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发球跺脚说乒乓球发球发力 9月23日,我在乒乓网上发起了一个小讨论,题为“正手发球跺那只脚”。讨论中大家莫衷于是,众说纷纭。有的人说规则不允许,有的人说会受伤等等,说来说去也没能讨论出个所以然来。上网查,看视频,加上自己的反复体验,现将我的体会说给大家。 ![]() 1、接发球方在接发球时注意力都比较集中,跺脚的声音可以扰乱注意力。 2、从球拍接触球一刹那的声音可以大致判断出球的旋转强度,从拍型的角度上可以判断出球的旋转方向,跺脚可以掩盖这种声音。 3、右手持拍的朋友一般都站球台左侧,发球时跺左脚,跺脚后可以迅速转腰,以利于站位。” ![]() 网友“zl869239851”说,“跺脚的时候,就必然会有重心的转移.那他们就是靠这种重心转移的力量.来加大发球时的力度,从而加强旋转。”与bodboy916的第三点的意思是相同的,值得研究。 从我的发球来看,反手位发球是特长,长短都能发得较转,无论是上旋和下旋。而我发球时不是用右脚,是用的左脚点地(不是跺),明显感到很舒服,能自然地完成身体的跳转、重心的转移。之所以反手球发的好,可能就是因为我用好了重心转移的力量。 ![]() 为什么我在正手发球的时候跺左脚发球旋转不强,而高手发球却能发得很转呢? 高手发球时的左脚先着地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发球时在他左脚踩地之前,他的右脚是先发力的。二是他左脚踩地的主要目的是在完成了蹬(右脚)转(转腰)后,便于重心二次转移(先右后左)。三是为了调整身体迎接下一板球。 观看马琳发球动画我发现,他的左脚先着地不是用力去跺,而是轻点一下或者蹬一下。马龙也是如此,只不过这个摩擦的时间差两人有所不同。 通过几天的尝试和琢磨,我发现我在跺左脚的同时是把整个身体都压上了(发死力),重心错了,也根本没用上腰的力量,也就是说身体的力量没能很好地作用到球上!得到的启发是:发正手球时,重心应该在右脚上并通过左脚一个蹬的动作完成转腰,左脚只是做一次重心调整而己,发力去跺是不正确的。无论先跺左脚还是先跺右脚,高手发球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一定是在右脚发力的同时摩擦球!业余球友往往错就错在发球的力量用在了“跺”上,因为此时己是身体发力的后期,乃“强弩之末”,所以球就不会有很强的旋转。(王皓勾手转腰发球图) 既然如此,是不是正手发球应该跺右脚呢? 未见得。我想跺左脚的高手可能如网友“naw皮皮鲁”所说“一:跺脚给人一种反弹力,能迅速回原位,非常利于准备下一板球;二:跺脚的同时发球转腰,这种反弹力能顺延到球上,加快球速。”跺右脚也未尚不可,如刘国梁等,原理却是相同的。(马琳正手发球图) 总之,我认为解决发球不转的难题与跺脚没有太大关系,最重要的是要解决两个问题,一个是重心一个是转腰,左右脚起到的是协调身体、辅助发力的作用。以右手持拍为例,发正反手球的重心都应该先在右脚上,然后再用左脚辅助发力并进行重心的二次调整(反弹),无论你是跺左还是跺右。需要说明的是,在完成上述动作的同时,随着步伐的移动,转腰即可完成。(发球步伐图) 由此看来,网友“wxzhuhui”所说“看视频上,大多数人应该是球抛起来之后,重心先落在右脚,击球时,重心才落在左脚吧,刚好可以跺左脚”是对的。想告诉网友“河边杨柳”,你所说“年轻的时候为了追求发球的旋转,拼命跺脚发力,脚后跟受伤,一瘸一拐将近半年的时间才好!”是因为你的发力不对,力量发到左脚上了所以才会受伤的(我也有你的经历)。 来自网络http://www./thread-52778-1-1.htm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