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土地公为何又矮又小? | 专栏

 汉青的马甲 2015-10-06

 

乡间的土地庙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6:02 土地公为何又矮又小? 来自拾文化


我国是农业大国,对于土地的崇拜由来已久。按说土地神应该是一个伟岸高大、地位极隆的神。但是一提到土地神,我们首先想起来的,恐怕是《西游记》里矮小微胖、和善可笑的茧袍乌帽白发翁。


其实,在上古时期,土地神是威望隆崇、地位极高的。土地神又叫做“社神”或“后土”。“社”是土地之主的意思;“后”是君主的意思,“后土”亦是土地君主之意。据《春秋传》载,社神乃是句龙,他是共工的儿子,而共工乃是炎帝的后裔,身份算是极高的了。另据《淮南子》载,大禹为天下劳力,死后乃为社神,地位也是极高的。(道教里有地母娘娘,则属另说了。)



乡间的土地庙


但是,因为“社”字的多义性,为后来土地神身份的演化带来了隐患。“社”即指土地神,也指是祭祀土地神的场所,乃是公众聚会的地方。据《周礼》载:“二十五家为社,各树其土之所宜木。”社成了一个地方上的基层单位。汉代中央、郡、县、乡、里各级行政机构都立有社;乡以上的社由政府设置,官府致祭;里社则由居民自己组织祭祀。


这种官方和民间的社祭区分,是导致社神和社祭地位降低的一个根本原因。官方社(土地)与稷(庄稼)并祀,乃国之重体,设有专门的社稷坛。民间的社祭,则相对简陋了许多。民社乃设于村里之间,据清代《名山县志》载:“土地,乡神也,村巷处处奉之,或石室或木房。有不塑像者,以木板长尺许,宽二寸,题其主曰某土地;塑像者其须发皓然,曰土地公,妆髻者曰土地婆,祀之纸烛淆酒或雄鸡一。”也就是说,到了后来,民间的土地神干脆也不叫神了,而叫做土地公。他的祭所乃是简陋的石头或木头房子,甚至可以没有塑像,立个小木板,写上名字就行了。祭物也是简陋至极,不过烧烧纸,点点蜡烛,浇点小酒,摆只烧鸡之类的。



社稷坛


土地神往往由生前有功于一方的某个凡人死后担当。据说汉代的蒋子文、唐代的韩愈、宋代的岳飞等,死后就做了土地神,《聊斋志异》等书籍中也有许多这类传说,反映了人们对于先贤的怀恋和敬仰之情,亦是对地方平安富足的美好祈望。



清 青田石“社稷”清供


土地神名目繁多,一个乡、一个里,甚至一个花园、一片果林等,都可以有一个土地神。比如花园土地、青苗土地、长生土地,家堂所祀,又有拦凹土地、庙神土地等,皆随地得名,已是小得不能再小的神仙了。随着土地神的职权越来越小,其形象也越来越平民化,后来就干脆成了大家所熟知的茧袍乌帽的白发老翁,身形矮小,笑容可掬,似乎已经脱离仙班,仅是个平凡的邻家老儿。



通知:拾文化要准备线下活动啦!
小菌场地活动征集


更多精彩内容:

历史 : 一种穿透自身的管理智慧 | 专栏

李继友: 继古创艺 推陈出新 | 专栏

村庄 | 专栏

一只鹰 | 专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