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个场景你一定不陌生:孩子从幼儿园回来,总想跟你分享一些新鲜事,而你对着电脑工作或者正在厨房做饭,心不在焉地说:“等一会儿啊!”可是,你发现没有,就算你忙完,也很难接上孩子之前的话题说下去,说过的“等一会儿”往往就没了下文。
“妈妈,给我讲个故事吧!”
“等一会儿。”
“妈妈,陪我画画。”
“我正在忙,等一会儿再陪你。”
……
我们总是不自觉地随口对孩子说“等一会儿”。虽然这是很方便的一句话,孩子听起来又是什么感受呢?
“等一会儿”对孩子来说,其实是一件最没有办法忍受的事,因为在那一段时间,他完全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事。在无聊的同时孩子的内心还在期待:是现在吗?还没好吗?……坐立不安。
如果问:你在乎孩子吗?答案是肯定的。但你在乎孩子的感受吗?答案就千差万别了。“等一会儿”,这个“一会儿”是多久?两分钟还是半个小时?当爸爸妈妈说出口的时候,自己其实也拿捏不准。大人总是很忙,“等一会儿”是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孩子次次满心期待,却总被冷落在一边,会逐渐觉得爸爸妈妈说话不算数,失去信任感。
其实只要换个立场就会明白孩子的处境。例如,天气晴朗的周日早上,你拜托老公一件事:
“可以帮我浇水吗?”
“等一会儿。”
“桌上的碗收拾一下,我去买个菜。”
“等一会儿。”
……
你老公说不了几次你就会不耐烦了,怒气逐渐上升。时间模糊,理由模糊,提出要求的人,莫名产生负能量。这就是你给孩子造成的压力。
其实,解决方式也很简单,如果你真的很忙,说出具体时间,消除小孩内心的焦躁不安。
“等我把碗洗好。”
“等洗衣机开始转动。”
“等时钟的长针走到2。”
“清楚告知标准”,孩子就能安心地等待。对比较年幼的孩子,以这样的方式来传达,他也很容易明白。如果孩子已经会看时钟,就可以明白告诉孩子“等到3点哦”。只要清楚告诉孩子等待的标准,他就能不焦虑地耐心等待。
不跟孩子说“等一会儿”而改为“等XX分钟”的好处还有:
1.别让孩子习惯父母的“等一会儿”,也成为一个磨蹭的人;
2.使孩子从小具有时间观念;
3.使孩子学会运用“等XX分钟”来精确表达语意;
4.让孩子从小养成尊重别人时间的好习惯。
请记住,即便你真的很忙,忙完后一定要兑现许诺孩子的事情。因为,他们是真的真的很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