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灵魂是什么

 书蠹之家315 2015-10-08

论灵魂是什么

胡恩厚

 

    科学技术的发展已正式灵魂却是是存在于人的大脑中,指挥人的行为,操控人的心里活动,灵魂主宰着人的主观内部心理思考,回忆,沉思,默想,计划,决策,逻辑推理,猜测,设想,言语,表情,勇敢,懦畏等;客观外部环境信息通过身体五脏六腑,眼,鼻,喉,舌,耳,皮肤,毛发四肢等汇报给潜藏在脑中的灵魂,灵魂对主客观反映中和处理反馈给身体各器官发出指令,命其行动,或贮存在记忆中。这样人便发生喜怒哀乐、恼、痛、烦、恨、友、仇、冷热、病伤、苦辣酸甜、香臭、善恶等情感,有了打、杀、讽、骂、争斗、拼搏、写画、歌舞、乏、累、勤、懒、缓急、走跑、坐卧、笑、哭、吃喝拉撒睡等行为。

 

    灵魂是通过脑物质运动将内外信息转化为形象和理性行为,脑物质运动产生灵魂变化,由脑神经细胞做基本单位运动完成信息加工综合达到的。脑神经细胞通过多构成的分子、原子、离子、电、磁、光、声、热诸多运动形态反映出来。这种脑物质运动,我们称之为思维;这样思维反映出来的感觉现象,我们称之为意识。这个意识就是历史传下来的古人所称的灵魂。这个灵魂主宰人的行为与思想。

但是,我们的灵魂与古人所说的灵魂在本质上是有区别的,与宗教所讲的灵魂是根本不同的。我们的灵魂是脑物质运动产生的;而古人一般所指的灵魂是从身外投胎进入身内的;宗教讲的灵魂是上帝、神安排的,而且是不灭的。在他们看来,人死后,灵魂可以转世投胎,或善人上天堂、或恶人下地狱,或成为鬼魂。

 

    我们这里说的灵魂是意识,这个灵魂意识与哲学家所说的抽象意识也是有根本差异的。即是当代所谓唯物主义者所阐述的意识,我们也并不完全赞同的。他们并不把意识灵魂作为实体,也不将意识当作灵魂,灵魂只是成为行为上的形容词。所以他们的意识与我们的意识又有不同层次的区分。

 

    远在16-17世纪,德国化学家、医学家施泰尔(1660—1734)最早在书中使用“万物有灵论”,或称“谈灵论”语句。英国人类学家泰勒(1832—1917)著《原始文化》系统阐述过这个理论,以科学、哲学的概念认为万物皆有自己的灵魂,精灵对人和动物生命以及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发生影响。德国心理物理学家费希纳(1801—1887)认为宇宙是高度有灵魂的东西,植物和星辰也有灵魂。上帝是宇宙的灵魂,是像人一样的实体,而宇宙则是上帝的躯体,上帝的至善通过自然法则来显现。所以她们的观点称为万物精神论或谈心论,主张的是宇宙万物都有精神(意识心灵、灵魂)或心理活动(感觉情绪等),并宣称动物特别是高等动物的意识、心灵、灵魂比较清楚、植物次之、无机物更次之。

 

    哲学家们自从有唯心和唯物论争后,对意识便有了不同的解锁,主要是思维与存在第一性或第二性,如同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一样。这里只提关于唯物哲学家关于意识的概念,他们认为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人脑是高度阻止起来的特殊的物质,对客观世界的反应产生意识,并由语言的产生发展出来,所以动物没有意识。这些哲学家认为精神即意识,并把精神当作和意识同一意义的概念来使用,是物质高度发展的产物,是物质世界在人脑的反映。意识和精神是人类特有的一切意识思维现象和无意识心理活动,包括感觉、直觉、心理、反射等无意识活动,又有理论意识和理论思维等等高层次有意识活动,如认识、观念、思想、理论路线、方针、政策、计划等。这里的思维又是指理性认识即思想,或指理性认识的过程,即思考,分抽象逻辑和形象直觉。所以思维是指意识精神。简而括之,精神涵义最广,包括思维意识,这意识是有意识、无意识;思维又包含意识与精神;这意识而是有意识的意识,而不包括在精神范畴的内在的无意识的意识。意识分有意识的意识伤肾至思维,无意识的意识如反射等,可称为“本能”。我们与传统哲学家不同的、公开承认意识就是灵魂。他们声称意识是“物质世界在人脑中的反映,是人脑的机能。”我们认为意识是由脑物质运动产生的,外部世界仅是产生意识内容反映的不同而已。我们主张婴儿怀胎母体虽然尚未接触母体之外世界已有了思维细胞,并开始在思维有了意识的反映。我们将精神细胞作为思维基本单元,而脑神经细胞是由小到大、由少到多的发展过程,其过程同时也是思维过程,并是意识产生的过程。我们还认为只要有了脑物质细胞运动,就是思维,就有意识反映,所以没有无意识的意识,也就是根本不存在无意识的本能,本能是意识的一种形态。

 

    关于思维,意识与精神的关系,哲学家甚至有获诺贝尔奖的神经科学家提出大脑意识与精神或自我精神或自我意识或简称之自我,相互作用而发生思维活动,从而有了主动行为运动形态反映。当然,这个精神或自我精神或自我,实际上即指昔时的灵魂,为了与宗教意识分离才用其替换的。同时,又是与本能或条件反射、无意识划分界限,认为“自我”是主控有意识的思维,而无意识本能似乎其行为动作并未通过大脑发生的,“自我”尚不知道。其实这仍然为避开精神这个词语唯心主义或宗教迷信的嫌疑而发明使用的。

 

    我们认为精神、自我精神、自我意识、自我,或本能、本能意识,同是一个东西吗,都是灵魂的作用。所谓发现自我,认识自我,就是发现与认识灵魂。灵魂是意识,也就是认识意识。在我们这里,意识是大脑物质运动的反映,是思维运动所产生的综合现象。所称认识自我,或“我是谁”,就是认识这个灵魂,即认识思维和意识,认识脑物质运动形态。

 

    我们认为脑中只有一个统一的思维发生统一的一个意识,也就是只有一个完整的灵魂。本能或本能意识,是意识的一种运动形态,也是通过脑物质运动思维产生的,因其脑物质运动快捷迅速,好似还没有“意识”到动作行为却已经发生过了。如眨眼,涎水,出汗,手脚防卫等。这是因为此本能或“本能意识”是生活中经常出现的行为动作,由脑物质运动早已“训练”纯熟,习以为常,好像未如思索便反映出来,实际上还是通过脑与脊髓等神经系统神经细胞运动完成的,一种运动形态快速地被另一种运动形态所掩灭了。这些皆为灵魂意识功能的一部分。灵魂意识有整体脑物质运动产生,也就是全部脑神经细胞参与运动综合调谐达到统一意识反映的效应,然而精神不是思维或意识,更不是灵魂,只是意识或灵魂外部显现。

 

    1962年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得者之一的美国生理科学家弗.克里克(1916—2005),在20世纪90年代出版了一部著作《惊人的假说—灵魂的科学探索》,突出发现了“灵魂细胞”,并声称这是他们在哲学、心理学和神经学等领域,经神经细胞和意识产生完美地联系在一起。其后他的合作者克﹒科克发表文章进一步做了论述。《青年参考》2003年3月12日发表罗斯《罗贝尔医学奖、DNA发现者提出新学说—灵魂是大脑中的一组细胞》,并指出这一小组神经元细胞位于大脑皮层后部前沿的一小块地区。这样,他们就将十七世纪笛卡尔(1596—1650)提出的上帝将人的灵魂安排在人脑松果体上迁移大脑皮层后部蹑页一小块区域了。

 

    我们应赞赏弗.克里克的这个勇气,但我们反对灵魂意识只是一小组神经细胞的功能,更不同意这一小组神经细胞居于大脑皮层一小块区域上。我们在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意识是有整体脑物质运动地位反映出来的,90年代初论证意识是脑物质运动由整体脑神经细胞运动产生的反映。我们主张大脑皮层并不是思维运动产生意识的唯一部分,而只是产生意识的一个组成部分,其上也不存在意识中枢或中心,意识是整个脑神经网络运动,而大脑皮层仅是思维信息运动的网络通路。

 

    灵魂就是意识,古代受科学技术水平限制,将意识称灵魂,根据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提高,科学家验证灵魂是存在的,也就是意识,找到了领军在脑中运动的轨迹图形。科学家发明出测试思维的一起设备,依据脑思维磁的运动形态,创制了脑磁波扫描仪(MEG),利用非常灵敏的由液氦冷却的感应器,可以感应到活跃神经系统所产生的微弱磁场。这种技术可以为大脑不断变化的神经活动模式提供最佳的瞬时记录图片,大致指出真正的活动区域。同样根据脑物质运动的磁性反应,研制出更好的功能磁共振扫描仪(F—MRI),利用环形强磁铁对你大脑中的原子进行排队,随后利用无线电脉冲对氧气等元素进行测量,通过一秒内的数次扫描可以显示思维活动中大脑耗氧量的变化来达到目的。还有一种正电子发射层析成像(PET),是把放射性示踪剂注射到血管中,通过观察脑细胞对示踪剂的消耗情况,可以得出大脑区域分别参与何种思维活动的图示。神经细胞活动当前可知的主要是电子、离子的运动,而电与磁这对双胞胎是相互转化的,电子运动必有磁的反应,物质在磁场中运动也必有电的感应。所以这些发明创造都是依据脑思维是脑物质电、磁、光、声、热等运动形态而制造出来,并以此进行运动形态进行实验的。

 

    科学家们对癫痫小发作病人脑电图测试,因其某种亢进活动导致大量神经元的相干发放。对健康人的脑电图测试,其α波也表现出相干的脑电图活动,即使在比么休息时也可表现出来。测试者按原来大脑功能分工定区域,但结果却完全不同。证明大脑中相当多的区域,包括听觉区域和运动区域部分,皆以高度相干的方式参加了这一思维活动。实验清楚表明,相干获得模式,不是由大脑中不相关的背景过冬引起的,而是直接与其测试任务有关。大脑思维与意识绝不是原来预想那样定域的,或由个别细胞实现的,他们是整个神经系统的属性。从而证实了人的思维是全脑物质之诸多运动形态综合的反映,而不是一小组细胞,更不是一个区域和蹑叶之类部位。

 

    脑功能磁共振扫描仪(F—MRI)扫描大脑活动,当人说话时,人们预计中的应是显示出分工在左半脑的语言中枢或中心点亮,结果亮点还出现在大脑其他区域,有数以百计的亮点显明显表示出大脑的整体协作性,没有发生出现哪个大脑区域单独操控一项功能。如果实验非语言活动,语言中枢也同样亮点山摇起来。实验认为大脑的各个部分似乎有一定的能力范围,然后根据当前的任务需要,以特定的方式参与活动。实验研究者本以为大脑会有明确的模块化分工,但结果发现各个区域都是多面手,会根据当前的整体需要而皆能执行诸多特定功能。

 

    实验测试证明脑功能并无分工,其亮点先后出现,并不是实验者所称“大脑的各个部分似乎有一定的凝立范围”,而是表明思维信息载体在脑物质运动网络内途径次序,直到延伸到全脑网络,完成思维整体运动得到的统一意识反映。

 

    有科学家在解释脑内某部位受损伤,甚至半脑失去功能,而人的思维仍能“正常”意识和行动,那时脑功能的“可塑性”,是由未损害区域补偿的。其实,闹区域或半脑受损害后,之所以仍能“正常”思维,是因为脑功能是全脑的功能。部分受损害,其他部分自然而然承担其作用,因为脑其他部分本来就有此功能,有时因受害后在恢复此功能尚需一段时间,也不是“可塑性”,而是整个脑必须有个调节适应的过程,也就是脑物质运动需要恢复原来的运动形态,并非重新“学习”原来没有的功能。因此,“可塑性”的提法是不科学的,那是应为固守脑功能分工理论最后的残余羞于认错又无法自圆其说的辩解。

 

    灵魂是一个完整的意识实体,发生在脑中,存在于脑中,脑物质运动过程中,除在脑内发生意识反映外,也与其他物质运动一样,也会有其他运动形态放射到外部,而出现如电、磁、光、声、热及其类似的物质发射出脑壳之外,像电波、磁波、光波、声波、热波那样运动形态,可称之为“意识波”。这种意识波也有如其他物质波一样有频率、振幅、速度、能量等参数,有同样意识波参数的人脑也会接收到,或的调谐到同样参数而受到感应,如同收音机、电视机那样,称为意识收发机、能发能收。故有曾参与母远距可感知乃此功能。曾参字子舆,与父曾点同事于孔子弟子,春秋鲁国南武城(今江苏昆山县竟)人,性质鲁日三省其身,悟一贯之旨。一日外出砍柴,忽感臂痛,知母有事,返家后乃母掐胳膊唤回。参事亲至孝,故有此意是感应。参作《孝经》、述《长学》,其学传子思,子思传孟子,后世称宗圣,事入《史记》《论语》,必不虚传,今称之心灵感应,第六感之类,实是意识波传播,其效应依思维力而定,能量大效果好。当科学技术发展到一定水平,用仪器、机器人放大思维意识能量即可达到人与人传输意识信息。根据《青年参考》2008年12月2日报道,美国在伊拉克战场上战地双方血战正酣,伊拉克士兵突然宣布投降缴械。伊士兵声称听到真主的声音,令其停战。原理啊美国情报部门派人到战地用可控制伊拉克士兵意识的机器人设施使伊士兵投降。在伊拉克战场又一次意识到奇迹发生,双方战火猛烈之时,伊方突然挺火,视之,伊士兵“蒸发”无影无踪,也是思维战的结果。看来未来战争是竞争思维战、意识战,而不是“枪杆子出政权”。那么,人与人角斗,未来也不是谁的拳头硬或力气大的较量,运动会上增加一项思维力、意识力的竞赛。

 

    这种意识,也就是灵魂,在人死后又怎样?历史上神灭论、神不灭论争论至今,或许又有新的动向。此时头脑中的意识,可能因无法像活体那受到操控,通过意识波形态以物质形式全部发射出去,载有其意识信息,并用同类意识相吸相聚原理,凝“意识团”的实体而存在着,这就是灵魂。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书“生物学”的“生与死”一节中写到:“无论什么人一旦懂得这一点(本文作者注:之生命辩证观)便会摒弃关于灵魂的种种说法。死亡或者是有机体的解体,除了那组成的有机实体的化学构成部分,再不留下什么东西;或者还留下某种生命的本源,即某种或多或少地和灵魂相同的东西,这种本源不仅比人、而且比一切活的有机体都活的更久。”这段话不管读者如何理解,我们对唯心主义者关于本文作者灵魂是意识的论述所作出的“抗议”可不理睬,但对唯物主义者都是留有广阔的思维的空间。“和灵魂相通的东西”,那就是物质的意识,也就是灵魂。灵魂不但存在,而且存在的更久。这就是本文《论灵魂》的灵魂观。

 

 

 

 

参考文献:

1、赫尔曼﹒哈肯著《大脑工作原理—脑活动、行为和认知的协同研究》.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257-258页.

2、杨汝生编著《生命之谜》.时事出版社.2006年1月版.84-85页.

3、恩格斯著《自然辩证法》.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250页.

4、《青年参考》.2008年12月2日.

5、《哲学辞典》.刘延勃等主编.吉林人民出版社.1982年2月版.

6、《简明社会科学词典》.宋原放主编.上海辞书出版社.1982年9月版.

7、《心理学词典》.宋书文等主编.广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5月版。

8、《思维辞典》.田运主编.浙江教育出版社.1996年3月版.

9、《中国人名大辞典》.臧励龢等编.上海书店印行.1984年2月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