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名人婚联偶拾

 江山携手 2015-10-05

  一

  以“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一诗著称的革命烈士夏明翰同志,青年时代与湘绣女工郑家钧深情相爱。这位劳动妇女心地善良,为人诚实。在思想上,她坚决支持夏明翰的革命斗争,在生活上,又无微不至地关怀,体贴夏明翰同志。因此,每当夏明翰与友人谈及郑家钧时,总是一个劲地夸“家钧好,家钧好!”一九二六年农历九月初四,他们结婚了,新房设在长沙清水塘四号。这天,夏明翰的亲密战友李维汉、何叔衡、郭亮、谢觉哉等人都前来贺喜。一进洞房,他们就将一副红彤彤的婚联分挂帐帘两旁:

  世上唯有家钧好;
  天下只有明翰强。

  新郎新娘看了这副风趣的婚联,不禁露出了甜蜜的笑容。

  二

  谢觉哉同志是我党著名的“四老”之一。谢老饱读诗书,才思敏捷,生前曾作有诗词千余首。董必武同志曾题诗称誉他是“传世绝业诗千首,报国多方笔一支。”谢觉哉同志不仅擅于赋诗填词,而且工于撰联。在延安时,曾有不少人请谢老代为制联,他也总是有求必应,欣然代笔。一九四二年九月,延安青年陈行建、吴缣结婚,有位同志请谢老代作一副贺联。陈吴婚期适值中秋佳节,于是谢老即兴写道:

  古之情痴,今之情钟;
  人间月满,天上月圆。

  不久,又有一对青年燕尔新婚。吴缣同志请谢老代她撰一喜联恭贺。谢觉哉同志再次挥毫题曰:

  迟我二八天,西岭月生,东篱菊盛;
  欣逢双十节,努力建国,同心建家。

  两副婚联均文辞典雅,富于诗意,且切情切景,可谓妙语如珠。

  三

  我军杰出将领、新四军第四师师长彭雪枫同志,一九四二年率领部队开辟津浦西路淮上地区,住在怀远县龙亢集李广悦家里。巧遇李为儿子办婚事,邀请彭师长去参加婚礼。彭雪枫同志不仅满口答应,而且亲自题写了一副婚联,前去贺喜。婚联写道:

  树国树人长期抗战;
  宜家宜室并蒂腾欢。

  李广悦全家见了,如获至宝,高高兴兴地把它悬挂堂屋中,一直保存到解放,成为军民鱼水情的历史见证。

  四

  杨度是近代历史上蜚声政界的风云人物。早年,他为袁世凯复辟称帝奔走而名噪一时。但历史的车轮岂容倒转。以后,他吸取教训,努力求索,终于找到了中国命运的救星——共产党。从此,他投身于人民革命的伟大事业。一九二九年,经周恩来同志批准他为中共秘密党员。

  杨度有一学生名董健吾,系我党地下党员。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秘密进入中央苏区,便是由他牵线搭桥的。杨、董有师生之谊,又同属进步组织“中国互济会”的成员,因而过从甚密。一九三一年,董健吾成婚,杨度抱病作一对联为赠:

  但哦松树当公事;
  愿与梅花结后缘。

  五

  著名人民作家、语言大师赵树理同志,抗战时期曾在中共太行区委宣传部负责群众文艺工作。一次,机关里有一位文艺青年要办婚事,大家都请赵树理同志给写副贺喜婚联。老赵向大家了解了对方的情况。当得知是位医院护士后,略一思索,便挥笔写道:

  抹抹擦擦是为了治病救人;
  说说唱唱是为了教育群众。

  对联明白如话,朴实无华,但又十分切合新郎新娘的身份。当客人们看到洞房门前这副大红婚联时,都一致交口称赞。

  六

  一九四七年九月,旅美爱国青年华侨为了配合国内的解放战争,邀请正在美国考察的冯玉祥将军来纽约访问,冯将军欣然允诺。二十八日一早由女儿冯理达和未婚女婿罗元铮开车,便从柏克来动身。途中,他们在一小城镇的饭馆用早餐。席间,冯夫人李德全女士对女儿和元铮说:“你们已订婚一年多了,趁现在大好的日子,也不要按照什么旧套子办事了,你们就结婚吧!”冯玉祥也表示支持,并风趣地说:“就算是跟我们旅行结婚吧。”两个晚辈觉得言之有理,也愉快地同意了。饭后,他们来到附近的公园,合了个影,便算礼成。傍晚,他们在加州适城一旅馆住下。冯将军兴致勃勃,买来几张带有银花的漂亮红纸,题书了一大幅对联,送给新婚夫妇。联句写的是:

  民主新伴侣;
  自由两先锋。


 作者:陈健 整理制作:恶人谷珠楼  转贴请注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