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咏《江南旅情》 押萧韵 楚山不可极,归路但①萧条。 海色晴看雨,江声夜听潮。 剑留南斗近,书寄北风遥。 为报空潭橘,无媒寄②洛桥。 按:① 一作客自 ② 一作赠 【注释】 ① 楚山:楚地之山。 ② 南斗:星名,南斗六星,即斗宿;古人有“南斗在吴”的说法。 ③ 潭橘:吴潭的橘子。 ④ 洛桥:洛阳天津桥,此代指洛阳。 评注 《唐诗训解》: 起洒而朗。 《唐诗归》: 谭云:“看”字属人说,妙,妙(“海色”句下)。谭云:报橘妙,妙(“为报”句下)。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 杨慎曰:次联须亲历此景,方知佳趣。宗臣曰:起联洒而朗。颔联幽而雅,颈联奇而秀。 《唐诗摘钞》: 八句重一“寄”字,后人以“赠”字易之,然唐人只欲句格之老,正不琐琐邂忌,但后人不可为法耳。 《闻鹤轩初盛唐近体读本》: 三四秀稳,唐人正调。第五述情,使古语得害异。对语亦超。 【赏析】 这是作者旅居吴地时所作的一首写游子思乡的诗。 前四句写自己客居他乡时,终日面对的景色,显出诗人百无聊赖的心情:楚池的山脉连绵不断看不到尽头,归返故乡的路显得无比崎岖,非常没有生气。东海日出,彩霞满天,这就是要下雨的预兆;听着江水汹涌澎湃的声音,就意识到夜潮马上就要来了。 后四句则写自己离乡千里迢迢,音信难寄,突出了诗人的思乡之情:我带书佩剑四处飘零,在接近南斗下面的地方停留,家乡离此地路途遥远,家信也很难收到,因为由我家那里乘北风而来到这南方的大雁不能回去了。吴潭的桔子熟了,想寄一些回家却苦于没有人把它们带到洛阳。 全诗语言清丽,对仗工整,诗情颇为浓郁。 楚山 拼音:chǔ shān (1).山名。即 荆山 。在 湖北省 西部, 武当山 东南, 汉江 西岸。有 抱玉岩 ,相传 春秋 楚 人 卞和 得璞玉于此。《文选·颜延之〈北使洛〉诗》:“振楫发 吴州 ,秣马陵 楚山 。” 李善 注:“ 韩子 曰:‘ 楚 和氏 得璞玉于 楚山 之中。’” (2).山名。即 商山 。在 陕西省 商县 境。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丹水》:“ 楚水 注之,水源出 上洛县 西南 楚山 。昔四皓隐于 楚山 ,即此山也。” (3).泛指 楚 地之山。 唐 张说 《对酒行巴陵作》诗:“鸟哭 楚 山外,猿啼 湘 水阴。” 宋 张孝祥 《满江红·于湖怀古》词:“凝望眼, 吴 波不动, 楚 山丛碧。” 明 高启 《送王助教归临川》诗:“梦中 燕 月冷,望里 楚 山微。” 海色 拼音:hǎi sè (1).海面呈现的景色。常受天空颜色、海底底质等的影响。 唐 祖咏 《江南旅怀》诗:“海色晴看雨,江声夜听潮。” 宋 苏轼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诗:“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 元 宋无 《日出》诗:“金乌摇上浪如堆,万象分明海色开。” (2).将晓时的天色。 唐 李白 《古风》之十八:“鸡鸣海色动,谒帝罗公侯。” 王琦 注引 杨济贤 曰:“海色,晓色也。鸡鸣之时,天色昧明,如海气矇眬然。” 南斗 拼音:nán dòu (1).星名。即斗宿,有星六颗。在北斗星以南,形似斗,故称。《史记·天官书》:“南斗为庙,其北建星,建星者,旗也。” 张守节 正义:“南斗六星,在南也。”《文选·左思〈吴都赋〉》:“仰南斗以斟酌,兼二仪之优偓。” 刘逵 注引《天官星占》:“南斗之爵禄,其宿六星。” 清 袁枚 《新齐谐·飞星入南斗》:“君辈不知天文者,虽见飞星入南斗亦无害。” 郭沫若 《南海劳军》诗:“天际 雷池 谁敢越?酌将南斗寿京华。” (2).借指南方,南部地区。《隋书·高帝纪上》:“ 尉迥 猖狂,称兵 邺邑 ,欲长戟而指北阙,强弩而围南斗。” 张际亮 《送云麓督粮粤东》诗:“便使储胥富 五羊 ,要持节钺指南斗。” 无媒 拼音:wú méi (1).没有婚姻介绍人。《礼记·坊记》:“男女无媒不交,无币不相见,恐男女之无别也。”《战国策·齐策六》:“ 太史敫 曰:‘女无媒而嫁者,非吾种也,污吾世矣。’”《孔子家语·致思》:“士不中间见,女嫁无媒,君子不以交礼也。” (2).没有引荐的人。比喻进身无路。 唐 杜牧 《送隐者一绝》:“无媒径路草萧萧,自古云林远市朝。” 前蜀 韦庄 《下第题青龙寺僧房》诗:“千蹄万毂一枝芳,要路无媒果自伤。” 清 钱谦益 《北客》诗:“秋草萧萧锄不得,无媒径路任君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