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考古发现史话第四讲——尧舜时代

 茶香飘万里 2015-10-08

1922年顾颉刚先生提出了“古史是层累地造成”的著名论点,认为中国古史记载多是由神话转化而成的,因为第一“时代愈后,传说中的古史期愈长”,第二“时代愈后,传说中的中心人物愈放大”。
所以“我们在这上,即不能知道某一件事的真确的状况,至少可以知道某一件事在传说中的最早的状况。”

以考古文化与传说时代像对照,学者们大体认为:

龙山文化为东夷,后融入夏文化,夏代的东夷为岳石文化。

王湾类型为先夏,后冈类型为先商。

陶寺文化为尧。

客省庄文化去向不明,但不是先周。

石家河文化为三苗,后被下王岗类型取代。

良渚文化北上融入华夏,可能为蚩尤。

王油坊类型南下,融入马桥文化。

传说中三大族团的分布

目前,陶寺文化为尧地在学术界得到的认同最多,我们从陶寺文化说起。

陶寺文化的内涵

20世纪50年代在山西襄汾陶寺发现龙山时代的遗址,经过多年发掘,在晋西南汾河下游和浍河流域已发现98处同类遗址,遂定名为陶寺文化。陶寺文化的年代为距今4500-3900年。

陶寺遗址发现的城址面积达280万平方米,显然是当时的都邑。在城内有大型建筑区、祭祀区、仓储区、作坊遗址、平民居住区和墓葬区。 在都邑周围还分布着大大小小的聚落遗址。

陶寺文化大墓规模巨大,随葬品丰富。

大墓中出土的精美玉器、特磬、蛇纹大盘、玉覆面无不显示出墓主的王者气派。

在陶寺遗址发现了一件破损的陶扁壶,上面有两个朱书文字,经考证为“文”和“尧”。

2003年在陶寺遗址发现了大型圆体夯土建筑,发掘者推测其功能与观天象有关。据记载,尧派遣羲和、羲仲管理历法与授时,并测定了一年的天数、二十节令和四季。

尧舜的禅让

相传尧为首领之时“四岳”推举舜为继承人,尧把两个女儿嫁给舜,让他帮忙办事,对他进行了三年考核。

尧死后传位给舜。舜同样经过治水的考验后把权力传给了禹。禹继位后先举皋陶为继承人,但是皋陶早死,于是又举伯益为继承人。这种不传儿子而传贤人的推荐选拔继承人的制度叫做“禅让制”。

后来禹的儿子启夺伯益之位自立,从此开创了“父死子继”的继承制度,被后世儒家批评为以“家天下”取代“公天下”。

但是法家并不是这样认为,韩非子在《说疑》中说:“舜偪(逼)尧、禹偪(逼)舜、汤放桀、武王伐纣,此四王者,人臣弑其君者也,而天下誉之。

在陶寺遗址发现了许多显现出强烈暴力色彩的迹象,例如城墙、宫殿建筑和大墓在晚期都遭到了人为的破坏,灰坑里填埋了几十个头骨(上右)或几十具散乱的尸骨,还有残遭强暴致死的妇女遗骸(上左)。

如果陶寺遗址真是尧的都城的话,那么陶寺文化晚期所发生的事件应该就是尧与舜之间的更迭。陶寺遗址的这些现象似乎都在印证韩非子说的是正确的。

文献说:“尧都平阳”在今晋南,而尧冢却在“济阴城阳”即今山东荷泽;舜是“东夷之人”故居在今荷泽,但是却“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是为零陵。”

如果尧舜禹之间真的是和平禅让的话,为什么他们不在故乡颐养天年,而要葬身于异域他乡呢?看来在尧舜禹的时代并不是象儒家所说的那样温良恭俭让,关于“禅让”的说法只是儒家的理想。

那么问题来了,陶寺到底是不是尧都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