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米粒 深度(ID:eyes_inSight) (深度授权发布) ... 朋友在未通知我的情况下,把我的文章转载到了她新开的公众平台上还署上了自己新起的艺名,然后发来微信说:“你不介意吧。” 表姐把我珍藏在首饰盒里多年也舍不得戴的一对耳环送给她老公的侄女了,之后打来电话对我说:“你不介意吧。” 同学聚会,闺蜜把我前男友劈腿后又跑回来找我,结果在楼下被现女友追杀的丑闻当笑话添油加醋的讲了一通,面对着我的尴尬,她说:“你不介意吧。” 每当这时,我的好奇都远胜于我的生气。我特别想知道是谁给了他们这滔滔江水连绵不绝的自信和底气。我们生长在同一片蓝天下,接受的同一个教育体系,为什么当他们入侵到别人的领地,揭露了别人的隐私,霸占了别人的劳动成果,仍然气定神闲的认为当事人不会介意。 我认真的思考了这个现象,并环顾四周,发现这绝不是个案,人际交往中这类情况比比皆是。若是放弃感情用事当场还击,而选择理性的思考分析研究斟酌,这类事件主要存在以下两种情况。 第一种,她真的觉得我不在意
人间自有真情在。我确实觉得亲朋好友间不该有太多生分的界限。享受“你的就是我的,我的还是我的”有一股冲天的霸气。现如今我们都爱晒闺蜜,晒蓝颜,晒有谁跟你待了三十年,从开裆裤玩泥巴到结婚生子认干妈。我也希望友情如童话般一帆风顺,可事实是有多少刎颈舍命之交都败给了细碎的一地鸡毛。
你深知我会介意,但用“你不介意吧”先发制人,你认为自己抢占先机,这种心知肚明意味深长的先斩后奏就能让我有苦难言吃哑巴亏,那你就大错特错了。因为这种便宜通常每人只能占一次。一旦得手,也就等于在两人关系中拉响了警报,表面友善的交往再难继续。 而且一个事件所带来的影响绝不单纯是两人间的瞬时行为,它会像亚马逊热带雨林里的蝴蝶一样,煽动一下翅膀就可能引起美国得克萨斯州的龙卷风。这种类似多米诺骨牌似的连锁反应快的超出你的想象。 总有些人误以为自己比别人聪明,殊不知这种小聪明最害人。我记得小时候听过一个故事,有个孩子总在海边和海鸥玩,有一天他的父亲说你抓几只回家来吃,孩子同意后再去海边,海鸥只是飞旋而不再下来和他玩耍了。连鸟类都能准确识破人的心机,更不要说我们同在食物链的顶端了。出来混的早晚都要还,玩人者也必被玩。 所以这类事件发生后,千万不要简单粗暴一概而论,最应该的就是分析原因,有效沟通,争取将危害减到最低。 朋友不再以己之名转载我的文章,她准备为我开个专栏,让我安心写作。 我没有告诉表姐真相,不过我把珍爱的首饰放到了更私密的地方。 理性分析后,我建议当我们脑海中出现了“你凭什么觉得我不介意”的念头时,能多想想对方的好,真诚友好的维护彼此间的感情。当然更为重要的是要明辨是非,知晓善恶,内方外圆,刚柔并济。 要知道没有霹雳手段,怎怀菩萨心肠。 作者:米粒 深度(ID:eyes_inSight)专栏作者,中文系毕业 一边做老师一边爬格子,代表作品《所有疏远了的友情都是理所当然》,又名《真正的友情,是一场门当户对》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