名份,实在是一种让人难以置信的天意,今不赘述)我家无承技子孙,而今这衣钵,只有传与你了,你娃娃好生听着记下————”愚听师语有怅然之状,便更谦下虚怀地静听师言。“你小伙子每晚七时半坐于中央电视台一套节目前,静听三分钟,八时正再坐于本市本县台前,静听两分钟,运气之决,就在这里了——”愚听师言,不油哈哈大笑。笑声恣狂,穿云裂雾,竟惹得师也老夫犹发少年狂,呛笑起来。双双蹲于道中捧腹流泪,有不相识之路人皆侧目指愚师徒二人,切切私语道:“看那里,哪来的一对疯子......”
师毕竟是老人,顾及体面。笑一阵便拭去眼角笑泪,拉愚起来正言与仍捧腹的我道:“言归正传,古圣贤立五运六气之说,确乃天地正理,只是这地域有差异,月亮有圆缺,愚临诊数十年来,深觉这运气乖异,确实难以预测的,我看你小伙子一天走火入魔,不会电脑,还想去啥子民间中医网上去寻媒婆。你看看你自己,肥头小耳三角眼,好吃懒做一撮毛,不是贾宝玉,想娶林黛玉......回来告诉我这样火神天军,那样七剑侠客,又是哪里绝世高手,又是这里无影无踪。哼!我实话告诉你吧,要学要运气这门精深的学问,你这颗东南西北,乱七八糟浑想的脑壳肯定是钻不进去的,学好它要有一定的数字推演能力,好在这种能力于搞中医来说用处不大,不然,我哪里要收你这猪脑壳?”师虽笑责于我,但愚早就躁红了脸,深知师所言甚是,师又言道:“虽说灵活的思辩能力是当一个好先生的必备条件,但花花肠子多了也要不得。古人守拙,守朴,好啊!你知道现在有什么这样电脑软件预测,那样电脑软件看病,你去买些来,咱师徒二人诊桌前也摆一台电脑,病人来了,先问生庚八字,打出来就是了嘛。咱这诊费收两元,算命收十元,肯定要不了多久,你我师徒便半仙了,我最反感什么这样中医入程序,那样脉诊入电脑,这样死折腾,尽是乌七八糟的乱整......”师越说越激愤,几点唾沫星子溅上我的脸唇,同气相感,愚也气愤道:“确实——”第三字尚未出口,师抢言道:“治病救人,病家是根本,人是根本,把这以‘人’为根本的东西丢了,什么东西都是假的,特别是现今的中医,你说网上这样派,那样派,你看看,你我师徒二人诊病以来,一会儿说火神,一会儿是水神,一会儿是补神,一会儿是战神,你看看,你所说的这派那派统统都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风水轮流转的。五云六气是个好东西,我刚才是戏论,深研下去,于辨证论治有用处,但也不是神乎其神,千万莫要忘了以‘人’为本这个根才是。西医其实是有可取处的,其于理论学问,从形质上以‘人’为本,这是对的。但在治疗时却又以指标为本,这又不是以‘人’为本了,所以又错了,整体观不及中医,但别人在赶!你看现今咱们中医之弊,却又犯了大错,以理为本,以某派为本,以某权威为本,某法为本,错了错了,这一切都要真真实实地落在以‘人’为本这个根上,任何理论学派,任它说得天花乱坠,治不了病,解决不了问题,都是空谈,特别是可恨的中医理论家。国家养他们干啥。尽耍嘴皮子,务不得实,理论是从实践中来的啊,咱们那‘余热论’你看‘百应汤’效果如何?搞理论能搞得出来吗?我说得过火了,是我的错————病人才是医生最好的老师,病人是医生,是你、我的衣食父母啊!你平常说,对病人要像父母,我看你这话错了,对病人要像儿女孝敬父母一样才对,你说现在医生看病上几十几百的诊费,那不是先生,那是贪财夺命鬼,管他是不是权威,名医,统统一律打入地狱——你过几日要上山去,将五运六气说与你那道师听听,看看他如何说来......”
愚以为师言有理,但于运气仍让愚有雾水之概,书本上是书本上的,师父的是师父的,不是我这样的笨蛋的。
越几日,上得峨冠山梵林精舍。夜深人静之时,息腿下来,便将五运六气之说举与道师,道师默然良久,方缓缓与愚道:“人禀天地之和气而生,未生之前以天道为本,已生之后以人道为本,然而天人相应,平常之人是脱不开这五运六气所拘的,古圣贤之五运六气之说乃天道不移之理,而今验应,却常不符,不在于天,全在于人道世风之日下啊!古时之人,至纯至朴,无欲无私,心与天地相通,与道暗合,古天地泰然之气厚,气厚则循行有纪,少有背逆,五运六气之推十九不差,今时之人不及古人,与道相违,人心坏天心,违坏岂应,天地之元气薄弱,气弱则循环有异,故今五运六气常不应。不应便罢,乖戾不测之运气却常起,灾害瘟疫频发,这你是知道的。胜复主客,气运加临之理于是乎便显得牵强。其实,你静下心来吸思,仍验于人物,影响于人物的。你学医师父所言‘以人为本’的认识是对的,释家之涅磐道家之羽化,儒家之圣贤,医家之治病‘人’这个根本是动摇不了的,都是以人为根。天地生物以‘人’最灵,以‘人’为本,也是人王治世之策。人又以‘心’为本,为医活人,能知治心,又高出只知治身之医许多......当今之人凡有所喜即有所执。有所恶即有所偏,喜恶分别之新不符,有所偏执,便难致中,做人做学问都是一样,中医中医,当于‘中’字上求之最妥最当。————
————你刚才问如何将五运六气之学验于己身,好吧,我便就脉道与你说来,只是我所说之脉与你看书所得不同——”愚听师如此说来,知有宝贝又将从师口中出来,故忙收心屏息,全神贯注竖立起双耳,再听师缓缓道来,只是这一听来,让愚激动得浑身起了鸡皮疙瘩。
“————清彻,你想象你这手腕有一根长长的弦丝通向空旷的天穹,这根长长的弦,你把它想象成你与天道相牵相系的脐带,相连相望的一根轻轻搏动的血脉,你再接着往下想去,和风丽日之天,这根弦,这根红红的脉绳,可是在天地之间清清爽爽,明明白白,不长不短,不大不小,不紧不躁,和和缓缓,这便是常脉、平脉、无病之时。若见细微弱小,便是一根虚脉了,虚脉易动易摇,即使和风丽日,你也会看出它的变动摇摆的,虚中有邪,你也要晓得,知道了虚脉,邪脉你就知道了,邪脉有虚,你也要去揣摩才行......五运,你将它置于己身,六气,你将它放与天道,风、寒、暑、湿、燥、火,其实也就风、寒、湿、火,比如三阴三阳,二阴二阳,一阴一阳。一阴一阳之后,我是教过你的,不再说了,风寒湿火,太过不及,亢承制害的变化,或者狂风骤雨,或凛冽寒冰,或春寒料峭,或燥火灼金......你再听听你再看看,你与天道的这根弦会在五运六气的太过不及中有何种变化,雾气弥漫,浑浑沌沌,不见其弦,寒冰凝结,沉沉弦紧,雨湿侵淫,淋漓不绝,狂风肆虐,脉线飘扬......又有鸟雀停歇,又有蜂巢依结,还有弦损脉折等等之象,清彻,你知道吗?这都要你真正地息下妄来,用心去真实地感受啊!你说脉难懂、玄,你看又哪里玄了,难懂了,这些象熟识了,再放在你那手腕上,你看看......”
师之语,把我引入冥想,又把我拉出冥想,一身冷汗淋漓,道师啊,愚何幸遇之,一番言语,竟让我将脉道了知了一些天机————愚不敢再写下去了,请诸同道学友见谅。
“五运六气影响于人,首在于脉,脉中气血之变常在诸症状发生之先,病症之状,要活看,不要死执,脉道也是一样,这也是因人而异,非为一律的,清彻,五运六气之学就在你一呼一吸之间,会吗?......”
我会不得师之心的,我算不得师之弟子。但我凭过师之脉,知师之脉息尽随天地阴阳变化而变,此乃愚亲历,丝毫无虚,众同道学友若不识此道,万莫妄论,自损福德。
下山后,那根系在天地之间的弦,尽在我心中眼前颤动,我极力想像它随那六气之变的各种变化,我仿佛看见了那些颤动着的千姿百态的身影,我仿佛听见了那些颤动的音律,世间的学问,尽在这颤动的弦上了,天籁之音,亦尽因了这根弦啊!我知道这根弦是一根血脉的红绳,这根红绳永远颤动在我的心中!
夜里,梦见那些五运六气的专论,尽数散开来,篇篇纸叶,化作五彩缤纷的蝴蝶,在天地间飞舞,在天地间化作五彩绚烂的琴弦。“庄生晓梦迷蝴蝶”看来我是庄生的子孙了,也化作一只斑斓的蝴蝶,随风起于清萍之末,飘忽招摇,翩飞于那天地间的五十弦上,你可听见了弦的叹息,弦的惊悸颤动,那叹
息颤动的微音里,可听出了一曲寂寞的“高山流水”?
仍未论及运气,满纸唠叨,尽掩罩门,于运气之学,愚实在是门外汉的,学友欲究此学,当寻专门之师并下一番苦功才行,愚这篇劣文,权当入学前的一篇笑语吧,文中或许有些运气的影子,不过不是文字所载,学友会么?
尊师命,愚将不会再来民间中医(除非有极特殊因缘)。可多少留了些情愫与你啊,教我怎生难舍!六气有标、本、中之从化,古贤黄元御云:“内伤外感,百变不穷,溯变穷源,不过六气,六气了然,百病莫逃,义至简而法至精也。”然只是一端,愚今也提一标、本、中,合盘托出,也算不枉与民间中医与诸同道学友相识一场。
————‘精’为本,‘郁’为中,‘风’为标,这不是五运六气的,这标、本、中,其实愚在前帖早已暗出。
此文腹稿恰值七夕之夜,见那些天地间的红绳织成一座绳桥,绳桥上是那牛郎织女一岁一会的欣慰,那绳桥下的喜鹊断不会是众同道学友的。但愿我是那牛郎,众同道学友是那莞尔妩媚一笑的织女......
谢谢学友提问,让愚这满身骚人文客的习气多少又疏泄得一些,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