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国军阀混战,汉人差点灭族?-凤凰新闻

 随园 2015-10-08

汉族旧称汉人是因中国的汉王朝而得名,汉朝以前称“华夏”或“诸夏”。 是中国的主体民族,是上古时期黄帝和炎帝部落的后裔,炎黄子孙。

汉族的人口如果从其族源夏民族算起开始约有200余万人,历经夏、商、周三代,到战国盛时已有2000万人左右了。在汉族形成的两汉之时,汉族人口已达5000余万人,到东汉和帝、顺帝在位时期,人口更是达到顶峰,已经接近了6000万。

但是,也是从这时候开始,中国的人口开始负增长了,但是下降的幅度并不大。到了东汉桓帝在位的时候,公元157年,东汉政府曾经清查过全国的户口,在这次“人口普查”中,中国的人口是5600多万,略低于汉和帝时代近6000万的最高峰,下降的幅度不是太大。但是经过随后的黄巾军起义以及董卓之乱,中原群雄的相互内战,到了公元260-28O年,魏、蜀、吴三国人口可能总数才七百六十余万,不及原来的七分之一。但也有人认为三国时人口虽然锐减,但应该不会低于1000万,因为有很多“部曲”是不计入官方人口统计的。

(三国“三雄”。图片来源于网络)

虽然各类史家列出的这时期人口数字有较大出入,但大幅度下降的情景,却是让人震惊的:唐人杜佑《通典》记录,东汉桓灵时期黄巾之乱始,历经董卓之乱,到了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建安初期,当时中国的人口就已经“人户所存,十无一二”。但这时候的中国并没有和平,在这“十无一二”的人口惨景下,又先后发生了曹操与袁绍的争霸战,曹操南下平荆州,战赤壁的统一战争,以及刘备收巴蜀,曹操收河西的兼并战。直到公元221年吴蜀彝陵之战后,中国才进入了一个相对和平期。这期间的战争,场场都是伤亡惨重的殊死之战,人口的减少可想而知。

在“三国”中的魏国建立初期,魏国大臣陈群就曾说,此时魏国的人口,“比汉文景时,不过一大郡”。而“三足鼎立”后的具体人口数字,据有关资料统计:魏、蜀、吴三国人口比较,蜀国有28万户,94万人;吴国有52.3万户,230万人;魏国有103万户,443.28万人。蜀国每户大约有3.4口人;吴国每户大约有4.3口人,魏国每户大约有4.3口人。

通过比较得知,三国中魏国人口最多,吴国其次,蜀国最少。三国的政治经济历史,得知魏国是三国中实力最强的,当然也是人口最多的,在当时三国鼎立的局面下,魏国也是最具备统一全国的条件。

实际上,三国时期各国的常备兵维持一般都不超过人口总数的百分之十,这也是一个基本的规律,只有蜀国例外,却也相差无几,蜀灭时只有二十三万户,九十四万人,只有兵十万多一点。吴灭时约四十余万户,二百三十万人,有兵二十余万。蜀汉在三国后期军事上比较活跃,但蜀汉发展至后期,人口不足百万。也就是说要用10万兵的话,则10个人中要有一个当兵,老幼妇女去掉,只选青壮年,比例要达多少?还要不要发展生产?

(汉末三国战争,使汉族人口锐减。图片来源于网络)

据正史记载,诸葛亮六出祁山的总兵力加起来都没有30万,最多的一次6万,最少的一次万余。蜀国人口不过百万,能供给10万军队都已经很不容易了。所以诸葛亮的最大活动兵力不会超过6万。魏国的西线防御兵力在20万左右。

魏蜀实力相差悬殊,诸葛亮所谓“统一中原,恢复汉室”的北伐,此时已经成一个口号而已。其实他心里应该非常清楚:真正出兵的目的就是以攻代守。荆州已经失守,按其所谓隆中对的战略意图最后一丝希望也已消失。在守的战略态势上有所改善,不至困向一隅,坐以待毙而已!历史只相信实力,无论是财力、物立、人力,蜀汉已是远远落后于其他两方,只能寄希望于孙氏联盟才能得以苟延残喘。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统一的重任不会落到蜀国的肩膀上。

三国汉族人口下降幅度之大,在整个中国历史上都是触目惊心的,原因有很多,有些是我们可以预料到的人祸---军阀混战。

如史书公认仅曹操破徐州一次坑杀江淮难民就达数万口,竟至“江淮间空尽,人民相食”。192年,董卓部将李隺、郭汜攻破长安,‘时三辅民尚数十万户,隺等放兵劫略,攻剽城邑,人民饥困,二年间相啖食略尽‘。两年间数十万户人聚居的繁华地区竟然所剩无几,一片荒凉。刘协逃出长安后,住处是以荆棘编的门户,宫女缺衣食,许多饿死途中。随驾官员出门打柴,往往倒毙在路边。袁绍军队在河北,有时靠桑椹供食。袁术军在江淮,不得不以蚌蛤充饥。更有甚者,孔融曾为人吃人制造理论根据。他说吃不认识的人,就好比吃猩猩吃鹦鹉。程昱向曹操提供的军粮中就夹有不少人肉干。全国各地都是十室九空

(辣手屠夫曹操。图片来源于网络)

然而这时期的汉族人口减少的原因,也包括天灾。

首先就是瘟疫。汉朝廷与匈奴的战争以及后来南匈奴的归附,产生于北方草原地区的“草原鼠疫病”,在之后的一百多年中,被不断地带到了中原地区。中国的大规模瘟疫,汉从西汉武帝开始就周而复始,西汉帝国的灭亡,导火索就是山东地区因为瘟疫而激发的农民起义。而且这种瘟疫以当时的中医水平来看,基本属于毫无办法的绝症。即使是西汉灭亡,东汉改朝换代,瘟疫也依然没有收敛,基本是每隔一二十年,就会在某个地方突然爆发。这种情况,基本贯穿了整个东汉时代,一直到东汉末年最杰出的医学家张仲景横空出世,写出了流芳百世的《伤寒杂病论》,大规模瘟疫的破坏力,才从此开始得到遏制。

此外就是持续不断的自然灾害。我们今天说到东汉的科技成就,自然少不了说张衡的地动仪,地动仪这个伟大发明的产生,就是拜东汉时期频繁的自然灾害所赐。仅以地震而论,东汉中后期地震发生的频繁程度,在整个中国历史上都是罕见的。比如东汉的陇西地区,在东汉和帝、桓帝、灵帝、献帝时期都曾爆发大规模地震,正是因为地震造成了巨大的破坏,才促成了与地震有关的发明相继涌现。在东汉晚期,还出现了极其反常的大规模蝗灾与旱灾,比如东汉桓帝到灵帝的几十年里,北方大规模的蝗灾出现过5次,其中最严重的1次,几乎波及到整个长江以北的中原地区。这么大范围的蝗灾,在日后的中国历史上,也就是唐朝开元年间以及元朝末年的几次可以相比,堪称是“百年不遇”。与此同时,东汉最后的50年里,黄河有4次发生决口,长江流域的荆州与江东,先后发生了5次水灾。同时期,北方游牧民族居住的草原地区,也连续多年发生大规模旱灾,北方少数民族为了躲灾,纷纷南下到中原地区求内附,中国的人口迁移和流动,在这时期开始渐成高峰。

由此可得出,我们中华民族为什么在那个时期会发生“五胡乱华”的事了。

“松鼠公会”微信号:songshugonghui

推荐理由:见识,见闻,知识。提供茶余饭后最好的谈资资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