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提醒】冯士纶经方带教医案——柴胡桂枝干姜汤合当归芍药散

 学中医书馆 2015-10-09
三、柴胡桂枝干姜合当归芍药散类方证
柴胡桂枝干姜汤方
柴胡半斤,桂枝三两,干姜二两,瓜蒌根四两,黄芩三两,牡蛎二两(熬),炙甘草二两。
折现代量:柴胡125,桂枝45,干姜30,瓜蒌根60,黄芩45,牡蛎30,炙甘草30。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微烦,复后汗出便愈。
方解:本方是小柴胡汤去半夏加栝楼根的变剂。黄芩苦寒,伍干姜之辛温以理微结。栝楼根之润得牡蛎之收,更能止渴。桂枝甘草治气冲并兼和外。人参补中、大枣雍满均非微结所宜,故去之。故此治柴胡去半夏加栝楼汤证,气上冲有阳微结或外不和者。
小柴胡汤治半表半里阳证即少阳病,而本方治半表半里阴证即厥阴病,其主要变化在干姜。
原文解读:《伤寒论》147条、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
解读:伤寒五六日,虽已发汗,病不解则常转入少阳柴胡证。医不祥查,又误用下法,使邪热内陷,虽胸胁满未去,但已阳微结,即指津液伤而大便硬。津液不下,故小便不利。津液虚少,热更伤津致燥,故渴而不呕。气冲于上,故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为柴胡证未解,宜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
注:阳微结——胡希恕先生说:“即阳气(津液)内竭的大便硬结症。祥见阳明病篇,互参自明”。
方证要点:本方证是半表半里虚寒厥阴证,以四肢厥冷、口干或苦,大便干,小便不利等为主证。
从以上两条可看出,本方与小柴胡汤都用于半表半里病,但小柴胡汤治疗阳热证,而本方则用寒多微有热或但寒不热证,也就是半表半里阴证。
冯老依八纲释六经,认为本方证当有便干,即“阳微结”,《胡希恕讲伤寒杂病论》指出:“大便微结者,可用本方,大便正常服本方可致微溏”。
阴证不得有热,但半表半里不同于少阴和太阴邪有直接出路,无热证出现。而厥阴病邪无直接出路,故很容易寒郁化热,故常见上热下寒,而但寒不热者很少见,这就是本方治疟寒多,微有热,或但寒不热的主要原因。张秋水治疟惯用本方随证加减,无不应手取效。不过临床不只用于疟疾,一些慢性病常出现本方证,如四肢发凉,厥冷而同时有口苦咽干者。久久不愈的无名低热,一般的慢性病,用本方或其加味和合方疗效颇佳。
读后体悟:本方属半表半里阴证厥阴病方。临床有以下特点:1、既有四肢发凉,身倦乏力,下肢酸软之虚寒表现;2、亦有头汗或上身爱出汗,口苦咽干,久治不愈之低热,口渴等少阳郁热症状;3、并见胸胁满微结之少阳枢机不利证、小便不利之三焦失畅水饮内停的症状。
当归芍药散:
当归三两,芍药一斤,茯苓四两,白术四两,泽泻半斤,川芎半斤。
上六味,杵为散,取方寸匕,酒和,日三服。
方解:芍药缓急止痛,归芎调经血并兼补虚,苓术泽泻利小便而逐水气,故治血虚血瘀及水湿停滞的腹中急痛证,其人或冒眩,或心下悸,或小便不利而有血虚水盛的表现者。
原文解读:《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第5条、妇人怀妊,腹中疞痛,当归芍药散主之。
解读:妇人怀孕而腹中急痛,当亦属血虚水盛的胞阻,以本方治之。
《金匮要略.妇人杂病》第17条、妇人腹中诸疾痛,当归芍药散主之。
解读:妇人腹中诸疾痛,多属虚寒痰饮瘀血所致,宜本方主之。
方证要点:本方证是里虚寒太阴证,以腹痛拘急,头晕心悸,小便不利为主证。
以上两条所述证治很不完备,本方主药芍药,伍以当归、川芎,其治瘀血性腹中急痛当无问题。因本方有大量苍术、泽泻等利尿药,应有头冒眩、心下悸和小便不利等痰饮证侯,不可不知。
读后感悟:本方主治妇人妊娠期血虚水盛的腹中急痛及妇人腹中诸疾痛。其基本病机是血虚血瘀,水湿停滞。属里虚寒太阴证。含有两组症状:1、妇女妊娠期腹中急痛,或非妊娠妇女腹痛而拘急等血虚失养和血瘀失畅症状;2、有头晕心悸,小便不利的水饮内停表现。
临床验案录:
1、柴胡桂枝干姜汤加龙骨合当归芍药散方证
腰背痛案:
陶某,女,48岁,2011年4月2日诊。
诉因胃脘胀满不适,纳差,经服外台茯苓饮合五苓散加味后,胃胀减,纳增,打嗝少,口甜已。现后背胀有针扎感,腰凉腰痛,右手小拇指凉,腰以下凉,腰痛,早上咽干痛,口常干苦,手脚一直凉,喝水觉咽喉堵,右胁下硬满,尿频,起夜多次,大便不规律,质黏量少,舌淡苔白,脉沉弦细数无力。
辩六经属厥阴太阴合病,辩方证为柴桂干姜加龙骨合当归芍药散方证。
柴胡12,黄芩10,天花粉12,龙骨15,生牡蛎15,桂枝10,炮姜10,当归10,白芍10,川芎6,苍术15,泽泻12,茯苓12,炙甘草6。7剂,水煎服,龙牡同煎,日1剂。结果:后背针扎感已。
按:腰凉腰痛、手脚凉、舌淡苔白,早上咽干痛、口常干苦、脉沉弦细数无力,为寒热错杂证,属半表半里厥阴证;腰以下凉、酸痛、尿频,大便不规律、质黏量少,为太阴里寒证;舌淡苔白、脉沉弦细数无力,腰以下凉、酸痛,喝水觉咽喉堵、右侧躯干不适,尿频、夜尿频为血虚水盛证。厥阴太阴合病兼血虚水盛,用本方炮姜易干姜以温中祛饮。
关于腰背痛:冯老说,腰背痛不专属表证,可见于表证、半表半里证、里证及合病。有表证者麻桂剂可用,如寒湿在里肾着汤多用;而腰背胸在人体中段,属半表半里反较多,如属厥阴病,每见胸腹腰痛,多属上热下寒、血虚水盛,常用柴桂干姜合当归芍药散,清上温下,养血利水。
读后感悟:“腰背胸在人体中段,属半表半里反较多,如属厥阴病,每见胸腹腰痛,用柴桂干姜合当归芍药散清上温下,养血利水”冯老将腰背痛列为半表半里证,好经验!
2、柴桂干姜汤合当归芍药散加龙骨赤小豆当归汤方证
甲亢案:
张某,女,27岁,2011年2月24日诊。
诉06年吃减肥药后出现腹泻乏力。09年做过一次人流手术,之后出现甲亢,心悸、突眼,眼皮出现黑色素沉着,手术前月经周期为28—29天,术后变为26天。现仍乏力,轻度眼肿及色素沉着,月经周期准,量少,无痛经,身上干痒,下肢明显,右耳背及脸上有痤疮,口干喜饮,手足凉,易出汗,心悸,眠差,心情紧张时眼珠肿胀突出,纳可,二便可,今日经期第二日,舌淡苔白根腻,六脉沉细微弱。
辩六经为厥阴太阴合病,辩方证为柴胡桂枝干姜汤合当归芍药散加龙骨赤小豆当归汤证。
柴胡12,黄芩10,天花粉12,生龙牡各15,桂枝10,干姜6,当归10,白芍10,川芎6,苍术10,泽泻10,茯苓12,炙甘草6,赤小豆15。7剂,水煎服。
按:本案属寒热错杂、虚实夹杂证。口干喜饮,易汗出,心悸、眠差、耳面部痤疮,腹泻乏力、手脚凉、舌淡苔白根腻、六脉沉细微弱,属厥阴太阴合病,同时又见血虚水盛,郁而化热证;乏力、眼肿、眼部色素沉着,舌淡苔白根腻、六脉沉细微弱。此为柴胡桂枝干姜汤合当归芍药散加龙骨赤小豆当归汤证。柴胡桂枝干姜汤加龙骨清上温下,镇静安神,当归芍药散养血活血利湿,赤小豆当归散利湿活血、排脓解毒,以消痤疮。
3月3日二诊:诸症均好转,舌、脉同前。
上方加菊花10。7剂。
结果:身痒已,痤疮、心悸已。诸症均减。
按:因眼肿、突眼,眼周黑印,故加菊花。
读后感悟:本案既有半表半里,寒热错杂的虚寒厥阴柴胡桂姜汤证;又有血虚血瘀、水湿停滞的当归芍药散证,因耳面部痤疮加赤小豆当归散;因心悸、眠差加龙骨镇静安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