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再宅丨乌鲁木齐之门系列报道(三) 北门流年

 angrylion 2015-10-06

乌鲁木齐北门老照片。

曾经荒凉的北门城门外,如今已经高楼林立。

北门渊源 

  历史上不止一个北门 

  如果想了解北门的历史,应该先了解乌鲁木齐的历史。 

  据《西域图志﹒卷之十﹒疆域三》里记载:“山北准部(天山北麓准噶尔库本诺雅特部)逐水草,无城郭,史传所称,古今不爽。” 

  这部清代官方权威的地方志告诉我们,从两汉到明,乌鲁木齐这片在蒙古语里意为“水草丰美的地方”,这块地域一直都是作为牧场,历史并不辉煌,没有城郭存在,更无所谓北门。 

  《西域图志》又记载:“乾隆二十年正月(公元1756年),大兵进讨准噶尔,噶勒丹多尔济率属,望风降,地皆内属。 

  有旧城,周可三里,赐名迪化。别于旧城北建迪化新城。” 

  新建的迪化(今乌鲁木齐)城有四座城门:东惠孚、西丰庆、南肇阜、北憬惠。官方志记载的北门憬惠门终于出现,然而它不是唯一的北门。 

  乾隆三十八年(公元1774年),清政府改设直隶迪化州,对迪化直接领导,并在距新迪化城三十里地(今乌鲁木齐河西岸)建巩宁城,即今天位于新疆农业大学一带的老满城,城内驻扎满营兵眷。这座城也有四座城门,其中北门叫枢正门。 

  另外,由于屯政需要,迪化周边又建六堡,每堡都有四座城门,其中北门分别为:拱化门(惠徕堡)、正衡门(屡丰堡)、奉朔门(宣仁堡)、阶平门(怀义堡)、永贞门(乐全堡)、翊辰门(宝昌堡)。迪化城的北门一度达八座之多,迪化也前所未有地兴盛起来,不断有外地移民到此谋生,繁华渐渐盖过素有“旱码头”之称的古城奇台,成为全疆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新疆建省后终于成为首府。 

  然而,诸多的北门并没有因为迪化城的繁荣而完全保留。1864年,巩宁城毁于战火,十多年后于迪化城东建新满城,供清军和随军家属驻扎,存在近百年的老满城彻底退出历史舞台,如今只剩下一些断壁残垣,枢正门不复存在。 

  如今,因屯政设立的六堡也找不到所在,它们的北门也消亡在历史的深处。只有憬惠门作为迪化城的北关一直存在到解放后,后因城市扩建拆除,这是让众人记忆最深的北门,也是如今乌鲁木齐人所说的“北门”的专指。 

  据头发花白的老人记忆:北门城楼高约十米,周边城墙高八米,城门上的亭台,门洞深约5米,站在门洞里,凉风习习,夏天可以避暑。 

  北门旧忆 

  城楼巍峨,光景荒凉 

  “北门在哪?”现今的年轻朋友们可能都会指着光明路和文艺路的交叉口,说:“这里可能就是老城的北门了。” 

如今的光明路

  然而,据老一辈人所言,老北门在现在的健康路北口,北门花园一带。 

  据《乌鲁木齐掌故》的作者刘荫楠在书中介绍,乌鲁木齐老城始建于清朝乾隆三十一年,全城有东西南北4个正门,其中北门在现健康路北端、北门花园以南一带。北门的修建也是有故事的,因为当时的“小十字”是丁字街,从大十字到北梁(现民主路)再向北就不再通,被一条土梁挡住了去路,土梁高差约20米,修建北门时就拐弯了,所以北门和南门并不对称。1943年,土梁被挖掉,这里又修建了一座“建新门”,称新北门,在现在解放北路北端一带。新城门一砖到顶,拱形城门,卵石路面。这座新城门并没有存在多久,十多年后和老北门都在城市扩建中被拆除。 

50年代的北门旧城垣拆除后老照片

  北门存在时是如何光景?湖南人谢彬1917年著的《新疆游记》四月十九日中描述:“过北门。经乾州会馆。值演戏,士女环观如赌;有七八处积人成堆,则皆赌博、说书、搬把戏之类所在。此间下级社会之情状,毕现于斯。”由此可见,北门一带的居民都是社会下层,繁华程度远不及南门与西门等区域。 

  这一天,谢彬登完红山,从北门进城,留下了这样的描述:“进北门。街道泥泞沾衣。若花远地丛草,太阳蒸发臭气,令人掩鼻而过。余游中国地方多矣,市街污秽,此为第一。”巍峨的北门下生活场景由此可见。 

  曾问过四五位老人关于北门之外的印象,他们记忆统一:荒凉。 

  记者也曾采访1935年出生本地的张昆元老人,在他的印象中,北门外附近有菜园子,他十多岁时曾到此担菜贩卖。在刘荫楠书中记载,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现在北门教育学院一带,是“旗奉直东义园”,俗称“天津义园”,向西还有“两广义园”及一座城隍行宫庙,今光明路南是一片乱坟岗,有湖北义园和中州义园,两者中间是处决犯人的刑场。1935年前后,随城市扩建,这里的墓群才陆续迁出,但依旧是一片荒凉。据这几位头发花白的老者回忆:出了北门,可以见红山,城里人家的柴火都出于此。 

乌鲁木齐市的红山老照片。

  后记 

  时过境迁,曾经的荒凉已一去不返。没有了城门和城墙的乌鲁木齐越来越大,越来越繁华,比当年城楼高出不知多少倍的楼群在这边地域上密集耸立,当年掩鼻而过的臭水坑被清洁宽敞的都市大道取代,乌鲁木齐越来越像一座国际都市。失去了城楼的北门如今不仅汇集学校、剧场、媒体等文化场所,且商贸发达,多条道路在这里交会纵横,车水马龙,连接着乌鲁木齐城区的繁荣。 

有城门的北门已经走远,逐渐消失在记忆的深处,没有城门的北门依旧存在,依旧年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