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马致远:枕上忧,马上愁,死后休。【四块玉·叹世三首】

 高山仙人掌 2015-10-04
四块玉·叹世三首
马致远

带野花,携村酒,烦恼如何到心头。
谁能跃马常食肉
二顷田,一具牛,饱后休。

佐国心,拿云手,命里无时莫刚求
随时过遣休生受
几叶绵,一片绸,暖后休。

带月行,披星走,孤馆寒食故乡秋。
妻儿胖了咱消瘦。
枕上忧,马上愁,死后休。
【背景】

青年时期的马致远,是积极入世的,虽生不逢世,用违其志,而豪情未减,所发多为慷慨激越之音。随着二十年宦海浮沉,历尽飘泊之苦,不能不发出“困煞中原一布衣”的感叹。不过这时还有牢骚,还有不满。及至由壮而衰,由衰而老,壮志消磨殆尽,慢慢的连这点牢骚也没有了,对人间的荣辱、得失、是非,几乎全部失去了热情,因而高唱起“东篱本是风月主。晚节园林趣”的调子,力图从宁静恬退的隐士生涯中,求得精神上的解脱和满足。《叹世》三首就反映了这种情绪。


【注释】
①跃马常食肉:指高官厚禄,富贵得志。
②一具:一头。
③刚求:硬去追求。刚,此指刚硬意、偏意。
④过遣:消遣、过活。
⑤生受:辛苦、为难。
⑥寒食:节令名,清明的前一天或两天,古俗此日禁止生火。

【译文】

带着野花,拿着村酒,烦恼怎么能来到心头?谁能够骑大马,常吃肉?种两顷田,养一头牛,能吃饱也就满足了。

辅佐国王安邦治国的心,能上天揽云的手,如果命里注定没有就不要强求。顺其自然地生活,不要辛苦地云追求。有几叶绵,一片绸,能够保暖就够了。


带着月光行,披着星星走,独自住旅店,过寒食日,离开家乡又到了凄凉的秋天。妻儿胖了我却瘦了。睡觉时在忧愁,出行时刀在忧愁,直到死了才算到头了。


【赏析】

这三支叹世曲,从不同的角度表现了作者的人生态度。第一首,以野花村酒的乡居生活为满足,能求一饱即罢休。第二首,反对强求功名、硬要去干“佐国”、“拿云”的事,能得一暖即罢休。第三首,嘲弄披星戴月,日夜忧愁,为功名利禄奔波的不值得。集中到一点便是:“看破红尘,以期闲适”。


马致远:(约1250—1321以后),字千里,号东篱,(一说名不详,字致远,晚号“东篱”),汉族,元代诗人,元大都(今北京)人,原籍河北省东光县马祠堂村。元代戏曲作家。他的年辈晚于关汉卿、白朴等人,生年约在公元1250年,卒年约在至治改元到泰定元年1321年以后,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


整理|品读元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