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国历史上最长的一场内乱,持续近百年,战后人口仅剩560万

 haior 2023-04-25 发布于重庆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每当我们听到杨洪基老师唱的这首歌就会自然而然想到群星璀璨的三国时期。虽然我们敬畏和欣赏三国时期的杰出英雄人物,但同时也不能忽视那个时期因为战乱而遭受巨大苦难的众多普通百姓。

我国历史上最长的一场内乱,持续近百年,战后人口仅剩560万

  三国时期,因为各种势力争斗不断,全国人口逐年下降。从数据上看,公元184年黄巾起义时,全国约有1607万户,人口约5000万人;到了三国末期公元280年,前后约96年,总人口只剩149万户,约560万人,这比黄巾起义时整整减少了4400多万人。而翻看世界历史,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死亡的人数也不过是1000万,加上受伤的也不过才2000万人,这还不到三国时期的一半,由此可见长期的战乱给百姓带来了多么惨痛的代价。

我国历史上最长的一场内乱,持续近百年,战后人口仅剩560万

  为什么会造成如此大的人口损失呢?首先在冷兵器时代,人数的多少对取得战争的胜利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因此,为了增强自己的实力,各方势力都会想尽办法吸引更多的人前来投靠。每次战争结束后,不管哪一方取胜都会造成人员的伤亡。例如著名的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敌我双方参战的总人数都有百万之多。战争之后这其中能够活下来的人又有多少呢?

我国历史上最长的一场内乱,持续近百年,战后人口仅剩560万

  另外,三国时期有些将领还喜欢屠城,像曹操就为报私仇对徐州进行了疯狂的大屠杀。《后汉书》中记载:初平四年,曹操击谦,破彭城傅阳。谦退保郯,操攻之不能克,乃还。过拔取虑、雎陵、夏丘,皆屠之。凡杀男女数十万人,鸡犬无余,泗水为之不流,自是五县城保,无复行迹。除了曹操,孙权、马超等人也有过屠城记录。

我国历史上最长的一场内乱,持续近百年,战后人口仅剩560万

  造成三国时期人口骤减的原因除了人祸,还有天灾。《三国志》卷1《武帝纪》载:公至赤壁,与备战,不利。于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军还。大战之后,人员死亡众多,由于不能及时处理,这就会造成许多人死于瘟疫。

我国历史上最长的一场内乱,持续近百年,战后人口仅剩560万

  据记载,三国时期共发生了17场瘟疫,其中最严重的一次发生在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07年)。当时死于这场瘟疫的人不计其数,其中像陈琳、徐干、刘桢等这样的历史名人都死于这场瘟疫中。

我国历史上最长的一场内乱,持续近百年,战后人口仅剩560万

  由此可见,在这样水深火热的情况下,老百姓的生存状况何其艰难。当真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