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宣恩县高罗镇的清水塘

 xql696 2015-10-09

记者 田长英 通讯员 曾宝钏

宣恩县高罗镇的清水塘是一处藏在深山的风景名胜。人们“热捧”她,也就是近些年的事。

宽宽的河床,清浅的河水……有人把清水塘比作四川阿坝的九寨沟,细想还真有些神似。不过,这只是人们欣赏清水塘的角度之一,如同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清水塘自有其独特之处,有的甚至还是不好解决的“问题”。

“问题”之一,清水塘是塘还是河?

清水塘河发源于高罗集镇西部的清水塘村,西南流过马家寨、水塘,得名岩底河;流入李家河镇,名黑龙河,继而汇入酉水。

清水塘河的源头是一口盛满水的绿荫塘,深不见底,名叫“头塘”。塘的西南面是河水的出口,为一堤天然石坝。石坝平且宽,约200米长。之所以名为石坝,是因为这一段河床不是我们常见的“V”字形,而是近似水平的;河底不是鹅卵石、细沙,而是……像在一个平面上放置的一个个面包,面包之间再用“水泥”勾缝而成。平日间,该处河水不过齐腰深。

近日,笔者看到几集地质学讲座,联想到清水塘,颇受启发。清水塘或许为一次火山喷发的杰作,“头塘”为火山喷发口,“水泥”是喷发时的岩浆……后来,地下河就从“头塘”这个“管道”中冒出来,形成清水塘。

接下来的水塘叫“二塘”——又是河流的一段,再下是浅滩,如此交替前行。这里的浅滩亦是宽且平,“岩浆”至此变成碗盏一样的形状,波痕样层层叠叠;平铺的岩石上布满网状裂痕,应归功于“剪节理”这种地质内力作用。

有的岩缝上长有小草、花儿,河水蜿蜿蜒蜒地向西南延伸,沿途接纳“花园”、“小河”等小溪。到水塘村的时候,清水塘河就变成了岩底河——顾名思义,就是河床全部为岩底,河水从岩板上流过。

“问题”之二,清水塘河有好多个塘呢?

清水塘既然叫“塘”,其塘一定比河更有特色。“清水塘有好多个塘?”笔者现场打听。“嘿嘿,这还真没数过!”村民有点不好意思,继而细数清水塘的塘。

头塘。如果把清水塘比作一条龙的话,头塘就是“龙头”。塘边的树木好像从水里长出来的,枝叶密不透光,倒影掩映在深渊上,阴森森的。初次行走在岸边土埂上,生怕脚下打滑,心里有点发虚。

河水过堤坝、石拱桥,就到了二塘。二塘开阔许多,岸边是村民种的田土、还有村寨。右岸一位姓刘的村民说,她在二塘看到过“水怪”。也是现在的季节,当时她正在洗苕,突然,一个巨大的黑影从水中跃起。闻讯赶来的村民还看到了岸边的湿水印,但“水怪”早已消失。

接下来是发瘟塘、黑塘。一听这名字,就知道又是两个让人恐怖的深塘。好在有下游的杨柳塘镇邪,花园的“小河”这里汇合。塘左岸有一颗数百年的杨柳树,几根主干斜伸向水面,村民在树上挂满红布条,是在祈福吧。

“问题”之三,清水塘属自然景观还是人文景观?

清水塘河上有两座古石拱桥,四条穿河而过的公路,水与桥互为穿插、烘托,相映成趣。花园的小河上也有两座小拱桥,上游有一高大的引水桥,横跨在峡谷间。

当地村民的房子沿路、沿河修建,不少房子聚集成寨。在头塘、二塘有三个古村寨,数十栋木质瓦顶的吊脚楼面塘背山而列,往后层层高起,出现纵深。古拱桥、古村寨、田间劳作的村民……清水塘朴素、悠远、灵动,是一幅美不胜收的风情画。

如果你是一名地质工作者,来清水塘一定有收获。当然,从事建筑、民俗、艺术以及农林水等工作的人也不例外。于游客而言,清水塘最动人之处还是风景。

从岩底河到清水塘头塘,沿途都是风景。在不是冬天的时候,邀上三五好友,穿上水草鞋或筒筒靴,从岩底河“沿溪行”。彼时,不念时之长短,不计路之远近,走停随意,该是怎样的享受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