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网络楹联鉴赏

 三槐世家馆 2015-10-06

风景联鉴赏(二)

051(作者:怪老头)

题九曲溪

河道九曲,几多舟楫往来,众生争渡

水容百变,恰似人间苦乐,永世长流

评:好联!作者首嵌点题,于寻常中道尽不寻常,见解认识独到深刻,颇耐品味。惜个别词语所对欠工。

052(作者:柳依风)

题华山

西临渭水,北扼中原,秦川八百为门户
雾锁苍龙,云浮栈道,山势五分在险峰

评:华山古称“西岳”,是我国著名的五岳之一,位于陕西省华阴市境内,距西安 120 公里,海拔2154.9米居五岳之首。它南接秦岭,北瞰黄渭,扼守着古代中国心脏地区,是长安关中地区进出中原的门户,素有“奇险天下第一山”之称。1982年,华山以陕西华山风景名胜区的名义,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华山是由一块完整硕大的花岗岩体构成的,它的历史衍化可追溯到1.2 亿年前,据《山海经》记载:“太华之山,削成而四方,其高五千仞,其广十里。”
现在的华山有东、西、南、北、中五峰,主峰有南峰“落雁”、东峰“朝阳”、西峰“莲花”,三峰鼎峙,“势飞白云外,影倒黄河里”,人称“天外三峰”。还有云台、玉女二峰相辅于侧, 36 小峰罗列于前,虎踞龙盘,气象森森,因山上气候多变,形成“云华山”、“雨华山”、“雾华山”、“雪华山”给人以仙境美感。是所谓的西京王气之所系。
华山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据清代著名学者章太炎先生考证,“中华”、“华夏” 皆因华山而得名。《尚书》里就有有关华山的记载;《史记》中也有黄帝、尧、舜华山巡游的事迹;秦始皇、汉武帝、武则天、唐玄宗等十数位帝王也曾到华山进行过大规模祭祀活动。

华山还是道教名山;《华山记》谓“山顶池中﹐生千叶莲﹐服之羽化﹐因名华山”。道教称第四小洞天﹐名其岳神为金天王。有四仙庵﹐传为谭紫霄﹑马丹阳﹑刘海蟾﹑邱处机修炼处﹐陈抟亦隐居此山。《华岳志》称陈抟隐于云台观﹐殁于张超谷石室﹐葬于玉泉院。有避诏崖﹑希夷祠﹑希夷睡洞和睡像等遗迹。传华山为“第四洞天”,有陈抟、郝大通、贺元希最为著名的道教高人。山上现存七十二个半悬空洞,道观 20 余座,其中玉泉院、东道院、镇岳宫被列为全国重点道教宫观。

留下了无数名人的足迹,也留下了无数故事和古迹。自隋唐以来,李白、杜甫等文人墨客咏华山的诗歌、碑记和游记不下千余篇,摩岩石刻多达上千处。自汉杨宝、杨震到明清冯从吾、顾炎武等不少学者,曾隐居华山诸峪,开馆授徒,一时蔚为大观。而在华山诸多故事中,流传最为广泛的有神话故事有“巨灵劈山”、“沉香劈山救母”、“吹萧引凤”等。华山还是神州九大观日处之一。华山观日处位于华山东峰 ( 亦称朝阳峰 ) ,朝阳台为最佳地点。华山的著名景区多达 210 余处,有凌空架设的长空栈道,三面临空的鹞子翻身,以及在峭壁绝崖上凿出的千尺幢、百尺峡、老君犁沟等。其中华岳仙掌被列为关中八景之首。

作者上联写“奇”,下联写“险”。抓住有代表性的个点,将其地理位置、战略地位以及险峻山势一一道出,自对出彩,用语自然,时空、地理、景观线处理较好,人文、历史、自然面结合较紧,笔墨刚劲,颇见气势。

053(作者:养心堂主)

题天津

万厦凌云,千街集翠,纵跨鹤归来,问谁识津门故里
三环溢彩,九水飞虹,宜乘车游览,随我寻欧韵遗风

评:作者在三维空间上放眼着墨,将一座现代化高速发展的城市风貌和盘托出。“问”“随”二字极好,将主题推向高潮,在疑问对比中给读者思索惊叹,在追寻游览中把读者引向如诗如画的境界。

054(作者:天涯总捕快)

题南京夫子庙
    
胜地居石城,看燕影翩翩,时隐于朱雀楼前,乌衣巷内
画舫漾水月,叹云烟袅袅,长思那佳人盈袖,浪子登科

评:南京夫子庙始建于宋,位于市中心偏南,秦淮河北岸的贡院街旁。是由文教中心演变而成的繁华闹市,人们通常所说的夫子庙,实际包括夫子庙、学宫和贡院主大建筑群。整个建筑群占地甚广,南临秦淮北岸,从文德桥到利涉桥,东起姚家巷,西界四福巷,北凭建康路东段。古代房舍历遭毁损,各代又兴修扩建,重楼叠阁,富丽堂皇,到清末民初,殿字结构和布局,仍为东南各省之冠。今天我们所见的夫子庙建筑,一部分为清末重建,一部分为近年重建。"其主体依山面池,外环"万仞宫墙",东西坊门所刻"德配天地"和"道贯古今"为曾国藩手迹。正门叫棂星门,后为大成门。过大成门到大成殿,是专门祭祝孔子之处,东西有配殿和长廊。往后为崇圣殿,结构高大,过去是历代先贤祠。崇圣殿后为治山。山上有顾亭林饲。山顶上有敬一亭,可远眺钟山雄姿,近俯夫子庙全景。清末所建江宁府学在夫子庙之东,现大部分建筑已毁。1985年,南京市政府修复了夫子庙古建筑群。还改建了夫子庙一带的市容,许多商店、餐馆、小吃店门面都改建成明清风格,并将临河的贡院街一带建成古色古香的旅游文化商业街。每年农历正月初一至十八,这里举行夫子庙灯会,热闹非常。夫子庙即恢复了旧观,又展现了新容。夫子庙建筑群由孔庙、学宫、江南贡院荟萃而成,是秦淮风光的精华。

作者文笔颇见古意,读之如见当时情景。将个风情万种、繁华如幻之地以及如戏人生写得淋漓尽致。领词自对颇佳,身心俱融。惜句脚平仄未注意。

055(作者:荣添)

题扬州

园林丽景,古巷情怀,迎恩桥南斗野亭,有七贤诗韵犹清耳
西湖幽思,殿塔名胜,荷花池畔明月夜,传八怪画风久赏心

评:风格铺排如赋,抓住了有代表性的人事景观,情景交融。惜因联律的关系,作者分句作了人为的调整,落下痕迹。

056(作者:意识形态大总管)

题西湖湖心亭

小小湖心,具大胸襟,天部文章割水部
幽幽亭子,放真眼量,此间月色盖人间

评:行文颇费心力,小中见大,平中见奇。上联水天交融,直指胸襟。下联独道月色,与人想象。有景、有色、有感、有悟。惜炼字未深,有失火侯。

057(作者:跳跳马)

题阳朔世外桃源

嶙峋石更危,双分桃岸, 沉醉且当隔世客
婉转溪无定,一驾轻舟, 恍惚若似镜花游

评:景区位于桂阳公路旁,距桂林49KM、距阳朔15KM。据渊明《桃花源记》中所著美景,结合当地的田园风光所建。田园风光、民俗风情、民寨大观与大自然的秀美融合为一体,使您在此领略山光水色、民俗风情的同时,有一种恍若隔世的感觉。  
    整个阳朔恰似一座魂丽多彩的大公园,山上竹木繁茂,四季常春,山山有洞,洞洞奇美;洞中乳石遍布,晶莹剔透,如艺术长廊,似天然迷宫。境内各种奇特的山峰两万多座,蜿蜒于万山丛中的大小河流16条,漓江流经阳朔境内的69公里是漓江风景的最佳处,有洞内恰似108朵亭亭玉立的岩溶云盆的莲花岩;有传说中壮族歌仙刘三姐抛绣球定情的千年古榕;有国内外游客叹为观止的月洞奇观;有被誉为“小漓江”之称的遇龙河。此外还有诸如县城碧莲峰下古道石刻摩崖以及县城中古朴的街道和建筑等许多名胜古迹和人文景观。乘轻舟顺流而下,经田园村舍,过绿树丛林,又穿山而出,沿途可见原始形态的迎宾、祭祀、狩猎,又可欣赏到民族特色的狂歌劲舞、边寨风情。若徒步而游,桂北各少数民族建筑风格的民寨群落直扑眼帘,鼓楼、风雨桥、对歌台、花楼、长廊、图腾,在充分展示民族文化光彩特征的同时,令你留恋忘返。近年新建成的渊明山庄是景区有机的组成部分,融合了苏州园林的布局和桂北民居的建筑风格,开窗即景,一窗一景,移步换景。在渊明山庄里还可以回顾古文明的光辉,古代的酿酒、造纸、印刷、竹雕、木刻、陶器表演,将再现中华民族的智慧。

     沿桂阳公路北上,距阳朔仅十几分钟车程,就到了“世外桃源”。她像一位朴素的村姑静静伫立在城市边上,不张扬也不造作,一派天然,富于真趣。若是“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的季节,踏进“世外桃源”,展现在眼前的将是一片秀美的山水田园风光。清波荡漾的燕子湖镶嵌在大片的绿野平畴之中,湖岸边垂柳依依,轻拂水面。巨大的水转筒车,吱吱呀呀地摇着岁月,吟唱着乡村古老的歌谣。远方群山耸翠,村树含烟,阡陌纵横,屋宇错落,宛若陶渊明笔下“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的桃源画境。乘坐小船游览燕子湖无疑是一种享受。当小船在绿丝绸般的湖面上裁波剪浪、悠然滑行时,游人的心会像一只“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小鸟一般惬意和欢欣。天旷云近,岸阔波平,大自然清新博大的怀抱会使人尘虑尽涤,俗念顿消。忽然,一阵清亮的歌声飘来,原来是岸边歌台舞楼上的姑娘在载歌载舞。她们身着鲜艳的民族服饰,以充满浓郁民族风情的歌舞欢迎着远方客人的到来。转过歌台,小船驶入了窄长的水道。真看不出燕子湖后面竟如此迂徐回转,曲径通幽。——世外桃源是一个开放式的景区,它没有围墙与隔桩。田园山水、路桥村舍天衣无缝地自然融合,尽纳天地之大美。航道越来越窄。小船通过没有一点灯光、犹如夜航的燕子岩洞和“初极狭,才通人”的小隘口以后,似乎已是“山重水复疑无路”了。不想眼前豁然开朗,柳暗花明——桃花岛到了。小岛不大,四面环水,但草木繁茂,杂树生花,一株株红桃正笑得热烈灿烂。好一片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诗意美景。过了桃花岛,就能体验原始部落的魅力。但听前面山坡上警号长鸣,击鼓声声。原来是原始部落的土著先民发现了外来的陌生人,纷纷手执长矛、渔叉冲下山坡来,跳起了欢快的民族舞蹈。这些土著先民都以树皮羽叶遮身,他们剽悍健壮,皮肤黝黑,一看就知是生命力极其顽强的部落,透过他们,您可以想象中华民族的祖先何等的聪慧与坚韧。越过原始部落的水域,小船沿着散布的村庄缓缓驶回。这是真正的乡村,青瓦泥墙,竹篱菜畦,鸡犬之声清晰可闻。不时可见三三两两的村妇在河边洗衣,她们的棒槌在青石板上敲出古老的韵律。担桶的农人赤脚穿行在田间,顽皮的儿童嬉闹在屋前的空坪,更有捕鱼的老翁,叼一管烟斗,悠悠坐在竹筏上,在云影中随波逐流。从原始部落来到眼前的村庄,历史一下跨越了几十万年,真令人有疑幻疑真、恍恍然不知何世之感。上岸后,还可以在绣球楼对山歌,接抛绣球,在民俗大观园考察民俗,参观图腾柱、风雨桥等别具风格的建筑,观赏、购买少数民族妇女的手工织物等。诚如古语所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对于大多数性本爱自然的游人来说,也许一方山水田园已足以慰籍心灵。世外桃源的景色从远山到近树、从小桥流水到村舍人家,无不给你留下一个美好的回忆。

作者着力点并不在目不暇接的实景,而是以“双分”“无定”作铺垫,在“沉醉”与“ 恍惚”中将隔世之感徐徐道出,最后落笔“隔世客”“镜花游”转入高潮,令人遐想;把如痴如醉、如梦如幻的景色通过感觉表现出来。用词颇有余韵;化典恰如其分,足见笔力。惜个别字词未工,有待锤炼。

058(作者:心路遥远)
    
题杭州钱塘楼联

崇山西跃 沧海东临 浩浩之江 一览越州千秋事
晓色晴开 春光朗照 巍巍玉宇 满载杭城百姓情

评:钱塘江,又名之江,为浙江第一大江,浩浩荡荡横穿杭州城区.

钱塘江天文大潮是自古闻名的天下奇观。按照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大凡景象雄奇瑰丽之处,往往有名楼华宇相伴,从而使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如岳阳楼、黄鹤楼、腾王阁等。钱塘潮之于浙江,一方面是自然禀赋,另一方面又是刚柔兼济、灿烂繁华的浙江文化的象征。一直以来,大潮年年有、独无华楼观是浙江人的遗憾。每年中秋许多游客不远万里赶来一睹奇观,因为没有良好的设施,只能拥挤在江堤,常有美中不足之感。为深度开发这一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凸现其深厚的文化意蕴,杭州将在钱塘江边最佳观潮点兴建壮观华美、风格古雅的观潮旅游建筑——钱塘楼。钱塘楼位于萧山区河庄镇,占地1000亩。紧邻钱塘江,视野开阔,观潮时间长、地点佳。总投资约为5亿元,特邀天津大学中国宋代建筑大师王其亨教授主持设计。建筑风格秉承宋代传统建筑的精髓。届时,可举办观潮节,开展各种祭潮、弄潮、观潮活动,同时,还将展示各个时期与潮水有关的历史文物。
    作者准确地阐述了钱塘江所特有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价值,以及钱塘楼诞生所承载着的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杭城民心期望。联语大气如潮,适地适景。自对佳,有余韵。惜结尾气势不足,“百姓”改为“万众”未知可否?

059(作者:儒夫子)

题泰山

独居五岳先。自秦皇诰命封禅,神州有岳难称大
一览众山小。从工部赋诗登顶,天下无山敢比高

评:泰山“高”“大”二字尽显。引句用典自然,人文自然结合紧凑,见余韵,知泰山之高大,非独在险峻。

060(作者:慕容泊尔)

题绍兴鉴湖

溯辛亥当年,浪翻潮涌。有儿女英雄,刀丛一笑踏歌去
看湖山此刻,水秀岚青,喜人间天上,春雨千丝染翠来

评:鉴湖,在绍兴城西南1.5公里,为浙江名湖之一。俗话说“鉴湖八百里”,可想当年鉴湖之宽阔。东汉永和五年(140年),会稽太守马臻发动民工,筑堤潴水,总纳山阴、会稽两县36源之水,溉田九千余顷,民享其利甚巨,为江南古代最大的水利工程之一。它东起蒿口斗门,西至广陵斗门,全长56.5公里。湖在集雨时面积610平方公里,湖总面积189.9平方公里。后因水土流失,在唐中叶以后逐渐淤积,又从北宋大中祥符年间(1008-1016)开始有豪绅在湖中建筑堤堰,盗湖为田,湖面大蹙。今鉴湖面积约30.44平方公里,其主干道东起亭山,西至湖塘,长22.5公里,形如一条宽窄相间的河道,镶嵌在绍兴平原之上。

说到鉴湖,这里不得不提及中国近代史上女界中为国捐躯的第一人——秋瑾。秋瑾,字璇卿,号竞雄,别号鉴湖女侠,浙江绍兴人,官僚家庭出身。“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这位官宦之家的闺秀意气自雄,她不拘泥于“女子无才便是德”的陈规旧俗,自幼锐志好学,不仅善诗能文,而且酷爱武术;骑马击剑,无不娴熟。
  十六岁那年,秋瑾因父官寓居湖南,两年以后,由父母作主嫁与湘潭富绅子弟王廷钧。婚后不久,醉心仕途的王廷钧花钱买了个京官,遂家眷走马上任。
  秋瑾在北京期间,中国又连遭两次严重挫败。一是甲午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惯以江山赠人的清政府摇尾乞降,签订了割地赔款的“马关条约”;二是义和团运动失败,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古城被洗劫,又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辛丑和约》强加在中国人民头上。中国濒临灭亡的边缘!
  民族的灾难,亡国的危机,引起了众多志士仁人的极度忧愤,他们奔走呼号,出版书刊,揭露列强侵略,抨击清廷卖国,号召人们奋起革命,重建中华。秋瑾通过女友吴芝瑛捎来了许多维新书刊,废寝忘食,用心阅读,视野大为开阔,思想不断升华,立志为民族报仇雪耻。为此曾作《宝刀歌》以抒情怀:“铸造出千柄万柄宝刀兮,澄清神州;上继我祖黄帝赫赫之威名兮,一洗数千数百年国史之奇羞!”
  当时,不少热血青年去日本留学,考察资本主义政治,探索强国富民之道,秋瑾也毅然加入了这一行列。那时,莫说女子出洋留学,即使上学读书,也寥若晨星。满脑“男尊女卑”的王廷钧依仗夫权横加阻拦。秋瑾激烈抗争:“人生处世,当国济艰危以吐抱负,宁能米盐锁屑终其身乎?”王廷钧又恼又恨,盗走了她陪嫁的首饰,妄图断其经济,以阻其行。秋瑾抱定“革命当自家庭始”的不屈心志,拔簪摘珥,典衣质物,硬是凑足了路费。“钗环典质浮沧海,骨肉分离出玉门”。1904年4月,秋瑾终于冲破牢笼,搭船三等舱,只身东渡日本,从此,踏上了救国救民的征途。“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龙泉壁上鸣”秋瑾以龙泉宝剑自况,誓为国家、民族建功立业。她一到日本,就积极参加留日学生的革命活动,与陈撷芬发起成立了妇女组织“共爱会”,参加了冯自由组织的“三合会”,其宗旨为推翻清朝,恢复中华。秋瑾被封为“白纸扇”(军师),她又创办《白话报》,提倡妇女解放,鼓吹反清革命。
  1905年夏,秋瑾回国筹措学费,经陶成章介绍,在上海爱国女校访问了光复会会长蔡元培,后又在绍兴会见了光复会首领之一的徐锡麟,并加入了该会,不久重渡日本,加入了孙中山先生刚筹建的同盟会,被推举为评议部评议员和同盟会浙江省主盟人。
  她日夜为革命操劳,发展会员,宣传革命政纲。她天赋演说才能,加之通今博古,学识超群,“其词悲感激切,荡人心魂”。演说中,时而使众耳倾动,掌声如雷;时而使“泣数行下,而襟袖为之渍也”!故留日学生每次集会,均以秋瑾莅临为慰。
  面对留日学生蓬勃高涨的革命活动,清政府恐惧不安,遂通过日本当局,于1905年11月颁布了《取缔清韩留学生规则》,对爱国学生横加限制与迫害。八千留学生奋起反抗,秋瑾在集会上慷慨陈词:“国有国体,人有人格,决不能任其摆布!”经她提议,进行同盟罢课,组织敢死队,由她充任队长,去公使馆交涉,继而又带领部分同学回国,以示抗议。临行前在浙江同乡会举行的集会上发表演说,当讲到有人散布妥协论调时,秋瑾猛地从靴筒里拔出倭刀,咔嚓一声插在台上,以手指刀:“如有人回祖国投降满虏,卖友求荣,欺压汉人,吃我一刀!”“责任在肩头,国民女杰期无负”秋瑾身为女性,对妇女受封建礼教残害的苦楚有着切肤之感,因而回国以后,秋瑾便在上海创办了《中国女报》,申明:“本报之设,以开通风气,提倡女学,联络感情,结我团体,并为他日创设中国妇人协会作基础。”
  为了争取妇女解放,秋瑾把矛头直指封建伦理道德,痛斥封建妇道规范是荒唐话,是臭秽不堪的陈规陋习,应一概摒弃。她亲自撰写文章,着力宣扬妇女解放,男女平权,反对缠足、买卖婚姻、男尊女卑。秋瑾曾谱写过一首《勉女权歌》,公开宣称“男女平等天赋就,岂甘居牛后”,号召女界同胞“愿奋然自拔,一洗从前羞耻垢”,成为勇担革命重责的“国民女杰”。秋瑾的妇女解放主张不胫而走,一破男尊女卑的沉闷局面。女界同胞在她的感召下,纷纷打破羁绊,投身革命。“壮哉奇女谈军事,鼎足当年花木兰”秋瑾回国以后的形势是,反清革命风起云涌,驱逐列强的呼声响彻神州大地,以同盟会为首的革命党,正在积极准备推翻清王朝的武装斗争。
  《中国女报》因经费匮乏停刊后,秋瑾把精力转向武装起义方面。1907年春,她前往绍兴,主持由徐锡麟创办的大通学堂,出任督办。为了培训骨干,聚蓄革命力量,秋瑾在校中增设了“体育专修科”,自任教练。她利用绍兴知府贵福与新学界友善的假面具,聘请其为大通校董,在校会上拍照留念,从而使购买枪支弹药进行训练成为合法。她常身穿男式体操服,骑着高头大马,腰插手枪,手握倭刀,带领学生整队前往城外校场军训;或练习射击,或练习劈刀,一派生龙活虎的气象。秋瑾又不辞劳顿,扬鞭驰马于杭州、金华、嵊县、义乌道上,联络分散各地的会党,运动军队官佐与武备学校的师生加入光复会。
  1907年5、6月间,同盟会先后组织发动了多次起义,秋瑾与徐锡麟议定,浙皖两地同时举义。她把浙江地区的会党以“光复汉族,大振国权”八字为序,统编成光复军,确定了起义的具体事宜;并亲自起草了《光复军起义檄》和《普告同胞檄》。
  事出意料,个别会党首领谋事不密,使目标暴露,起义部署被打乱。7月6日,徐锡麟在安庆刺杀安徽巡抚恩铭,仓促起义,结果被捕遇害。
  这时,浙江巡抚张曾扬得到了秋瑾与徐锡麟同谋的密告,调兵遣将,部署镇压,一时风声大紧。嵊县会党首领王金发劝秋瑾躲避一下再说,秋瑾坚持不肯,“虽死犹生,牺牲尽我责任;即此永别,风潮取彼头颅”。她在7月10日给友人徐双韵的信中,就附有绝命诗一首,表明了为革命献身的决心。因此,她毅然把生的希望让给战友,组织同学分批撤离,并销毁了机密文件。7月13日,清军荷枪实弹包围大通,秋瑾与少数战友开枪抵抗,毙伤敌人多名,激战一阵后,终因寡不敌众被俘。“死生一事付鸿毛,人生到此方英杰”贵福连夜提审,大堂上摆满了刑具,凶神恶煞般的衙役布列两旁,秋瑾毫不介怀,缓步而入。贵福先是装出一副和事佬的样子,喋喋不休开导一番,要她供出同志,洗心革面,重新做人。他见秋瑾不屑于理睬的神气,不禁来了火,惊堂木一拍,指着满地刑具:“你不要敬酒不吃吃罚酒,免得皮肉受苦!”秋瑾冷笑一声:“要我招什么呢?你是大通校董,谁是革命党,还不最清楚?你曾赠我‘竞雄世界,雄冠地球’的联语,要问革命党人是谁,你便是!”此言一出,贵福张口结舌,用袖擦着脸上的冷汗,慌忙宣布退堂。
  第二天,由索刑师爷代审,百般拷掠,要秋瑾招供词,秋瑾坚不屈服,怒斥敌人:“欲杀便杀,革命党人的事就不必多问!”整个审讯过程中,始终未有一句有损革命党声誉的话。
  敌人知秋瑾深孚众望,唯恐久押生变,于是编造供词,草草结案,决定将她秘密杀害。1907年7月15日凌晨4时许,狱卒来牢中提人,秋瑾从容穿好衣服,梳好发髻,在军警簇拥下,进入绍兴轩亭口刑场。临斩官李瑞年要她在供状上画押,秋瑾环顾四周一片漆黑,唯觉细雨霏霏,冷风阵阵,女侠思及起义失败,壮志未酬,遗恨终身,遂挥笔写下“秋风秋雨愁煞人”七个大字,表明了对革命前途的关注。书毕引颈受刑,慷慨就义!
  秋瑾遇难的消息传出,抗议清政府杀害女侠的电文、信件如雪片般飞向清宫,悼念诗文、回忆录、剧作不断涌现,各类纪念书刊相继问世。
  按秋瑾埋骨西子湖畔的遗愿,徐自华、吴芝瑛两女友于1908年春将女侠忠骨改葬于西湖边的西冷桥下,并为之勒石建碑。
  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孙中山下令在绍兴为秋瑾建“风雨亭”,以纪念她为民族生存、妇女解放不惜抛洒一腔热血的爱国主义精神。

作者数语寥寥,写尽湖山儿女,今昔翻覆,真可谓“史笔”也。自对、领词运用好,上联语意出彩,颇见豪情快意。惜联语气促,节奏过快,句脚平仄未注意。下联未及上联丰满。

061(作者:意识形态大总管)

题西湖湖心亭

问湖心春水,从何处来?东坡半角蓝衫墨
看亭外游鱼,向哪儿去,西子一只泥罐陶

评:首嵌点题,构思奇巧,化典无痕,字句容量大,自然融入人文,以使主题深化耐品,意境优美深远。联中文白相对,到也工整。句脚变体。个别字宽。

062(作者:江苏 孙志洋)

题黛眉山世界地质公园

遥看二百里风光入盆景,云归乎山,月归乎水;
俯瞰八千寻峡谷作回肠,横则是怒,纵则是狂。

评:黛眉山位于河南省新安县境内,南接泰岭,北连太行,滔滔黄河在其脚下奔流不息。
 黛眉山地质公园,是于2006年9月18日在英国北爱尔兰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的世界地质公园。面积328平方公里,是一座以峡谷地貌、水体景观为主,以典型地质剖面、地质工程景观为辅,以生态和人文相互辉映为特色的综合地质公园。园区内有地质公园博物馆、龙潭峡、黛眉峡、黛眉寨、荆紫山、青要山、万山湖、黄河奇石园等八大景区,山地、丘陵、台地、黄河、湖泊浑然一体,相互映衬,相得益彰。
     园区大地构造位置,属华北地台南缘太行山断块与豫皖断块、冀鲁断块的交汇部位。25亿年以来,由于火山爆发和地壳震颤,这里时而沉降为海,时而抬升为陆,并形成了一条宽达百余公里的大裂谷,海洋生物和陆地生物均发育极盛。如今,散布在各景区内的无数地质遗迹、生物资源和人文遗产,俨然构成了一部活字典,记录着黛眉山地区由陆进海、由海退陆的亿万年沧桑演变、地理环境变迁以及数千年人类文化活动。当你走近这里,不仅能欣赏自然山水的表,得到耳目之娱,更能认识自然山水之本,那悠久的地质历史、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灿烂的人类文化,将使你从知其然升华到知其所以然的更高层次的科普世界,真正领略到“自古造化钟神秀”的内涵。
  作者上联写表,将二百里风光尽收笔底;下联写本,把亿万年沧桑和盘托出。着笔有力,比喻新奇。

题三亚天涯海角
海水滔滔,阅尽世间兴废。看帝王将相,才子佳人,过眼总成空,惟兹醒世哲言,留得真情传万古
巨岩屼屼,历经天下沧桑。想铜雀琴台,秦楼楚馆,回头皆是梦,独此惊人好字,依然豪迈足千秋

评:  天涯海角风景区位于三亚市区约23公里的天涯镇下马岭山脚下,前海后山,风景独特。沙滩上拔地而起一对高10多米,长60多米的青灰色巨石赫然人目。两石分别刻有“天涯”和“海角”字样,意为天之边缘,海之尽头。“天涯海角”就是由此得名。这里融碧水、蓝天于一色,烟波浩瀚,帆影点点。椰林婆娑,奇石林立,如诗如画。经历代文人墨客的题咏描绘,成为我国富有神奇色彩的著名游览胜地。景区内的海水浴场,钓鱼台及海上游艇等设施,既可观赏自然风光,又是游泳好地方,并有一个由“点火台”、“望海阁”、“怀苏亭”和曲径通幽组成的登山多层次游览胜地。一座由现代建筑和仿古传统园林式建筑风格相结合的“天涯物寨”、“天涯漫游区”、“海上游艇俱乐部”、“天涯画廊”、“天涯民族风情园”、“天涯历史名人雕像”等屹立在海天景区,令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上溯一千多年的天涯海角,不禁令人心酸泪下。其时,孤悬海外,“鸟飞尚需半年程”的琼岛,人烟稀少,荒芜凄凉,是朝廷流放“叛民”、“逆官”犯人之地。仅唐宋两代,被流放到此就有四、五十人,其中有不少著名历史人物,如唐代宰相李德裕、宋代名臣李纲、赵鼎、李光、胡铨等。到此荒山僻壤水天相连之地,无人不怀着走天涯海角,去而难归之感。胡铨曾哀叹“崎岖万里天涯路?野草荒烟正断魂。”李德裕赋诗曰:“青山似欲留人住,百迎干道绕郡城。”、“一去一万里,千之千不还;崖州知何处?生渡鬼门关。”前人的坎坷经历,历代文人墨客的抒感发议和今天的“天涯海角”更增添了景区的色彩。
联语娓娓道来,从眼中景致折射出人生历史大舞台,最终又聚焦在天涯海角四个大字上,如点睛之笔,使全联一下子活了起来,可谓“先平后奇”。惜句脚平仄未注意,读来吃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