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昌龄影响很大的一首诗,短短4句,值得一读再读!

 acerbookstore 2020-02-27

王昌龄,字少伯,是我国盛唐时期著名的边塞诗人。与高适、王之涣、岑参合称为“唐代边塞四大诗人”,有着“七绝圣手”的美誉。本文向大家分享的这首《芙蓉楼送辛渐》,便是王昌龄的代表作之一。它写于天宝元年(742年)王昌龄被贬为江宁(今南京)县丞期间,距今已经流传了1200多年。

辛渐是王昌龄的朋友,这次准备从润州(今镇江)渡江,取道扬州,再北上洛阳。这首诗写的便是王昌龄清晨在润州江边送别辛渐的情景。全诗即景生情,寓情于景,含蓄蕴藉,韵味无穷。尤其是最后两句“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历来为人所称道。那么,王昌龄的这首诗究竟有什么地方是值得我们一读的呢?

“乐享阅读季”来当当享特惠

当当

《芙蓉楼送辛渐》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首先,我们来看这首诗的首句“寒雨连江夜入吴”,它的意思是说,迷蒙的烟雨笼罩着吴地的江面。这里的“吴”,泛指江苏南部、浙江北部一带,镇江为三国时吴国所属。从表面意思来看,这句诗主要描写了王昌龄送别友人时的环境。而“寒雨”又为离别的环境增添了萧瑟的秋意,可见这句诗也渲染了离别的黯淡气氛。

次句“平明送客楚山孤”,即天亮的时候,王昌龄在江边送别了友人,只留下了楚山孤独的身影。这里的“楚”,指的也是镇江,因为古代吴、楚先后统治过这里,所以吴、楚可以通称。王昌龄这句诗的高明之处,便在于他既没有去写送者,也没有写行者,而是着重突出了楚山这一意象。但是王昌龄伫立江边,目送友人渐行渐远,直到被楚山阻隔的情形已经跃然纸上。

另外,在唐代的诸多送别诗中,诗人往往会将别愁寄予随友人远去的江水,而王昌龄这里却将离情倾注在楚山之上,便是因为当他的友人回到洛阳后,便自然会有亲友相聚,而留在吴、楚之地的王昌龄,却只能和楚山一样孤零零的目送江水远去。所以这里的“孤”字又可以看作是整首诗的情感引线,它自然而然的就引出了这首诗的最后两句。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即如果你到了洛阳,有亲友向你询问我的近况时,就请你告诉他们,我的心依然像玉壶里的冰一样纯洁,未受功名利禄等世情的玷污。以“玉壶冰”来比喻高洁清白的品格,在唐诗中很常见,如王维、崔颢、李白等都曾以冰壶自励,推崇光明磊落、表里澄澈的品格。读到这里,你可能会有一个疑问,为什么王昌龄不报平安,而是传达这种品格呢?

这是因为王昌龄知道亲友会担心他被贬后的生活境况,所以他以玉壶冰自喻,也就是以高洁清白的品格以告慰友人,这样要比再多的言辞都能消除亲友的担心,也更能表达他对洛阳亲友的深情。所谓的含蓄蕴藉,余韵无穷,王昌龄这两句诗便可以说是其中典范。融情入景,以景结情,不得不说王昌龄诗歌造诣的高超。

综观王昌龄的这首诗,其实也告诉了我们朋友的相处之道,即以一颗真正了解和信任的心去交朋友。这点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疑是值得我们学习和铭记在心的。所以说王昌龄的这首诗,短短4句,值得一读再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