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太监鱼朝恩挖了郭子仪家祖坟,郭子仪为何一点不生气?

 激扬文字 2015-09-30

太监鱼朝恩挖了郭子仪家祖坟,郭子仪为何一点不生气? 大唐建中二年,郭子仪病逝,享年85岁。郭子仪历经玄、肃、代、德四朝,身居要职,但善始善终,在于他善于化敌为友。

鱼朝恩是皇帝的亲信太监,御林军总司令,权势显赫,炙手可热,多次陷害郭子仪。758年,唐肃宗命郭子仪、李光弼率六十万大军围攻相州(今河北临漳)叛军安庆绪。为了监视这些将领,唐肃宗却任用军事盲鱼朝恩为大元帅。鱼朝恩瞎指挥,相州一战唐军大败,他却把失败的责任全部推到郭子仪身上,导致他兵权被夺,贬为一个闲官。

762年,唐代宗想重用郭子仪,又是鱼朝恩从中作梗,763年,吐蕃进攻长安,唐代宗出逃,最终靠闲置的郭子仪帮忙解了围,但功劳却被鱼朝恩夺走了。

唐代宗大历年间,郭子仪奉命入朝。鱼朝恩听堪舆师说郭子仪堵其官运,于是就掘了郭的祖坟。深知郭鱼恩怨的人都感到不安,担心郭子仪掀起一场报复风暴。

郭子仪却说:“我在外面带兵打仗,士兵们破坏别人的坟墓,我也无法完全照顾得到,现在我父亲的坟墓被人挖了,这是报应,不必怪人。”就这样,一场大风暴被他的一句话消弭于无形。

鱼朝恩对郭子仪此举心生感激,便邀请他同游章敬寺,表示尊敬和友好。宰相元载闻此消息,怕鱼朝恩拉拢郭子仪,便说那是鸿门宴,是为谋杀郭子仪。郭子仪的部下主张他带卫队去赴约。

郭子仪不信这些谣言,仅带了几个家童去赴约,他对部将们说:“我是大臣,没有皇帝的命令,他怎敢来害我。假如他是受皇帝的密令要对付我,你们又怎么可以反抗呢?”

郭子仪到了章敬寺,鱼朝恩见家童都有戒备神情,很诧异地问原因。郭子仪坦率地把谣传告诉他,末了说:“所以我只带了八个家童来,如果真有其事,免得你动手时,还要煞费苦心地布置一番。”鱼朝恩被感动了,他说:“如果不是郭令公您这样宽厚待人,这种谣言实在是叫人不能不起疑心呀。”

面对嫌隙,一般有两种处理方式:一是不念旧恶,捐弃前嫌和旧恶,重归于好;二是心胸狭窄,耿耿于怀,打击报复。如果一个人总是想着报复别人,时间一长,他的心里将堆满恶毒、仇恨等负能量,而一个内心残忍无仁爱者,是不可能受到别人的尊重和欢迎的。

《菜根谭》云:“不责人小过,不发人隐私,不念人旧恶,三者可以养德,亦可以远害。”郭子仪对鱼朝恩以德报怨,是睿智的自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