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单 | 4本书,开启刘慈欣创作新思路

 图志轩 2015-10-01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银河革命计划 发光曲线 - 迷航 银河革命计划 发光曲线 - 迷航

8月23日,被誉为中国当代最杰出的科幻小说、“大刘”刘慈欣的《三体》获得科幻小说界的最高荣誉“雨果奖”。《三体》叙事恢弘兼之想象瑰丽、一个极富生命力、动荡又异样空灵的宇宙在字里行间延展开来。我们在惊叹刘慈欣无限想象力的同时,更好奇于哪些书给了他创作上的启发。通过这几本书,或许我们可以从中找到答案。


《星际穿越》



基普·索恩 著

苟利军 王岚 李然 等 译

基普·索恩教授不仅是天体物理学领域的巨匠,更是位艺术大师。在他逻辑严密的计算和对模拟效果的孜孜追求下,就连掷地有声的硬科学也变得如此柔情,如此绚丽,让人着迷。当科学的严谨遇上真性情,令人惊叹的化学反应自然会生生不息。


——刘慈欣



在《星际穿越》 这部电影中,很多科学内容尚处于人类认知的最前沿,有的甚至超出了我们现阶段的理解能力。这给影片增加了许多神秘感,也让我有机会解释一下科学事实、有根据的推测和猜想之间的差别,并且阐释科学家是如何从推理中获得最初的灵感,如何将它们证伪或转变成有意义的猜想甚至是坚定不移的科学理论的。


我是从两方面着手的。一方面,对于电影中的一些现象,我会说明我们已有的知识(像黑洞、虫洞、奇点、第五维度等),解释我们是如何学到这些既有知识的,以及我们打算如何去探索未知的内容。另一方面,我会从科学家的角度阐述自己如何看待这部电影,就像一位艺术评论家或者艺术鉴赏者去品评毕加索的画作一样。


我的解读往往出于我对电影之后科学世界的想象:黑洞卡冈都亚的物理现象,它的奇点、视界(horizon)和视觉外观(visual appearance);卡冈都亚的潮汐力(tidal gravity)是如何在米勒星球上引发高约 1 219 米的巨浪的;超立方体,这一具有四个空间维度的物体是如何通过五维的超体来运送三维的库珀的……


——基普·索恩


《如何创造思维》


雷·库兹韦尔 著

盛杨燕 译

库兹韦尔通过对人类思维本质的全新思考,大胆地预言了人工智能的未来,他的想象力令人惊叹!最可贵之处在于,这一切都不是科学幻想,而是基于现有科技理论所进行的严谨推测。我期待着预言应验的那一天。


——刘慈欣



刘慈欣在2014年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向读者推荐了雷·库兹韦尔的《如何创造思维》。“最近我在读美国作家雷·库兹韦尔(Ray Kurzweil)的《如何创造思维:人类思想所揭示出的奥秘》(How To Create A Mind)这本书。主要内容是描述人类的大脑如何产生思维,又如何用计算机创造思维,探讨一些有关思维创造的伦理问题。这本书跟我在构思的一个小说有一定关系。”


在《如何创造思维》这本书里,库兹韦尔坚信人类一定会制造出可与人脑相媲美的“仿生大脑新皮质”。它们甚至比人脑更具可塑性,并可放置在云端。他尤为关注人机的完美结合,为人工智能发展指明了新方向。库兹韦尔预言,只要仿生大脑新皮质与人脑新皮质 “对接”起来,就能创造无可限量的人类智能大爆发,迎接“奇点”的到来!


《技术的本质》



布莱恩·阿瑟 著

曹东溟 王健 译

在《三体》的电影发布会,有记者采访科幻界的大牛、图书的作者刘慈欣时,当问及最近读书的情况,刘慈欣如此回答:


“最近读了一本美国人写的《技术的本质》,剖析了技术是否属于科学延伸的问题……你可以买一本来看。我最近不太读科幻小说了,很难找到让我感动的科幻小说。”



《技术的本质》究竟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可以吸引到大刘不看科幻小说,潜心看这本书。宣传语这么说道:


技术,是一个异常美丽的主题,它不动声色地创造了我们的财富,成就了经济的繁荣,改变了我们存在的方式。尽管技术如此重要,却少有人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停下来深入思考技术。我们了解技术的原理,却不知道它们从何而来。我们深思技术的意义,追问技术到底能否决定人类的历史,但是关于“技术”到底是什么,它是如何形成的,我们并没有达成共识。


《技术的本质》这本书上除了讨论技术的本质,至少还涉及另外两个问题:技术与科学的关系?技术的进化?

技术与科学:技术与科学的关系,我们一直认为技术是科学的应用,比如“科学技术”一词,但书中认为实际上是技术引领着科学的发展。

技术的进化:技术有自己的进化史,新技术都是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有技术又来源于先前的技术。将技术进行功能性分组,可以大大简化设计过程,这是技术“模块化”(modularity)的首要原因。技术进化过程中的两大特点:“组合”与“递归”。


《青春万岁》


王蒙 著


中国作家王蒙的《青春万岁》对刘慈欣的影响很深,在一次采访中他曾说:这本书与科幻小说在本质上分享一个共同的特征:理想主义色彩,对我写科幻文学影响相当大。《青春万岁》讲的是1950年代发生在北京一家女子中学的故事,那时候共和国刚刚成立,那些重大灾难还没有出现,小说充满阳光和理想主义情结,最大特点就是:纯。在我看来,这与科幻文学很接近。


我大一时第一次读到《青春万岁》,如今接近30年过去了,我还是能够随口背诵那本书王蒙写的序诗:“所有的日子,所有的日子都来吧,/让我编织你们,用青春的金线,/和幸福的璎珞,编织你们”;“眼泪,欢笑,深思,全是第一次”。前年4月,我在伦敦见到王蒙,很想过去告诉他《青春万岁》影响我很深,但是后来还是没好意思说。”



本文素材来源于布客(微信号:i-booker)

和玲珑(微信号:linglongclub),

经湛庐文化重新编辑整理




—转载授权、商务合作—

联系邮箱:zhouyi@cheerspublishing.com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