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解析:苹果黑点

 XP富士园隐 2015-10-03

套袋以后,苹果品质提高,但引发了黑点病的大发生。对黑点病的发生原因,有不同看法,如果袋质量差、雨量过多、粉红聚端孢霉侵染、用药不合理等,但归根结底的原因还是树势差,如果树势健壮,抵抗力强,病菌就不易侵染发病。

黑点病的四大诱因

  1.果袋质量差

  在同等条件下,使用劣质、透气性差的果袋,黑点病病果率为15%~20%,而质量好的果袋病果率为5%左右。高档果袋生产的果实果面洁净,几乎没有黑点病。


  2.用药不合理

  一. 药剂选择不当,苹果谢花后至套袋前,幼果茸毛刚脱落不久,皮孔敞开尚未愈合,果面对外界刺激敏感。若使用颗粒粗、悬浮性差的可湿性粉剂或含有机助剂的乳油类农药,均刺激果面细胞,封闭气孔,引起细胞死亡堵塞,造成黑点。
  二. 用药后立即套袋,易使果面产生黑点。
  三. 用药浓度过高,严重刺激果面,易发生黑点。
  四. 套袋后忽视喷药。部分果农只重视套袋前的喷药保护,认为套袋后有果袋的阻隔,喷药次数多少无关紧要,即使喷药也多选择价位低的药,特别是不重视降雨前后的用药,导致喷药间隔期过长,病菌大量繁殖蔓延,摘袋后迅速侵染,短时期内形成大量黑点,并将加重翌年的发病。

  3.密蔽枝势差

  黑点病病菌喜高温好湿润,果园密蔽、枝条细弱等情况更有利于病菌的繁殖和蔓延,并向套袋苹果传播。套袋苹果套袋至脱袋前温、湿度是黑点病发生迟早、轻重的决定因素,尤其是7~8月份多雨高温的年份发病加重,且发生期随降雨的提前而早发。
  在同一棵树上,树冠下部的果实离地面近,雨后土壤水气较大,通风透光不良的果园,尤其是靠近地面的环境闷热潮湿, 常常发病较重。

  4.施肥不合理

  偏施大化肥,少施碳能生物肥或有机肥、不配方施肥的果园很容易引起黑点病;氮肥施用量过高、与磷钾肥配合不当,造成春梢生长过旺,树冠郁蔽,透光性差,树势衰弱最有利于发病。



黑点病综合防控对策


 1.健壮树体

  注重土肥水管理。增施碳能生物肥或有机肥,避免偏施氮肥,有效改良土壤理化性状,增加土壤有机质,健壮树势。根据果园土壤墒情,适时补水,并随水给肥。但切忌供水过多,产生涝害,确保树体和果实正常生长。
  改善树体和果园风、光条件。对通风透光性差的密蔽果园和透光率达不到20%的树冠,可在7~8月份进行1~2次疏枝。疏除过密的层间枝、不当的直立枝、重叠枝、徒长枝、扰乱树形的交叉枝、过旺过密的梢头竞争枝、冠上部直立的棍棒形枝条等,使树体和果园通风透光。

 2.合理用药

倡导花期用药。黑点病菌主要由花器侵入,花期用药是防治的重要环节。多数果农不习惯花期施药,加之花期对药剂较为敏感,且适用于花期使用的农药品种很少,放松了此期的防治,是导致黑点病重发生的一个原因。
  强化谢花后至套袋前的用药。从谢花后7天开始,每10~15天喷药1次,共喷3次。待药液干燥成膜后再套袋。套袋后,要继续定期用药,巩固前期防治成果。
  选择适宜的药剂、剂型和用药浓度。为确保防病效果和对幼果的安全,选用干悬浮剂、水乳剂、水分散性粒剂、微乳剂等农药品种。
  补钙、补硼防病。苹果落花后至套袋前是补钙、补硼防病强树的主要时期,套袋前每次用药都要加入钙制剂及硼制剂。

  3.严格套袋

  选择优质果袋,套袋时将袋鼓起,以免病虫侵入及雨水进入。套袋距最后1次施药间隔时间超过15天或套袋期间降雨,必须重喷药。套袋要在早晨露水干后开始,傍晚在露水出现前停止套袋。雨后检查果袋。对果袋两角排水口小、不易开启的,可用剪刀适当剪一下;对袋内有积水的塑料袋,撑大下部的排水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