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垂冈

 未懂书馆 2015-10-09

三垂冈

作者:北方的狼

  

 

三垂冈位于长治市郊区西北部。

    从郊区驱车西去,用不了20分钟便可看到那被历代诗人歌咏的三垂冈了。

三垂冈其实就是三座颇有气势的土山,平地高冈,首尾相连,成了长治西北部一道天然屏障。当地老百姓按照山的大小分别把它们叫做大冈山、二冈山、三冈山。我们去的时候正是深秋季节,触目所及都是那望也望不到边的黄。沿着1000多年前李克用所走过的那条小路,我们登上了最高的大冈山。秋风习习,荒草萋萋,我的耳边似乎又响起了主席那宏厚而特有的声音:

“英雄立马起沙陀,奈此朱梁跋扈何。只手难扶唐社稷,连城且拥晋山河。风云帐下奇儿在,鼓角灯前老泪多。萧瑟三垂冈畔路,至今人唱《百年歌》。”

这是一代伟人毛泽东特别喜欢的一首诗。老人家曾笔走龙蛇将这首诗写成一幅大气磅礴的书法作品。郊区的北桥公园内就立有镌刻着这幅作品的巨大石碑。站在石碑前,我们仍然能感受到那逼人的气势。

这首诗是清朝诗人严遂成所作,歌咏的正是唐朝末年李克用、李存勖父子在三垂冈下大败后梁的英雄传奇。李克用、李存勖是唐朝末年风云一时的人物,说来也巧,李克用的家庙就在我的家乡代县七里铺村。那座庙叫柏林寺,寺院旁边便是李克用墓。李克用墓当地老百姓叫它晋王陵。元代诗人李俊民游览李克用墓后写过一首诗:“雄名凛凛振沙陀,为国功深奈老何!多少三垂冈上恨,伶人哪进百年歌。”李克用墓旁边的柏林寺气势宏大。据古县志记载,柏林寺具有相当的规模,有前殿、大殿、配殿、藏经阁、东西花园等等。可能是柏树多的原因吧,“晋陵古柏”曾是我们那一带非常有名的风景形胜。明朝代州籍诗人王钥曾写到:“古柏森森隐佛堂,当年香火盛同光。只因殿对俳优进,却致丘陵祭祀荒。断碣尚题唐岁月,故基还属晋封疆。老僧对客无余事,漫把庄宗话一场。”李存勖英雄一世,建立了强大的后唐王朝,但却因粉墨登台而最终落得个国破家亡的下场。千年的风烟过去,曾经茂密的柏林没有了,只有一个硕大的土丘还显现着一个过往了的繁华。

李克用、李存勖父子颇多英雄传奇,或许是严遂成那首诗的缘故,历史上常被人津津乐道的恰是他们在三垂冈上喝酒这一历史趣事。大冈山山头在古代曾建有一座唐明皇庙,李克用父子就是在唐明皇庙前大宴将士的。现在唐明皇庙没有了,只有耳边的风似乎仍在叙述着千年前的那段往事。站在1000多年前李克用父子喝酒的地方,你似乎仍然能嗅到那从1000多年前飘来的浓烈芬芳。

那是1000多年前的一个晚上,三垂冈上灯火辉煌。孟方立兵败自杀,潞州城失而复得,打了胜仗的李克用正在三垂冈上犒赏三军。此时的李克用正是人生鼎盛时期,兵强马壮,天下称雄。大碗的酒,大碗的肉,三军的欢呼将李克用的豪情推向了巅峰。那天的晚宴上,还有当地的名伶赶来献唱,唱的是流行颇广的《百年歌》。人生百年,恍如昼夕。伶人的一句百年沧桑唱得李克用泪流满面。刚强的英雄终有迟暮的那天,李克用豪气干天,但想到自己终究会像流星一样消失在茫茫的空无中,心里伤悲不已!能让李克用稍稍安慰的是,坐在自己身边的儿子李存勖,当时李存勖仅仅五岁,少年英雄,将来必定会继承自己的志向,扫灭群雄,统一天下!说来也奇怪,这次晚宴后20年,朱温大军再次攻打潞州,李克用大病,病逝时将三支箭给了长大成人的李存勖。三支箭就是让李存勖完成自己的三个心愿,即灭掉后梁、大败燕王、击退契丹。李存勖将父亲的三支箭就放在前面提到的柏林寺,每次出征便派人取一支箭,打完仗再放回去。李存勖即位后立刻率大军增援潞州,在三垂冈下大败后梁大军,一战成名,并最终建立起强盛一时的后唐王朝!

三垂冈成就了父子两代英雄。

两代英雄也让三垂冈名垂青史!

而现在,更因为一代伟人的关注,三垂冈越加声名远播------

这首诗的作者严遂成,字海珊,浙江乌程(今吴兴)人。在清代诗人中,严的声望并不很高。沈德潜的《清诗别裁》没有选入他的诗作。严生于康熙三十三年(公元1694年),卒年不详,雍正年间进士。沈德潜虽然比他大21岁,但沈活到乾隆三十四年(公元1769年)97岁才去世。这时候,严应早已作古了。不知究竟是什么原因,《清诗别裁》未选严诗。袁枚在《随园诗话》中,也只是说海珊自负咏古为第一。在《诗话》卷二第六十二则中,他在赞扬几首咏岳墓的诗后,顺笔提到了严遂成的这首《三垂冈》诗。

其实从宋至清吟咏三垂冈的诗何止数百首?期间也不乏当时的文坛大家,比如明末清初的大学者顾炎武就吟诵过“想见三垂冈,百年泪滂沱”的诗句,比如清代大诗人朱彝尊也曾激情叹道“三垂冈上,置酒临风。叹绿衣天下,回首成空!”主席在汗牛充栋的咏史诗中独独喜欢严遂成的这首诗,可能是诗意暗合了主席当时的某种心情。

多种版本的《毛泽东读书笔记》之类的出版物,都提到过他曾对五代史中后唐灭梁的史实很感兴趣,并对光绪戊戌年湖南思贤书局校本《通鉴纪事本末》中的这一段,做过圈点批注。陈晋在《文人毛泽东》一书中,说到毛在读《五代史·庄宗纪》时,突然想起有一首后唐庄宗打的三垂冈战役的诗,但记不清作者是谁,就写了张条子,让秘书田家英查一下。在同是陈晋主编,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毛泽东读书笔记解析》中,我们读到了这张条子,全文如下:

田家英同志:近读《五代史·后唐庄宗传》三垂冈战役,记起了年轻时曾读过一首咏史诗,忘记了是何代何人所作。请你查一查,告我为盼!

毛泽东

十二月二十九日

 

条子的后面便是毛泽东靠记忆书写的严遂成的那首《三垂冈》诗。

这一年是公元1964年。

那个年头的毛泽东已经是亿万人民的最高领袖了,在日理万机的繁忙岁月中还能想起年轻时读过的《三垂冈》诗,可见主席对三垂冈一役、李克用父子印象何其深!

    三垂冈一役究竟有何与众不同?李克用父子究竟在三垂冈演绎了怎样的英雄传奇?一代伟人毛泽东又是在一种怎样的心情下吟咏三垂冈诗?

     让我们走进历史!

     走进三垂冈!

   

               第一章:英雄立马起沙陀

 

 

我们先来看看李克用是个什么样的人。

李克用是沙陀族人。

沙陀族本是西突厥别部落处月部的一个分支,姓朱邪,世居陇西金城(今甘肃省兰州市),因为居住的地方有一座大沙丘,故自号沙陀族。

按照欧阳修的说法:“李氏之先,盖出于西突厥,本号朱邪,至其后世,别自号曰沙陀,而以朱邪为姓。”司马光也说:“沙陀姓朱邪,世居沙陀碛,因以为名。”唐太宗贞观年间,沙陀族归唐,唐置沙陀都督府,任沙陀部首领朱邪拔野古为都督。朱邪拔野古奉命率部随唐朝大将军薛仁贵西征铁勒,因军功被封为张掖郡公。后来,到朱邪尽忠担任沙陀族都督的时候,吐蕃进攻沙陀,尽忠率部投降。元和三年(公元808),朱邪尽忠率部三万余人东投唐朝,吐蕃知道后,派精锐骑兵追赶,在石门关,双方进行了殊死战斗。朱邪尽忠战死,部众伤亡惨重。朱邪尽忠的儿子朱邪执宜负了伤,他率领余众二万余人,七千余骑,突出重围,到了唐朝河西节度使的辖地——灵州。唐河西节度使范希朝派人抚恤了他们,把他们安置在盐州居住,并允许他们招集流散人员。

 第二年,唐元和四年(公元809),朱邪执宜奉命到京城长安朝见皇帝,宪宗皇帝对他们进行了褒奖,封他为金吾卫将军,赐给大量金钱物资。但唐朝廷对他们还是不放心,这时正好范希朝调任河东节度使(驻太原),于是朝廷令沙陀部举族随范希朝东迁到河东(今山西省),范希朝在沙陀部中挑选了一千二百骑留在太原,作为他的警卫部队,其余的住到了今天的朔州应县一带。

刚住下没几年,就发生了镇州(河北正定县)王承宗的叛乱,朝廷命令朱邪执宜率部随大将军李光颜讨伐王承宗。李光颜所率军队在木刀沟中了王承宗的埋伏,眼看就要全军覆没,幸而朱邪执宜率沙陀骑兵赶到。沙陀军冲进包围圈里,左冲右突,横砍竖杀,如入无人之境,大败镇州兵。因这次战功,朱邪执宜被封为蔚州刺史。又过了几年,唐宰相裴度与大将军李愬平蔡州吴元济的叛乱,沙陀军作为李光颜的部下又参加了战斗,攻破蔡州的凌云栅,又被赠为金吾卫大将军。

唐开成初年(公元836),朱邪执宜病死。其子朱邪赤心即父位作了部落首领。从公元839年到公元868年,朱邪赤心协助唐朝廷进行大小战事二百余场,立功无数。沙陀部也越战越勇,越战越强,精锐骑兵已由原来的千余骑发展到万余骑,而且他们的势力逐渐向外扩展,西到朔州,东到蔚州,南至代州,北抵云州,竟成了他们的天下,朱邪赤心先后被封为蔚州刺史、朔州刺史、云州守捉使等。

咸通九年(公元868)朱邪赤心率沙陀族随河东节度使康承去中原讨伐庞勋叛乱,作战一年多,终于取得了彻底胜利。沙陀部队立下了非凡的战功。唐朝廷对他们褒奖有加,任命朱邪赤心为大同军节度使,并赐姓名李国昌。沙陀人从元和三年内迁,虽然多次随军出征,但始终受到唐朝庭的防范和限制。这次李国昌出任大同节度使后情况有了变化。大同虽然算不上是强藩大镇,但作为一级地方藩镇,它享有其他藩镇一样直属中央的权力,从而不再受他镇的约束。特别是作为地方节帅,他比一州刺史拥有更大的权力和号召力。建中年间,河朔藩镇叛乱,唐德宗曾说:“贼本无资以乱,皆借我土地,假我位号,以聚其众耳。”沙陀要想聚集代北部众,发展壮大,也需要借唐土地,假唐位号。李国昌被封大同军节度使使沙陀族发展壮大有了可能。

唐中和二年李国昌病逝,被后唐王朝追谥为文景皇帝,庙号献祖,葬在今天的代县七里铺一带。

在李国昌病逝前其子李克用已经出人头地了。

李克用出生在唐宣宗大中十年(公元856)九月二十二日。李克用是李国昌的第三个儿子,母亲秦氏,有兄弟多人,分别是克俭、克勤、克让、克恭、克柔、克章、克宁等。史载李克用开始学话的时候就喜欢军中语,稍大一点就“善骑射,与同辈驰骋嬉戏,必出其右”。

    据说李克用曾看见一对野鸭在空中飞翔,便仰卧下来,张弓搭箭,连连射中,令围观的人赞叹不已。李克用还常常以树叶、马鞭作为练习射箭的目标,经过勤学苦练,终于练就一手百发百中的高超箭术。李克用生就一目失明,被时人称作“独眼龙”。而关于李克用的独眼还有一段非常有趣的故事。

李克用担任河东节度使后,声威大震。淮南节度使杨行密遗憾不识其状貌,便找了一位有名的画工,打扮成商贾的模样,前往河东秘密给李克用画像,想通过画像来一睹这位英雄的尊容。但是画工到晋阳后就被人发现了,抓了起来。李克用起初非常恼怒,要杀掉画工,后来想了想,就对左右说:“吾素眇一目,试招之使写,观其所为如何。”及画工到,李克用按膝厉声道:“淮南令你来为我画像,想必你是画工中最优秀的了,你画得好便罢,如果画不好,那么此阶下就是你的死所。”当时正值盛夏,李克用手里拿把扇子驱热,画工于是照此为李克用画了一幅画,一片扇角正好遮住了李克用的瞎眼。李克用看后不满意,让其重画。画工应声下笔,这次画工画了一幅李克用正在张弓搭箭的像,其中一只眼微微闭合,似在瞄准,恰到好处地利用了他的瞎眼。李克用看了这幅画非常高兴,重赏了这位画工。据说这幅画过去就挂在柏林寺,我看过这幅画的复制件,果然构思巧妙。

旧史云:“献祖之讨庞勋也,武皇年十五,从征,摧锋陷阵,出诸将之右,军中目为飞虎子。”因军功李克用被封为云州牙将。也就是李克用在云州牙将任上发生了著名的段文楚事件。

段是当时的云中防御使,不知是李克用暗中唆使所为,还真的是军中发生哗变,将士们杀死段文楚拥戴李克用为云州防御留后了。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做过如下记载:会大同防御使段文楚兼水陆发运使,代北荐饥,漕运不继,文楚颇减军士衣米,又用法稍峻,军士怨怒。李尽忠遣康君立潜诣蔚州说李克用起兵,除段文楚而代之。李克用曰:吾父在振武,挨我禀之。君立曰:今机事已泄,缓则生变,何暇千里禀命乎!于是李尽忠夜率牙兵攻城,执文楚及判官柳汉璋系狱,自知军州事,遣召克用。克用率其众趋云州,行收兵,二月庚午,至城下,众且万人。屯于斗鸡台下。壬申尽忠遣使送符印,请克用为防御留后。癸酉尽忠械文楚等五人送斗鸡台下,克用令军士而食之,以骑践其骸。甲戌克用八府视事。”

 尽管当时的唐朝庭因为黄巢起义而弄得皇威不振,但也绝不会同意李克用等这种公开犯上作乱行为,所以朝廷没有按大同军将士们的报告批准李克用为大同留后,而是重新任命李克用的父亲李国昌为大同节度使。谁知,诏书送到振武军李国昌手中时,李国昌大怒,立马撕了诏书,并把朝廷派来的监军也杀了。李国昌为什么大怒,原来他想自己占据振武,让儿子占据大同,父子二人互为依托,便可称雄晋北。谁知朝廷让他去大同,地盘小了,儿子的官也没了,他能高兴?撕了诏书,杀了监军,就意味着造反。李国昌干脆率兵到大同与李克用合兵一起,整顿军马,向南进军。他们先攻下蔚州(今山西灵丘),朔州(今朔城区),然后挥师南下。进攻宁武后,接着又向南攻克了关内重镇岢岚。又向西席卷忻州、代州。李克用父子军威大振,部队也发展很快,已达数万之众。唐朝廷立刻发动河东、幽州、昭义诸镇及吐谷浑首领郝连铎带领的吐谷浑军围剿李克用父子。李克用父子兵败,被迫逃到鞑靼。

这次兵败李克用不仅未能守住代北之地,而且连朱邪执宜、朱邪赤心苦心经营数十年的地盘也丧失殆尽。

年轻的李克用遭遇到了出道以来的第一次失利。

或该是李克用东山再起。李克用父子逃到鞑靼半年后黄巢大军攻破了唐都长安,唐朝庭危在旦夕。这时李克用的叔父李友金在雁门一代招募3万骑兵,并上书朝廷,希望朝廷能赦免李克用父子之罪,让李克用戴罪立功。中和二年唐僖宗赦免李克用父子之罪,并先后任命李克用为雁门节度使、神策天宁军镇遏、忻代观察使。李克用带领叔父招募的3万骑兵直扑长安。

当时长安四周已汇聚天下勤王之军,对黄巢形成包围:王铎亲率两川、兴元军屯守灵感寺;唐弘夫率泾原兵屯守京西;王处存的易定兵和王重荣的河中兵屯守渭北;杨福光率领的忠武军屯守武功。史称:“官军四集,黄巢势日蹙,号令所行不出同、华。”各地勤王军虽然云集长安周围,但由于都想保存实力,所以都在观望不肯用兵,特别是中和元年八月昭义节度使高浔被黄巢击败后,诸军皆畏贼,莫敢进。以致东面招讨使王重荣说:“臣贼则负国,拒战则兵微,今日成败,未可知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李克用率领的3万精锐扑向了长安的黄巢。李克用的3万精锐皆穿黑衣,所以人称鸦儿军。鸦儿军所向披靡,先后大败黄巢手下大将黄揆、尚让等,黄巢被迫退出长安。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也忍不住夸奖道:“克用时年二十八,于诸将最少,而破黄巢,复长安,功第一,兵势最强,诸将皆畏之。”

此后李克用率部连克连捷,黄巢兵败自杀。李克用也因军功被封为河东节度使,并进爵陇西郡公,后被封晋王。

一时成天下最耀眼的豪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