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筋是我们身体的生命线

 静幻堂 2015-10-02
 
筋是什么
说了好半天的筋,还没有解释“筋”到底是什么。现在大家一说到“筋”,马上就会联想到肌腱,比如大家平时去菜市场买肉时会说:“我买牛蹄筋儿,我买猪蹄筋儿。”其实,医学意义上的“筋”不只是肌腱,它还包括骨骼肌及韧带等附着在骨头周围的软组织等。在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游泳时小腿肚子突然抽起来,大家几乎都会说小腿肚子“抽筋儿”了,在农村还有人会说小腿肚子“转筋”了,“转筋”是《灵枢·经筋》篇中描述经筋病的专业术语,这里的“筋”显然指的是骨骼肌,可谓“礼失求诸野”。还有喜欢养生的朋友都知道一种传统的养生功法——“易筋经”。“易”是改变的意思,“易筋”就是指改变我们僵硬紧张的骨骼肌,使之柔韧而富有弹性。
大家对中学课本《荀子·劝学》中的“螾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这句话几乎耳熟能详,类似的语句在战汉时代很常见。比如《孟子·告子下》:“故天将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史记·赵世家》:“ 赵武啼泣顿首固请,曰:‘ 武愿苦筋骨以报子至死,而子忍去我死乎!’”可见在中国传统观念里,“筋”和“骨”同样重要。
《黄帝内经·素问》首篇《上古天真论》中,详细地论述了人体由少而壮而老的整个发育过程:“(女子)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男子)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壮……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今五藏皆衰,筋骨解堕,天癸尽矣。”也强调了“筋”和“骨”的重要性。《灵枢·经脉》篇开始就论述到:“黄帝曰: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皮肤坚而毛发长,谷入于胃,脉道以通,血气乃行。”说明“筋”和骨、脉、肉及皮肤等人体组织同样重要。类似的论述在《黄帝内经》中很常见,比如《灵枢·本脏》篇写到 :“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关阖者也;志意者,所以御精神,收魂魄,适寒温,和喜怒者也。是故血和则经脉流行,营复阴阳,筋骨劲强,关节清利矣。卫气和则分肉解利,皮肤调柔,腠理致密矣。”《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论述到:“故邪风之至,疾如风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治五脏者,半死半生也。故天之邪气,感则害人五脏,水谷之寒热,感则害于六腑,地之湿气,感则害皮肉筋脉。”
                                 “筋”字的大篆写法
“筋”字的小篆写法
“筋”的小篆 ,由  (竹)、 (肉,身体)和 (人和动物筋肉的效能:力气、力量。),造字本义:像竹子一样坚韧能够产生力量的肌肉。
《說文解字》解释说:“筋,肉之力也。从力从肉从竹。竹,物之多筋者。凡筋之屬皆从筋。 ”   
 筋是肌肉的力量来源,字形采用“力、肉、竹”会义。在日语里还保留古汉语“筋”字的本义,比如股四头肌日语叫做“大腿四頭筋”。严格来讲,中医学的“筋”包括现代医学的骨骼肌﹑肌腱﹑韧带﹑筋膜﹑腱鞘、滑囊、关节囊等组织。我们口语常说,你哪根筋不对了?可见筋出了问题不仅会造成许多身体疾患,有时还会影响到我们的行为方式和精神状态。
关于“筋”的重要性,《素问·生气通天论》有精辟的论述:“是故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如果我们的骨骼不正,筋不够柔和,那就很难长有天命。正如《老子》所言:“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这里不光是讲哲学,人体也是同样道理。
我们目前的医学出了问题,医疗成了商业行为。简单说来,目前的临床医学不是以人为本,而是以化验及影像学资料为本。一个患者脖子歪了没人管没人检查,颈背腰部双侧的骨骼肌不对称没人注意,骨盆不正没人注意,双下肢不等长没人注意。医生只注意各种化验、CT、核磁共振等检查,普通的X线片没多少人注意,物理诊断做的少了,对于患者的主管感受关注的不够。除了少数搞运动损伤的医师外,很少有人关注骨骼肌等经筋组织是否正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