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闻记者生存现状:理想在风中

 方珺逸 2015-10-02

传媒内参导读面对这样一份具有挑战性的工作,面对工作中的阻力和生活的压力,他们是否还能担负“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责任,无怨无悔,一路前行?

来源:今日头条-张晓东

有人说记者是无冕之王,也有人说记者唯恐天下不乱,如今,社会对记者这一职业褒贬不一。近年来,随着网络媒体的兴起,鱼龙混杂的媒体圈,让记者头上神圣的光环黯然失色。当我们近距离走进这一特殊群体时,才发现,一切并非我们所想象。

曾几何,大多数媒体人怀揣着一颗新闻梦,那是至高无上的荣耀,当每一次触碰他人利益,当每一次身处险境,他们从未退缩,毫不犹豫与邪恶作斗争。为了弘扬社会真善美,他们挑灯夜战,为了能挖掘到幕后更大的黑手,他们虎口求生。

可能,你觉得我的表达有点夸大其词,不要紧,打开百度搜索“记者被打”,约1,760,000个相关结果,足以证明新闻工作者职业背后的艰辛。


在我们眼中,记者是一个收入不错,能积累人脉,工作时间灵活,见多识广,拥有社会地位,受人尊重的职业。可事实截然不同。当“新闻民工”一词频频出现在我们的视线,说明记者的生存状况已经令人堪忧。

记者虽有舆论监督权,但他与执法部门相比,却有天壤之别。

首先,记者只有话语权,没有执法权,甚至有时连自身的权益都无法维护;

其次,执法机关有权在握,受法律的保护,而目前对记者人身安全的法律法规保障尚不完善;

再次,同样从事新闻媒体,做同样的工作,网媒与其他媒体相比,身份不明确,给采访工作和人身安全带来极大的认识安全隐患;

最后,记者的特殊工种性质决定他们必须长期处于一种高压力满负载状态,九成以上新闻从业人员每天平均睡眠不足5小时。精神紧张、生活无规律,都会给人的身心带来极大的损害。

这些决不是危言耸听。曾有一家权威机构针对新闻从业人员的健康问题进行的调查显示,在中国的新闻从业者中,已死亡的职员平均年龄仅为45岁,其中患癌症死亡的比率高达七成二,因病住院的平均年龄为44岁,一半的新闻从业人员处于患病的状态。由于长期处于高压力下工作及生活,透支健康已成为这一人群最大的问题。


帮民工讨工钱,救助失学的孩子,关爱所有需要帮助的人,新闻从业人员时常为社会弱势群体奔走。但让人难以想象的是,他们中的许多人连基本社会保险都没有。

调查结果表明,平均有47.3%的新闻从业人员没有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住房公积金;74.7%的人没有意外伤害保险。对于“单位是否与您签订了正规的劳动合同”这个问题,45.5%的人回答“否”。

令人忧虑的是,不管是什么原因造成新闻从业人员基本社会保险的缺失,若任此局面发展下去,恐怕越来越多的新闻从业人员会沦为“新闻民工”。新闻从业人员的工作、学习条件也一般。73.2%的人靠骑车、乘公交车、出租车外出采访;50.8%的人没有接受培训的机会。

当然,71%的人认为,记者和其他所有的职业一样,就是一个工作,是不同的分工而已,没有什么特别的。26%的人同意记者是无冕之王的说法,只有3%的人对于记者这个职业持否定态度,认为这个职业与狗仔队没什么区别,总给人填堵,招人烦。可见,绝大部分人对于记者这一行业都持尊重态度,记者这一职业在于职场人心目中的地位还是很高的。

其实,新闻记者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工作,他们每天被无故卷入各种是非纠纷中,还必须保持客观公正的态度。记者每天采访过程中被拒都是家常便饭,甚至还会被打,被杀。最让他们不能忍受的不是工作的危险,而是大多数的不理解。

一位媒体人曾说出了自己的无奈,“如果你帮老百姓办事,成了,他会认为,这本来就是他应得的;如果没成,他会说,知道你也办不成;如果你被打,他会说,活该,让你逞能。话虽难听,到也在理。

满腔的热血始终抵不过现实的残酷。在这个社会中,我们每一个人都在不同的环境中扮演不同的角色,担负不同的责任。记者也是人,也有家庭,也得吃喝拉撒,长时间处于窘迫状态,难免懈怠。


人生的价值无非是精神上的满足与经济上的富有,倘若两者一无可取,那么价值观便出现了问题。在大多数媒体人眼中,新闻作品得到社会的关注和认同,是一件莫大的肯定,然而现实就是现实,生存之上,生活之下,当一个人饿的奄奄一息,你和他谈再多的理想抱负,都抵不上一碗剩菜残羹。也许,这就是记者职业道德失守的无奈吧!

有阳光的地方,就有阴影。新闻工作者在不同的岗位上挥洒着自己的青春和汗水。他们以犀利的笔锋揭露事件真相,用激昂的篇章报道国家的发展。一篇篇深入的报道,不仅引起了社会的关注,还影响着社会进步与发展的方方面面。

当新闻从业人员的社会保障状况以及福利待遇水平低同媒体对待编辑记者的管理机制出现问题时,大多数媒体是把编辑记者当作普通工作人员去对待的,编辑记者要想获得更高的待遇回报,就要舍弃这个职业而去从事一些管理的工作,这使得编辑和记者们在职业生涯中存在着发展“天花板”,也造成优秀编辑记者的流失和编辑记者队伍整体素质很难得到提高。

商业媒体社会里,新闻从业人员已经演变成为一个仅仅为养家糊口而日夜四处奔波的人。由于他们每天“加班、熬夜、四处奔波”,很难像正常人那样恋爱、结婚、生儿育女。

以记者为例:76.4%的记者在25岁以后结婚,近两成人在30岁以后生育;认为从事新闻工作对婚恋“影响很大”和“有些影响”的分别占18.1%47%。新闻从业人员职业的特殊性也影响到其家庭生活。

面对这样一份具有挑战性的工作,面对工作中的阻力和生活的压力,他们是否还能担负“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责任,无怨无悔,一路前行?

事实表明,目前从事传媒行业的33%的人要在行业内跳槽,还是继续做老本行。同时名列其后的分别是广告公关行业13.8%,娱乐/体育/休闲和教育培训行业的比例分别是8%左右。

令人为之兴奋的是,随着国家对媒体机构的整顿,从上级管理部门到各级地方政府对媒体行业的重视,相继出台的条例和管理规定将不断推进该行业的发展,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媒体行业的春天即将到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